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独有的风俗(故乡绍兴古老习俗)

按老早绍兴人习惯,今早开始要做人客了。过去一家人,兄弟姐妹多,亲戚也多,七大姑八大姨九个舅舅十兄弟,一般半月走得完蛮好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全部是工人、多数是老板,田也不中了,时间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最关键的是,计划生育把我们的亲戚也一起计划掉了,亲戚大大减少。还有,我们绍兴人无论农民工人还是老板,计划生育工作执行的特别好,几乎见不着超生游击队,就是生了一个女孩的,也赶紧在自己的贝趣上安装上闸刀。如果要不是近年恢复二胎,今后我们的后代不知道舅舅叔叔、姑娘姨娘怎么叫了。更不说舅太公舅太婆,小姑婆大舅婆。

老早额做人客是有很多规矩的。据我记得,做人客正月初二第一天开始行动,做人客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一般以辈分大小作为先后拜访的秩序,但也要分亲疏远近。外公外婆、岳父岳母、父亲母亲放在第一梯队。就是新亲,初二必走,叫“望新亲”。其次舅公舅婆,姑婆姑丈,姨公姨婆。再次,叔叔伯伯,姑夫姑娘,阿姨姨夫。这些走完后,基本上走走姑表亲、姨表亲及其它平时走动的远亲。不过做人客,也是要看人家的,有些人家直系亲戚很多,但由于自己穷,亲戚不愿来往。有些家境好,有权有势,连长年没有信息的远亲也主动来做人客。应证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

过去做人客,礼物也有讲究。老老早商品没有那么丰富,尤其计划经济时代,不但没钱,有点钱买些礼品也是十分困难。但看望长辈,糖包一定要有,但只有一个包,显然送不出,还要从桂圆包、荔枝包、红枣包、黑枣包等其中选择一二。如有小孩的,香糕包也是必须的。其它亲戚包头包脑不十分讲究。如果望新亲,觉得那是对新女婿的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出血。女方家的亲戚礼数全要走到,老酒、火腿、香烟等开销很大,有钱人家还好,穷人家真是走油。

老人曾经说:“邻舍家,碗得碗;亲眷家,盘了盘”。意思是,邻舍人家有吃的,相互之间你今天送我一碗,明天我送你一碗。亲戚做人客送礼也是如此,我把礼品送给你,你把礼品送给我,盘了一盘。今天我走的亲戚是长辈,可是来我们家做人客的是晚辈。你送来的包,只要不破不烂,明天我转手送人,就是里面烂了,也是看不出,权当看不见。探亲回去,看见妈妈爸爸的房间里全是桂圆荔枝包,打开一看,可能时间久了,全是蛀虫,没有能吃的。

做人客坐位吃饭也是不能随便的。记得有绍兴民间俚语:人在势力在,吃酒坐上位,猪肉吃得十来块,主人还要问他怎么胃口还忽开;人在势不在,吃酒坐下位,猪肉候带动起拣得块,背后还要被骂鹅煞呸。所以,不是长辈大人物,尽量不要坐上位。过去穷,尤其穷人家待客,也就这点计划配置的货,有些和饭只能看看的,不要动。比如冻蹄膀、冻猪爪、元宝鱼等,基本是凑碗头的。如果是主人家自己的土产,那是可以多吃些。如有一次,跟父亲去一户远房亲戚家做人客,这户人家因为成分不好,也没有什么亲戚走动,我们去做人客,很是高兴,但穷得几乎没有什么菜,席间,特然想起,端上很大一盘兔子肉,说是自己养的,过年杀了几只,其它人吃得津津有味,我虽然农民,可我不忍心吃。再有,不要主人一客气,真的留下了。如果路近做人客,千万不可吃第二餐,即使主人客气留饭,哪怕天气不好,别以“人不留客天留客”自嘲,别让主人为难。不过,当今物质极大丰富,就另当别论。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正月初二开始,在故乡绍兴,钱塘道上,十里湖塘路上,尽是比肩继踵、穿红着绿的做人客之人。可是,在遥远的他乡,多少人知道,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建设国家、为了自己养家糊口,许多人成为了他乡之客。他们“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远离他乡难以归来。他们“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使归来也是物是人非。他们“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是想念亲人,也已经阴阳各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也想做人客,也想再从山阴道上行,可是这种机会会越来越少,故乡,已是更行更远还生。

绍兴独有的风俗(故乡绍兴古老习俗)(1)

绍兴独有的风俗(故乡绍兴古老习俗)(2)

绍兴独有的风俗(故乡绍兴古老习俗)(3)

绍兴独有的风俗(故乡绍兴古老习俗)(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