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处理结果是什么(有多少胡鑫宇被学校的)

之前发过一篇文章《教育需要安静》,关注度很高,因为教育是个全社会关注的也是牵涉到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胡鑫宇转入他涉事的学校,也就仅仅几十天时间。在一次电话里他向母亲哭诉,说不习惯学校生活,想回家。

他所在的学校采取的管理模式,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封闭式管理”,学生进入校园后,不准随意外出,从学习到生活,吃喝拉撒一条龙,全程在学校进行,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甚至更长,但绝对不止是一个星期。

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不仅仅是铅山县的这一所私立学校,几乎全国各地都是,这一点我没有做过调查统计,按说没有发言权,但在全国教育一盘棋的大背景下,能够做到步调不一致的学校估计为数不多。

胡鑫宇处理结果是什么(有多少胡鑫宇被学校的)(1)

从管理学上说,集中管理更节约成本。学生在校期间,从起床,洗漱,入班,用餐,时间都是统一的,为了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有些学校将这种行为命名为“管理军事化”。

但是从教育学上说,这是一种反人性的管理模式,因为它严重忽视了学生做为“人”的存在,把未成年人的成长等同于工厂的商品生产。

人不是物品,作为个体的人,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差异,早熟与晚熟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候还很大。

人不是物品,而是有思想会思考的灵长。

在成长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只能扼杀个性。

而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严重忽视了学生中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差异,把学校当做了生产流水线,一个“封闭式管理”模式,似乎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性格的棱角,思考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被那个称作“分数”的序列数字来丈量,不符合这个数字范围的被称作残次品。

如果那个长达四十多分钟的哭诉电话能被引起重视,如果有适当的心理疏导介入,悲剧会不会就不会发生呢。

也不一定,因为教育大环境如此,因为忽视和冷漠仍在。

不是管理者无情,而是他们顾不过来,集团化办学模式滚雪球一样轰然而来,整个社会群体都只能屈从,小的学校被认为没有管理能力而在世人的鄙视中挣扎生存,稍不留神就被吞没。

万人学校似乎也只能实行封闭式管理。万人学校有多少,在这上万人的校园内,又有多少胡鑫宇的成长痛苦被漠视,有多少胡鑫宇的诉求被淹没。

胡鑫宇处理结果是什么(有多少胡鑫宇被学校的)(2)

有人用“淘汰”一词,抹平了所有的有心无力的不负责,参差嵯峨的人性差异被社会价值的压力所揉搓,而变得塌陷扁平。

学校需要安静,学生需要关注,我们应该对教育的发展,给以适当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安心成长,既要对成长过程中的拔节而高兴,也要体察拔节孕穗的苦恼心情。

人性是这个生长在蓝色星球上的族群所散发出来的最灿烂的光辉。

胡鑫宇处理结果是什么(有多少胡鑫宇被学校的)(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