窦燕山讲的是什么故事(窦燕山与五子登科的故事)

窦燕山讲的是什么故事(窦燕山与五子登科的故事)(1)

修善积德,泽延后世。这是过去我们中国的仁人志士非常重视的事情。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而熟悉《三字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话。讲的就是窦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迹,不仅在当时被人们景仰,而且传颂至今,家喻户晓。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人。他家住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他为窦燕山。

他年轻时并不明白道理,虽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济穷人,广行善事,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心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从梦中醒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叮咛,一一铭记在心,立志从此改过行善,大积阴德。

《德育古鉴》上记载,其同姓宗族和外姓姻亲中,多有贫困者。有的人家家中有人去世却无力安葬,窦公为其出钱棺殓安葬。因窦公而得以办理丧事、入土为安的,前后凡二十七丧。亲戚故旧中有子女因家贫未能婚嫁者,窦公出钱帮他们婚嫁,前后凡二十八人。故旧相知,哪怕只有一天的交情,在遇到困窘的时候,窦公都会选择他们可靠的子弟,随多寡借给他们资金,帮助他们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因窦公的帮助而得以维持生计的有数十家。以至四方贤士,仰赖窦公得以举火的不可胜数。

窦公每年衡量一年的收入,除去一年生活用度以外,全部用以济人之急。家中生活颇为朴素俭约,器物没有金玉的装饰,家人不穿绫罗绸缎。在宅南购得土地一块,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延请品学兼优的儒士,作为老师。凡是四方因家境贫寒而无法进学的士子,只要有志于学,皆欢迎其前来求学,窦公都为他们提供食宿,让他们安心读书,也不论认识不认识。所以窦公的儿子们受到影响和熏陶,知识见闻也日益广博。凡四方之士,在窦公的门下得以学有所成、青云直上的不计其数,他们成名后相继回来拜望窦公,扶窦公上座,行弟子之礼。窦公逝世之后,许多蒙受过窦公深恩的人,持心丧三年,以报其遗德。

窦燕山讲的是什么故事(窦燕山与五子登科的故事)(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窦燕山生有五个儿子,在子女的教育方面, 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严格,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教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

窦燕山将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他的义风家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侍郎冯道赋诗一首称赞道:「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司马温公在家训中也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祈望每一位贤明的父母,能由此体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