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知识点(教师资格科目二中常考知识点)
6月份即将结束了,教资笔试还会远吗?小学科目二高频考点备上了,来拿分了!
考点1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观点: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代表人物:中国南宋理学家朱熹,且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
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4.劳动起源说
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小编提示:关于教育的起源学说,重点把握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以及劳动起源说。由于知识点容易混淆,可采用口诀方式进行记忆。生物起源说口诀记忆为:本能生利息(“利息”分别为利托尔诺和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口诀记忆为:心理访梦露;劳动起源说口诀记忆为:米夫爱劳动(“米夫”分别为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考点2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小编提示:关于教育与文化,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记忆的时候可以根据关键词口诀记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即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为:“两传选新促文化”。其中“两传”为传递保存和传播交流,“选”为选择提升,“新”为更新创造,“促文化”为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考点3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很困难。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迁移是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4)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小编提示:关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定势与功能固着,能够对两者的概念进行区分,并且掌握它们各自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
考点4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小编提示:关于情感的分类,常以例子型单选的形式来进行考察,需要我们做到理解,对三种情感进行区分。
考点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年龄:0-2岁
特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
①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②低级的行为图式;
③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
年龄:2-7岁
特征:
①“万物有灵论”;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④没有守恒概念;
⑤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
年龄:7-11岁
特征: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③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④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
年龄:11-16岁
特征:
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②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③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小编提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我们从三方面进行掌握:一是: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口诀记忆为:感、前、具、形;二是每个阶段与其年龄的对应,口诀记忆为271(爱奇艺);三是每个阶段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大家识记每个阶段的年龄以及思维特点,在这四个阶段中最常考的是前运算阶段,需要我们做重点掌握。
考点6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这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和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启发性教学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小编提示:教学原则是资格证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几乎涵盖了所有题型,因此需要大家重点掌握。关于每种教学原则,需要我们做到的是对于含义要进行深刻理解,此外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等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要能够进行识记。
考点7 课堂教学组织的类型
1.班级授课制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
内涵: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越性:
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局限性:
①难以因材施教;
②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缺乏灵活性。
2.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代表人物:克伯屈、伯克赫斯特
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
优缺点:为了反对班级授课制而提出,与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正好相反。
3.复式教学
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4.特朗普制
代表人物:特朗普
含义: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小编提示:关于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我们重点把握每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在众多教学组织形式中班级授课制考频最高,需要我们作为重点进行掌握。
考点8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开展班会活动
班会主要包括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大类。
班级例会是班级定期举行的对学生实施常规教育的班会形式,举行班级例会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商讨和解决班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班级例会有晨会、周会、民主生活会和班务会四种基本形式。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班会活动形式。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1)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2)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6.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2.后进生工作
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中等生工作
▶小编提示: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的内容,需要具体识记班主任工作包括7大常规 3个个别教育,需要注意的是7大常规工作中部分工作的地位需要识记,3个个别教育工作只需要识记后进生的培养措施即可。
考点9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反之,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径。
(三)学习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小编提示: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可以用简单的“心相结”谐音来识记,“心”是指学习的心向和定势,“相”是指相似性,“结”是指认识结构。本部分知识点需要识记并且理解。
考点10 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
②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简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③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
2.元认知策略
①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②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③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资源管理策略
①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②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调节自然条件(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设计好学习的空间(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
③努力管理策略: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④资源利用策略: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等)
▶小编提示:学习策略知识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三大类别,考查主要以实际事例对照类别进行选择,需要仔细比对各个学习策略的区别。
考点11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
①诊断性评价: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
①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②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3.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
①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②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小编提示:教学评价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主要考察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成的种类,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也可以从教学时间上区分,在教学活动开始时为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进行中为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为总结性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