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

前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

孙中山与李大钊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孙中山对于李大钊的评价十分高。

孙中山的夫人曾回忆道:

“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我们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孙中山在见到这样的客人后常常说,他认为这些人是他的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斗争中他能依靠他们的明确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

孙中山称李大钊为真正的革命同志,并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主盟李大钊入国民党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希望两国能够通力合作,并且他在信中提到了俄国实行革命的好处。

当时,苏俄也想把自己的革命经验向更多国家推广,孙中山的来信让他们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由此中国便成为了其考虑的一个合作对象。

1919年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和民主主义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曾有过接触。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

李大钊曾通过林伯渠向孙中山介绍十月革命和俄共的情况,他后来还曾介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前去拜访孙中山。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为代表,前往北京与李大钊等商量召开中共建党会议,半年后,马林又南下桂林,寻求与孙中山合作。

这次会见,孙中山向马林询问了一些关于俄国革命以及共和国的发展问题,马林与孙中山提到了三条建议。

表示:“国民党首先必须改组,这样才能容纳工人和农民,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军事学院为革命奠定基础,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必须通力合作。”

1922年6月,国民党党员陈炯明发动叛乱,炮击总统府。这个时候,国民党内的一些元老纷纷趁此机会联名通电,劝孙中山下野。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3)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孙中山开始意识到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人加入是希望能够以此为自己谋取一些私利,一旦他们无法做官,不能实现心中所想,就会反党。意识到这件事情之后让孙中山更加下定了要改组国民党的决心。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提出共产党应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抗战,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

会议结束之后不久,马林带着共产国际关于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指示再一次来到了中国。

为此,中共中央在8月下旬召开了西湖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马林坚持共产党员必须加入国民党,但遭到了张国焘、蔡和森、陈独秀等人的拒绝,双方久久争执不下,李大钊只好加以调停。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4)

陈独秀

西湖会议结束之后,中共中央派李大钊前往上海与孙中山商谈合作的问题,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李大钊是受中国共产党委派会见孙中山的第一人,也是孙中山主盟加入国民党的第一人。

李大钊来到孙中山家里后,除了代表共产党表示慰问与支持外,还向孙中山介绍了中共西湖会议的情况,两人一同分析时局,探讨了如何振兴国民党和中国的事情。

李大钊向孙中山提到中国共产党采用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对此表示十分欢迎。

两人就合作问题交谈了数天,在这段时间里,孙中山对李大钊有很高的评价,他提出希望李大钊能够参与到国民党改组工作中。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5)

孙中山早年

李大钊听到孙中山的提议显得十分为难,说道:“我是第三国际的党员,不能脱去第三党籍,加入国民党这件事情有点难。”

孙中山知道李大钊的顾虑后,毫不犹豫地向他表示,这件事情并不是十分紧要,他向李大钊提出,他可以同时兼顾两种身份。

随后,李大钊在孙中山的亲自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不久之后,陈独秀、张太雷,蔡和森、张国焘等人也相继加入了国民党。

改组国民党的事情原本只是国民党内部事宜,但自从孙中山和李大钊交谈后,孙中山在了解到中共合作的诚意之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看法,表示要继续吸纳更多的共产党员。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召集了上海国民党骨干举行国民党党务改进会,在会上,孙中山向全体国民党员介绍了与李大钊会谈的情况,向他们讲述了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6)

此后,他大刀阔斧地开始筹办改组国民党的事宜,并且很多事情都交给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太雷等人。

改组国民党计划遭阻

1923年初,支持孙中山的滇军、桂军进入了广州,陈炯明率部逃往了惠州,孙中山重新回到了广州。

随后,他加快了改组国民党的计划,孙中山一系列的改革,让很多人开始反对两党合作的事情。

1923年11月,国民党右派邓泽如联合其他反对此事的人一起联名上书孙中山,提出反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且大肆指责共产党。

孙中山收到几人写的信后,立刻在信中批示:

“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常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7)

孙中山严厉批评和责备了以邓泽如为首的几人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以及苏联代表、共产党人参与改组国民党的诬陷。

他还曾三次发表公开演讲,并发表致全体党员书,孙中山曾对一些反共分子说道:“你们怕共产党,不赞成改组,可以退出国民党呀……你们要是不赞成改组,我看可以解散国民党,我个人可以加入共产党。”

尽管孙中山如此说过,但是一些国民党员并没有放弃想要改组的想法,张继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多次在总理面前反对改组,这一做法引得孙中山很大不满,一度想要开除他的党籍。

