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凯末尔人(那些生活在传说中的人)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594篇原创文章,作者:水瞳韵然
作者简介:水瞳韵然,家住河北省邢台市的摸鱼肥宅一枚,爱好历史和军事,骑马与砍杀是最喜欢的游戏,同时还是小约翰可汗的崇拜者,通辽汗国的忠实粉丝,哈萨克汗国最忠诚的封臣,叶儿羌汗国的一生之敌,最近貌似沉迷于《使命召唤16》。
全文共8926字,配图23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1年9月2日首发。
快捷阅读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点击标题下方的作者“水瞳韵然专辑”!
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学习生活,更新可能暂缓
前言: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 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图1:奥斯曼帝国早期国旗(1453年前)
图2:穆罕默德二世及其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千年帝国东罗马帝国就此覆灭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 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图3:奥斯曼帝国巅峰时期的版图
一、无可奈何花落去
再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
到了近代,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帝国内部,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黎波里(今利比亚)形式上是土耳其的边远省份,实际上在17-18世纪期间就已经脱离土耳其政府而独立。也门在17世纪中叶前就已经独立。在波斯湾南岸,葡萄牙人在军事对抗中几乎丧失所有殖民地之后,16世纪末期又以商人的身份卷土重来,并以贸易优势将土耳其人不断排挤,并重新建立了一些据点,直至17世纪初被波斯人的萨珊王朝驱逐。甚至在土耳其统治者——帕夏们坐镇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伊拉克,土耳其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常常受到地方官僚的挑战。时而帕夏们策划反苏丹的阴谋,时而当地阿拉伯封建主起来反抗土耳其帕夏,强大的人民起义更是彼伏此起,震撼着整个帝国。
外部,西欧国家绕过土耳其的贸易垄断,建立她们的海路通往亚洲。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土耳其货币的贬值及通胀,这对土耳其社会的各阶层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南欧,腓力二世领导的天主教联盟在地中海挑战土耳其的海军,他们在勒班陀战役击败土耳其舰队,对于土耳其海军不败的姿态造成打击。这场战役是现代历史早期最大的一场海战,勒班陀战役的胜利在希腊和阿尔及尔触发了反抗奥斯曼人统治的起义。
图4:费利佩二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第二位国王,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
图5:勒班托海战后,奥斯曼土耳其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战场上,土耳其逐渐被欧洲大陆的军事技术赶过,宗教及知识份子保守派的壮大扼杀了土耳其的军事革新。欧洲军事革命对战略及军备的改变使以往令人闻风丧胆的西帕希骑兵的威胁减弱。在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长战争里,帝国需要大量配备火器的步兵,于是放宽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军的数量大为提高,但却引起了军纪、兵士素质等问题,政府甚至需要应付军士哗变。
图6:奥斯曼帝国士兵
图7,图8:举世闻名的西班牙大方阵
图9:正在训练的西班牙方阵步兵
欧洲提倡火枪而发展的长矛与火枪及线性战术对土耳其军造成致命打击。土耳其军招募了一些非正规的狙击手应付战争,在复员后一些狙击手在杰拉里叛乱里沦为土匪,杰拉里叛乱让安那托利亚在16世纪末及17世纪初陷入无政府状态。至1600年,奥斯曼帝国的人口达到三千万,对土地短缺的诉求亦对政府构成压力。
1683年5月,奥斯曼帝国刚得到重振的军事力量再遭到毁灭,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再次举兵进攻维也纳,土耳其军被波兰国王约翰三世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德国及波兰联军击败,围攻期间丧生约2万人。 《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终止了大土耳其战争,使土耳其军须首次割让其控制的欧洲领土,包括奥斯曼帝国的匈牙利。 自此,土耳其无力再对欧洲奉行扩张政策,在欧洲战线上只得采取防守。奥斯曼帝国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
图10: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
图11:“当那翼骑兵杀到之时,就是土耳其的失败来临”
二、帝国的毁灭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不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早已经不是那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在一战前已衰弱不堪, 疆域与之前相比大大缩减,涵盖了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约旦、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部;另外利比亚名义上也是其属地
图12:一战前夕的土耳其疆域
图13:一战前的欧洲局势
在这时期,政务被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控。奥匈帝国乘奥斯曼帝国陷于国内斗争在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1911年的意土战争中,奥斯曼帝国战败,失去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随着东南欧国家民族主义的崛起,巴尔干同盟于1912年末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里失去了除了东色雷斯及埃迪尔内以外的巴尔干领地。
