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cooper s 评测(从DMS到OMS汽车座舱的)

加入高工智能汽车行业群(自动驾驶5群,车联网智能座舱3群,智能商用车群),加17157613659,并出示名片,仅限汽车零部件及OEM厂商。

迷你cooper s 评测(从DMS到OMS汽车座舱的)(1)

交通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人为中心的安全与数据。

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制造商一直在为他们的汽车增添车外主动安全系统,比如倾向于配置包括自动紧急刹车和行人检测在内的技术来避免撞车。

当整个行业的注意力都在ADAS等车外主动安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领域时,汽车座舱的智能化落地似乎走的更为踏实,这其中除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娱乐之外,安全也是重要一环。

驾驶员监控(DMS)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新车上的重点考虑的配置之一,一方面解决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另一方面其也是L3自动驾驶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配置。

紧随其后的,将是围绕后座乘客尤其是儿童的监控(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2年前,麦格纳率先在业内推出了首个基于摄像头的后座监控系统,并首次搭载于2018款本田奥德赛。

迷你cooper s 评测(从DMS到OMS汽车座舱的)(2)

一个位于后排座位上方的百万像素摄像头,为驾驶员提供了后排座位上孩子及其他乘客的自顶向下的视图。即使在光线较暗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红外线LED灯照亮,在屏幕上清晰可见。

和欧盟发布的2020年起五星安全评级必须配置驾驶员监控系统,以及包含儿童存在检测功能类似,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在制定新规则,强制汽车安装“预警系统”,以提醒驾驶员检查后座,尤其是儿童。

这对于那些基于视觉技术提供驾驶员监控方案的公司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除了辅助安全监控,对于未来RoboTaxi服务来说,还可以确保乘客是否在目的地安全下车。

提供驾驶员监控方案的EyeSight公司在今年初就推出了一个新的CabinSense软件版本,专门用于后座监控,基于视觉识别座舱内的乘客、他们的年龄、性别和位置。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检测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以及人们是否安全坐好。这些信息可用于提醒司机或乘客系好安全带,或在检测到儿童座椅时禁用安全气囊。

CabinSense使用边缘计算,不需要云访问。后续,该软件还将提供包括对遗留物品的目标检测,比如手机或公文包,以及对乘客是否饮酒或吸烟的活动监测。

另一家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也在去年宣布正在开发一款三维相机座舱监测系统,支持多种潜在的安全、舒适和广告应用。按照计划,这套系统将于2021年底投产。

整套系统基于传统的座椅传感器,并结合3D摄像头,增强获取乘客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实时位置和姿态。比如,有儿童遗留车内的情况下,自动呼叫车主手机或者自动打开车窗降低温度,同时启动汽车喇叭提供紧急求助。

目前,包括摄像头CMOS、镜头、ISP厂商都在布局OMS市场。

OmniVision在今年初陆续推出了数款支持不同像素摄像头的CMOS传感器,包括100万像素的高速全球快门图像传感器OV9284,200万像素的RGB-IR传感器OV2778。

“全球汽车图像传感器市场对驾驶舱和乘员监控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OmniVision相关负责人表示,图像传感器通过在所有照明条件下提供高灵敏度的最佳值,使这些应用在主流车辆上成为可能。

以OV2778为例,其建立在2.8微米OmniBSI™2深井™像素技术基础上的,通过一次曝光提供16位线性输出,具有最佳的低光灵敏度。第二次曝光,动态范围增加到120dB,这将最小化运动伪影。

由于具有不错的低光性能,并且集成了RGB-IR、4x4模式彩色滤光片和外部帧同步功能,OV2778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都具有最佳性能。

今年5月,OmniVision宣布与GEO公司推出一款基于OV2778 2MP RGB-IR图像传感器和GW5200专用ISP的解决方案,检测座舱目标和无人看管的儿童、远程监控等功能,其搭载的镜头来自中国厂商弘景光电。

弘景光电是国内最早配合开发RGB-IR的共焦OMS镜头的厂商,这款镜头的主要特色是镜头滤色片双通以及共焦,在白天和晚上均可以清晰的成像。镜头也具备优异的温度性能以及保证在高温下的红外波段飘移。

迷你cooper s 评测(从DMS到OMS汽车座舱的)(3)

而在国内市场,OmniVision则是与富瀚微合作,同样基于OV2778 2MP RGB-IR以及弘景光电的镜头,搭载FH8310图像信号处理器,为舱内监控系统(IMS)和可视应用提供高质量视频。

在视觉方案商方面,今年初Smart Eye宣布将在座舱监控系统中使用安霸半导体最新的CV22AQ CVflow计算机视觉处理器。

CV22AQ可以为全局快门和卷帘CMOS传感器提供支持,ISP支持RGB‐IR彩色滤波器阵列,即使在光线较弱的后座舱也能实现精确的检测和监控。

实现座舱尤其是后座监控的另一种技术路线,就是采用更低成本的超声波传感器或者保护用户隐私的毫米波雷达技术。

迷你cooper s 评测(从DMS到OMS汽车座舱的)(4)

本周三,现代汽车宣布到2022年,将为大多数旗下新车标配后座报警系统,此外还有一个功能更强大的版本,在未来也将得到扩展。

除了基于传统车门监控技术(开关车门时提示驾驶员检查后方座位遗留物),现代汽车还在车内嵌入了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排座位。

如果在汽车被关闭并锁定后检测到有动静,它将按下汽车喇叭,并通过现代汽车的车联系统向司机的手机发送通知。

通用汽车是后座监控技术的先驱之一,在2017年的20多款车型中增加了后座提醒功能。日产、斯巴鲁紧随其后。

和这些厂商不同,现代汽车将提供两种类型的ROA(Rear Occupant Alert)系统,单独的door Logic和集成超声波传感器。目前,2019款圣达菲提供了集成超声波传感的选装。

在毫米波雷达应用方面,有一些方案商在近年来还推出了基于德州仪器AWR1x mmWave(79GHz)传感器组合的座舱监控系统,提供儿童监控、生命体征监测、乘客位置定位和分类功能。

相比于其他方案,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在于对光照条件不敏感、对运动高度敏感、对速度、距离和到达角的高精度估计等,和超声波一样,不造成任何隐私问题。

除了识别和定位车内是否有乘客外,大多数智能监控系统还需要将乘客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成人或儿童,以及提供心率等生理监测功能。3D成像雷达提供了足够的分辨率和精度,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识别。

基于上述这些方案,未来更多的新机会,则来自于基于这些传感器技术的软件功能不断迭代升级,尤其是在用户体验的提升方面。

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转变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通过不断获取数据,并从中进行分析。

最典型的就是情境感知,让汽车主动采取行动,比如播放特定的音乐或调整座舱温度。或者,智能助手提出建议,并与乘客进行对话。

同时,在未来的RoboTaxi上,根据乘客人数、性别、年龄、活动和情绪,适时调整汽车性能、内部温度和信息娱乐功能,包括悬架的乘坐质量、环境照明和流媒体内容。

考虑到这些功能的不断开发,未来车内的摄像头数量也将从目前的1颗增长到未来的3-6颗,甚至更多(相比于其他方案,摄像头仍将是市场主流)。

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技术和能力都是存在的。汽车行业必须开放思维,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更快地将这些技术引入整车功能设计。


有立场,有态度的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商务合作咨询:15818636852 郑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