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语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语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1)

(一)真知必能给你讲明白

有一个常识:

当一个人向你解释一个道理时,用的词尽是大词、且逻辑复杂绕来绕去,那基本说明这个人对这个道理的理解没比你深多少,没有真知。

你看很多解释「知行合一」的,用的那些“高大上”的词和逻辑之复杂都不忍直视,让人越看越迷糊。

其实,如果一个人真懂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只要稍微有点表达能力,就基本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个道理说明白、写清楚,听众、读者有多少收获另当别论,但能让大部分人明白这个道理是肯定的。

就像王阳明说的,「真知必能行」,真的懂了那个道理,你就能做到。

都能做到了,还说不清楚?

当然了,我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但希望能把我的理解用尽量通俗、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唯一的目的,就是能让你看懂我在说什么。

(二)道理就摆在那里,但你没有内化,就不是你的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舒芬,课间请老师给自己写一副自我修养座右铭,这是一个看来很正常的请求,王阳明提笔写《孟子》里的一段,刚写了一半停下了,对弟子们说:

舒芬可是状元,四书五经比谁都熟,儒学里关于自我修养的道理也必然能倒背如流,为什么还需要座右铭这样的东西来时刻提醒自己呢?

这段话说明什么?

说明熟悉、甚至倒背如流是一回事,能否将道理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使读书神童如舒状元,也存在着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和“行”的脱节,用我们口头语来说,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

但心学祖师爷王阳明更深一步,直接釜底抽薪,他认为这不是“知与行”的脱节,而是你根本就是“不知”。

也就是说,道理确实摆在了你眼前了,但你没有内化它,怎么能说成是你的呢?!

比如学蛙泳,你在视频看一万遍蛙泳的分解动作,道理(知)虽摆在那里,但依然不会游泳的你,怎么能说这个道理(知)是属于你的呢?

几个月后,在你的勤加练习下,在水中畅游的你,脑子里已经完全忘记了视频分解动作,这就是你内化了这个“知”,达到了「知行合一」。

你看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时,是怎么问他的?

“徒孙:还记得招式吗?”

张无忌从还记得到慢慢忘记。

经过几轮后,无忌孩儿道:“全部忘记了!”

张三丰说,孩子,你已经练成了太极拳了。

他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知道,徒孙已经把知识内化了,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了。

这样一来,「真知必能行」就很好解释了,你把这个道理内化了,在做事时不需要提醒自己了,不需要什么座右铭了,很自然而然地就按照那个道理去做了,这时,你怎么不行呢?

不按道理行事的话,你自己都不答应。

(三)先知而后行,真的存在吗?

王阳明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所以,程朱理学说的“先知而后行”,在王阳明这里就没这事,“知和行”根本就不能分开,没有一前一后的说法,这两者就是一体的。

你会游蛙泳的那一刻,游泳知识和会游了,两者立马并存。

而在你会游之前,蛙泳的知识并不属于你,哪里来的“先知”一说呢?

(四)“知行合一”是从哪里来的?

老王的知行合一,其实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上篇写《传习录》的文中也说了(文末点击查看),心学不是成功学,也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是生长在儒家哲学这颗大树上的,与程朱理学一起,都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

通往圣贤之路的太极真理,到底如何得到?

理学给的方案是:向外求,太极真理就藏在万事万物里,格物致知一样一样的去格,把格来的真理一汇总,就是终极真理,即为圣贤;

心学给的方案是:向内求,终极真理就在每个人心里,只要拂去心中尘埃,真理就会显露出来,圣贤也就做到了。

那知行合一是从哪里衍生出来的呢?

从儒家经典《中庸》里来。

既然提到《中庸》了,就顺嘴说一句,中庸到底是个啥意思?

我们现代人理解的中庸之道,大多理解为和稀泥、没主见。

但中庸哪里是这个意思呢?

中庸原指射箭:“中”是不偏,“庸”是庸常、常态,这一箭射中红心,下一箭又是射中红心,这种不变的状态叫“庸”,所以做到“中庸”是非常难的。

回到知行合一,在《中庸》里,把“知和行”分为三重境界: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知安行。

了解了这三个境界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就更加明白了。

我们一个一个说。

(五)知行的三重境界

1、困知勉行。

没有按道理去做,犯错了、吃亏了、被困住了,然后勉强自己按照道理去做,虽然不情不愿,但照做后脱困了。

用大白话说,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得勉强自己去做。

比如孩子回家不做作业就玩,挨你的打了,第二天回家第一件事就强迫自己做作业,以免再次被锤。

这是第一重境界——困知勉行。

2、学知利行。

本来不知道那个道理,通过学习知道了,且觉得按道理去做对自己确实有利,于是就自然地去做了。

再拿孩子回家不做作业来说,你耐心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孩子确实在你的谆谆教诲下在写作业、看书中找到了快乐(虽然应试教育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第二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吹着口哨去写作业了。

大多数人在这里就以为是知行合一了,但还不是,只是到了“学知利行”的境界。

3、生知安行。

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在运用这些道理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且不这样做,就心里不安、就浑身不得劲,非要这样做才心安理得。

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就是写作业,但今天你说,儿子,明天周六,今晚就别写了,陪老子玩一玩王者农药吧?求你了!

但孩子非得写作业,非得要今日是今日毕,虽然在你的强迫下开了一局,但打得很不开心,眼里看着小地图,但心里想的却是学习。

最后你拗不过他,让他去写作业,于是他突然就从蔫不拉几到兴奋异常,开心地去写作业鸟。

终于,孩子舒坦了。

这,是“知和行”的最高境界。

(五)总结

虽然我们不能生而知之,但我们起码可以在「学知利行」的基础上,像张无忌学太极拳一样,把这些“知”慢慢的内化成价值观,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当在做人行事后回头一看,呀,原来我用的是这个“知”,我怎么不知道?

此时的你就达到了王祖师爷所说的——知行合一。

如果有人问你:我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现在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回答他了。

(完)


是什么原因?欢迎留言探讨。

扩展阅读:不了解王阳明《传习录》的背景和前提,读100遍都会云里雾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