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最孤独的十首(这首纯美唐诗出自八仙之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句民间谚语在中国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八仙过海的传说,也更是广为人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与上古创世类神话故事不同的是,这八仙中的几个神话人物,并不是天生的神仙,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凡人悟道受点化而成。
作为八仙之一,“纯阳真人”吕洞宾可以说是最著名,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神话人物。在民间,关于吕洞宾的传说故事、谚语、俗语很多,其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流传最广。事实上,吕洞宾的前身是唐代的一个著名道士,为道教全真派的祖师。在出家之前,他是一名儒生,俗名叫做“吕岩”。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安宁纯美的唐诗《牧童》,就是吕岩所作。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哲理,值得收藏。全诗如下:
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在道教的很多神话故事里,凡人和神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凡人如果真心向善,努力修道,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悟道与修炼,在神仙的点化下,跨越界限,转而飞仙。据民间传闻,吕洞宾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而后终于得道,成为剑祖剑仙。
成仙以后,吕洞宾常常化身凡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普渡众生。这首《牧童》据说就是其为点化世人而作。整首诗有什么故作高深的道理,只是用简单、直白、清淡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卧月图。图上有原野、绿草,有笛声、牧童,有蓑衣和明月。
诗作首联“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来描述。辽阔无垠的日野上,草色葱茏,铺天盖地,让人心旷神怡。此时,阵阵晚风吹来,三四声悦耳的牧笛飘扬在空中,若有若无。一个“铺”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原野的平缓辽阔。
空旷无垠的环境总是容易让人的听觉变得十分敏感,同时也为牧童的出现进行了铺垫。那晚风中的笛声,此刻显得那么清晰而悦耳。人们不禁要问:笛声是从哪里来的呢?诗作题目为《牧童》,此时虽未见牧童,却已闻其声,真是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那个“弄”字真是充满情趣,把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出来。笛声悠扬,那吹笛人此刻的心情自然也应该是轻松而闲适的。诗句的“六七里”和“三四声”并不是确指,而是为了突出田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宁寂。
在层层烘托之下,我们的主人公终于出现了。他“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写到这里,笔锋一转,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了出来。他放牧了一天,黄昏后才回到家中。在饱饱地吃完饭后,便以地为床,以天为帐,伴着明月躺下了。
躺下后,牧童躺做了什么?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在欣赏皎洁的月色,也可能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做,就只是那么静静地躺着,发发呆而已。诗人写到在这里,便停下了笔,却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真是余味无穷!
整首诗质朴感人,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只用短短4句,就为读者描绘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虽然诗作没有讲什么大道理,通篇都在描写一个牧童的生活,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心灵世界,反映了诗人希望远离喧嚣,过一种安宁自在生活的愿望。对于世人而言,这样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看透世俗名利,做到心无挂碍,自由自在呢?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