德国控制的巴格达铁路成为国际局势紧张的源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肇因之一。土耳其在追击戈本号及布累斯劳号及介入中东战线后正式参战。在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取得多次重要的胜利,如加里波利之战和卡塔之围。奥斯曼帝国也遭遇不少挫败,如在高加索战役败于俄国。
图14:一战土耳其军队
1916年的阿拉伯起义让奥斯曼帝国在中东战线的良好形势逆转,这样,帝国的第二大穆斯林集团阿拉伯人脱离帝国。 内政部长穆罕默德·塔拉特对土耳其国内亚美尼亚人成立第五纵队的可能表示忧虑,下令逮捕亚美尼亚领袖,要求实施特西尔法,开始大规模驱逐及屠杀亚美尼亚人,强行将数千人带到叙利亚沙漠的营地,事件演变成种族灭绝。在战争时估计有150万亚美尼亚人因饥饿、缺水、暴晒、盗贼掠夺而死亡,是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亚美尼亚人遂以凡城抵抗战及成立西亚美尼亚政府作为回应。土耳其政府则指责亚美尼亚人在安那托利亚西部勾结入侵的俄国军队,俄军里就有亚美尼亚志愿军。
图15: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残忍屠杀
至1918年,也门和麦地那是土耳其在阿拉伯半岛仅存的领地。 《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土耳其被迫交出也门和麦地那,而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土耳其夺取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都须一并交出。
图16:屈辱的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 当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包括备受争议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战后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农民仅及战前的四成,许多领土均被协约国“委托管理”。昔日的属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奥斯曼帝国的周边国家,妄图将它肢解分裂。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在协议中奥斯曼帝国非但将丢失15世纪以来占领的所有领土,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国家固有领土也被分割殆尽。
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土耳其已经即将走向亡国的边缘,不少有识之士纷纷起来抗议色佛尔条约,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色佛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 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
这其中,他们的领导者,日后将带领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走向重生!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国父,奠基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图17.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三、天降猛男
1881年,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洛尼卡(然而讽刺的是,萨洛尼卡如今是希腊塞萨洛尼基州首府),
图18:如今的萨洛尼卡
1887年先后就读于法特玛太太区立小学和沙姆西先生小学。1893年转入萨洛尼卡幼年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因与一位老师同名,被该老师命名为凯末尔·穆斯塔法。
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1899年进入了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请不要在文章下评论精罗落泪,谢谢配合),1902年进入哈拜参谋学院,因数学成绩优秀,获得“凯末尔”之称(阿拉伯语意为“完善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沦落为西方列强嘲笑的“西亚病夫”。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著作和土耳其大诗人纳默克·凯马尔的爱国诗篇,进一步认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苏丹(奥斯曼君主)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秘密革命小组,办了一份手抄小报,写文章揭露苏丹的黑暗专制统治。
四、军官生涯
1905年毕业,授上尉军衔。凯末尔因参与政治活动被逮捕,后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马士革第五军营服役。1907年,在马其顿第三军团服役时,凯末尔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并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1908年革命,已获少校军衔的凯末尔在革命中立下功劳。但革命后,凯末尔因为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后被派往保加利亚担任武官。在保加利亚期间,凯末尔对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1911年,凯末尔因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不久参加了土耳其与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亚(今利比亚)进行的战争,晋升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调任奥斯曼帝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武官,晋升为中校。
一战爆发时,凯末尔已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凯末尔主张土耳其应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被任命为新编第19师师长。1915年晋升为上校。在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军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由于战功卓著,第二年4月,他被晋升为准将军衔。
