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当年到底有多火(30年前的少林寺成了经典)
“少林电影”是华语武侠功夫片里的一个金字招牌。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影坛推出了大批以南少林、北少林为叙事背景的经典电影。
譬如《三闯少林》、《少林俗家弟子》、《南少林与北少林》和《少林三十六房》等等,都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一部“少林电影”(准确来说是北少林电影),应该要属1982年由章鑫炎执导的《少林寺》,它讲述了历史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推出了日后风靡国际影坛的功夫皇帝李连杰,其中的《少林少林》和《牧羊曲》两首歌更是被广为传唱。
就连跑龙套的,都很大牌:成龙大哥。
电影讲述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刘德华饰演的军阀少帅侯杰被副官曹蛮(谢霆锋)伺机夺权,致使妻子女儿都离他而去,种种打击让他决定进入少林寺潜心修佛,慢慢领悟了宿世的罪障因果,放下了贪嗔痴,并最终和众僧一同对抗军阀来袭的故事。
这部《新少林寺》,也许当时不光勾起了很多观众们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武侠功夫片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验。
在剧情上,不光有怀旧,还有创新。
怀旧的地方,是人们可以再度看到那些俗世之人经过少林寺洗礼之后大彻大悟,脱胎换骨,同时以少林神功展示以武为禅的热血片段。
创新,则是以更为先进的特效技术来打造出少林僧人救世的惨烈与悲壮(如高潮一幕的“炮火血洗少林寺”)。
以元奎、元德、李忠志为首的武指班底依然带来了极为赏心悦目的动作场面。
与此同时,电影将“少林寺”摆在了推动时代变革的重要位置。(它让谢霆锋想要复辟帝制的狼子野心最终幻灭)。
而相比旧版,影片保障了娱乐元素的前提下也多了对佛教思想里“贪、嗔、痴”的深入讨论,用“牺牲”来完成“思想”上的拯救,丢掉了单纯的,狭隘的“报私仇”的观念。
对于刘德华、成龙、谢霆锋来说,他们以往的角色形象已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目中。
但这三位在本片中均有着大胆且颠覆的演出。
刘德华首次尝试了人物性格前后对比的演绎方法,从一个刚开始凶残暴戾的军阀,演到一个为丧女痛不欲生的普通人,再到最后四大皆空、放下一切的僧人,表现得可圈可点。
而咬着一口蹩脚河南话的厨房僧成龙,影片竟然难得的安排了一段类《蛇形刁手》、《醉拳》的早期作品里机灵式的谐趣打斗,虽然短暂,却还是令人大呼过瘾;
而谢霆锋则将“坏人进行到底”,可以看得出来他还是尽力想把这样一个带着病态的反派人物给做好的。
影片还有许多带有深厚功夫底子的演员保驾护航。
吴京、释彦能的加盟无非为影片的功夫场面增加了拳拳到肉的力与美,而余少群等人也为本片的喜剧感增色不少。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于海的加盟,他是“少林电影”里的招牌符号,旧版《少林寺》、《南北少林》以及《太极张三丰》里,他都以慈祥严厉的长者出现,而在这部《新少林寺》里他演了方丈,也让本片显得更加“正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切莫因私寻灾,避免战乱厄难,积极拯救苍生才是影片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
而笔者最喜欢的便是影片里的一段设定,昔日的侯杰曾在少林“天下武宗”的牌匾上轻蔑地题上了“不外如是”,当其真正悟道时,主动擦除了后四个字。功夫武侠电影里对于向善与正义的最高之隐喻莫不如是!
不过电影公映之后,外界对于这部《新少林寺》的评价并不是太高。
有人说:影片细节处理和人物性格都过于简单粗暴,表演刻板,武戏乏力。也有人说: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毫无看点、一无是处。
不过也有人说:精彩武打、富有深意的对白、演员的用心,让本片不至于不及格。
各位看官,在你们心中本片真那么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