一天晚上,国民党内部在开会商谈事情,当提到改组事宜的时候,张继立刻在会上无理取闹,孙中山为此特意叫人将他软禁了一晚上。

宋庆龄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十分不解孙中山严厉责备自己部下的做法,曾问道:“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8)

孙中山向她介绍了目前本党的现状,而后向她讲述了改组的需要,他说道:

“国民党内有最优秀的人,也有最卑鄙的人,最优秀的人为了党的理想与目的而参加党,最卑鄙的人为了党是升官的踏脚石而加入我们这一边的。假如我们不能消除这些寄生虫,国民党又有什么用呢!国民党如今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对于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有很多人表示不解,李大钊曾在中共党员会议上,说道:“国民党将在1924年1月即将举行一大,到时候北京有6名代表参加。”

对此有人问他:

“你是中共一位著名领袖,现在去参加国民党的代表大会,将采取何种立场?国民党如果要你宣誓服从三民主义,忠于国民党的一切决议和命令,你将何以置答?”

面对质疑和阻挠,李大钊并没有放弃,而是向他们耐心地解释,说服他们。

1924年1月10日,李大钊抵达广州参加国民党召开的一大。孙中山在得知李大钊来到广州后在自己的大元帅府接见了李大钊。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9)

李大钊

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开幕,当天,孙中山庄严宣布:

“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要把国民党组织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的政党,第二件事情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会议期间,孙中山曾指定李大钊为主席团成员,李大钊在这次大会上担任了众多的职位,随后,他还代表中共发表《意见书》。

孙中山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不满,面对国民党右派的种种指责,李大钊明确回击,表示自己加入本党是单个加入,并不是以团体的形势加入,对于这件事情,只能说是跨党,不能认为是党内有党。

李大钊明确表示自己加入国民党是希望能够给党做一些贡献,并不是以此来谋取私利。孙中山对此表示十分支持,在这次大会上,孙中山重新向与会人员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月30日,国民党一大的最后一天,李大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自此,孙中山与李大钊一起筹划,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0)

李大钊在莫斯科的演讲

会议结束之后,李大钊回到了北方继续开展工作,在李大钊的努力之下,不久他就成为了北方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物。

“中山主义万岁”

1924年10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商谈国事,孙中山当时身体有恙,但他为了国家能和平统一,坚持抱病接受了冯玉祥的邀请由广州北上。

当时,孙中山刚一抵京,病情便严重了起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立刻将他紧急送往了医院治疗。孙中山因身体极度虚弱,此后,一直呆在医院治疗。

在孙中山重病期间,他曾委任李大钊负责国民党事宜,这一举动引起了国民党内部很大的不满。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1)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李大钊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十分悲痛,随后,李大钊怀着悲痛的心情给孙中山写了一副挽联,他的挽联是所有挽联中最长的一副。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中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2)

孙中山

孙中山逝世后,李大钊时常回忆起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他曾多次写文章追悼缅怀孙中山,两人之间始终相互敬重。

其中《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就是较为出名的一部著作,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肯定了孙中山在中国民族解放全部历史中的中心位置。

指出孙中山先生所指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既承接了太平天国民族革命的系统,整理了明末清初以来的错误思想。

李大钊称颂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为革命作出如此伟大的事情,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3)

李大钊

孙中山逝世之后,李大钊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一边主持国民党在北京的工作,一边领导中共,坚持向群众宣传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张,一直奋斗在革命的第一线。

在纪念列宁逝世二周年的大会上,李大钊又一次想起了孙中山,他将孙中山与列宁的人格、精神和思想做了比较。

李大钊曾概括了中山主义的实质,指出: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中山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他们不论是理论上、策略上都有密切联系,列宁主义者可以说是中山主义者;中山主义者也就是列宁主义者!”

正因如此,1926年11月,李大钊在一篇文章的末尾,写到:“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与被压迫阶级联合起来!中山主义万岁!列宁主义万岁!”

1927年4月,李大钊不幸被军阀逮捕,受尽酷刑,李大钊最后的时光里,依然没有忘记孙中山,他曾在《狱中自述》里,深情回忆了他与孙中山的相交、合作的过往事宜。

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14)

1927年,李大钊因始终坚持不妥协最终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残忍杀害,国共合作被背叛孙中山遗志的蒋介石、汪精卫打破,李大钊为国共两党的共同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国共两党的初次合作离不开孙中山和李大钊两个人,毛泽东曾评价两党初次合作的时候说道:

“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40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后,宋庆龄回忆起孙中山,曾提到孙中山在临终之前,曾鼓励所有革命者继续坚持斗争,一定要奋斗到最后一刻。

众多的革命者按照孙中山先生的嘱托,始终坚持在革命一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