图19:一战时战场上的凯末尔
1916年8月,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名扬全国和欧洲。后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晋升为将军。然而,凯末尔的军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的命运。
五、轰轰烈烈的土耳其独立战争
1918年10月14日,土耳其的大维奇尔艾锡代表土耳其处理有关停火谈判的磋商。10月30日,《穆德洛斯停战协定》被签订,协约国开始实施之前已经秘密协议的瓜分土耳其。许多领土均被协约国“委托管理”。昔日的属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奥斯曼帝国的周边国家,妄图将它肢解分裂。
在土耳其的军官领导人,如凯末尔、恰克马克等人返回伊斯坦堡之前,协约军已开始占领伊斯坦丁堡。高级长官司令卡索普被委派为协约国在伊斯坦堡的军事顾问。11月18日,在卡索普上任后不久,铁菲克取代了艾锡成为大维奇尔。卡索普的首项工作是在1919年1月29-30日逮捕了联合进步委员会约三十位前成员。他们被带到比却拉加保路古的军事拘留所里,凯末尔并不在其中。虽然阿土塔克曾经因批评联合进步委员会而闻名,但那些被关押的人当中也有阿土塔克的朋友。由于土耳其的首都已被英军控制,苏丹政府无力拒绝协约国的要求。土耳其政府需要一些受尊敬的军官统领其军队。凯末尔的武装部队声称是政治中立,不被视为威胁。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在协议中奥斯曼帝国非但将丢失15世纪以来占领的所有领土,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国家固有领土也被分割殆尽。在控制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军队之后,凯末尔立刻通过电报与地区内所有帝国军队取得联系,并联络多个民族主义团体,之后与劳夫·奥尔贝、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等国民运动领导人会晤,发表阿马西亚公告。国难当头,凯末尔挺身而出,“不独立,毋宁死!”他着手把全国各地分散的爱国组织统一起来,他向战友们发出呐喊:“我们的祖国,亲爱的土耳其危在旦夕”“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正处在危机中”;他号召战友们:“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独立”。不久,凯末尔毅然辞去军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
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1920年1月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该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废除治外法权。这一文献,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但是,协约国很快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无能而又软弱妥协的苏丹政府决定解散议会,逮捕凯末尔党人。凯末尔抓住时机,于1920年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会议,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国民政府。他开始组建正规军,并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交,缔结了友好条约,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凯末尔向政府官员及部队司令传递信息,要求他们实行大国民议会的代议选举,大国民议会的集会地点将会在安卡拉。凯末尔呼吁伊斯兰世界协助,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为土耳其奋斗。他又表明他想将哈里发从协约国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他计划要在安卡拉筹组新的政府和国会,并请求君主承认。
在协约国搜捕之前,大量凯末尔的支持者涌往安卡拉,包括凯末尔在军事部门的工作伙伴哈利德·埃迪普、阿德南·阿迪瓦尔、伊斯麦特·伊诺努、还有国会主席贾拉尔德丁·阿里夫、报章《延京》的创办人尤纳斯·那迪·阿巴利奥古。
图20:穆斯塔法·伊斯麦特·伊诺努,土耳其军事家、政治家、土耳其第二任总统,凯末尔最亲密的战友
1920年3月31日,埃迪普及阿迪瓦尔在盖韦会面。这两名知识分子讨论设立新闻机构的必要性,将之命名为阿安多卢。他们在安卡拉与凯末尔会晤,即时提议宣布在安卡拉设立阿安多卢。凯末尔想向全世界传达新闻故事,他强调将民族斗争传遍国内外的重要性。贾拉尔德丁·阿里夫出逃首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说土耳其议会被非法解散,停战协定并没有赋予协约国解散土耳其议会的权力,而1909年宪法亦将苏丹解散国会的权力取消,以防止1879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解散国会的事重演。
约有100名土耳其议会议员成功逃离协约国的搜捕,参与民族抵抗团体举行的全国选举。伊斯麦特·伊诺努成为代表埃迪尔内的议员。
1920年3月,土耳其革命者宣布,土耳其民族在安卡拉建立了他们的国会,名为大国民议会,拥有所有政府实权。
1920年4月23日,大国民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凯末尔为首任总统、伊诺努为总理。这个新政权决意抵抗首都政府。
安纳托利亚存在着多支军事力量,包括英军、阿默特·安札武尔以及苏丹的军队。苏丹从他的回教军队里分出4000人,并运用协约国的资源另外建立一支最初部署在伊兹尼克、2000人的非穆斯林军队。苏丹政府派遣军队开往革命者及反革命暴动的地点。
英国不认为那些革命者很难对付,英方于是仅运用非常规力量去对付起义。由于民族主义者遍布整个土耳其,军队分成了许多小队。在伊兹密尔,这里有两个营的英军,军官都住在土耳其的战船尤乌斯上,这支部队被用作击溃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旗下的支持者。
1920年4月13日,战事在迪兹杰爆发。4月18日,战火蔓延至博卢。4月20日,杰里德也爆发战事。奥斯曼帝国议会给予回教军队半官方的权力,阿默特·安札武尔在起义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被授命前往讨伐革命者。
1920年6月14日,双方在伊兹密尔附近交火。阿默特·安札武尔部及英军的数量压倒起义军,但有一些回教军队在阵前叛投起义军,这显示苏丹得不到部下坚实的支持,馀下的回教军队撤到英军的后方稳住阵脚。
是次军事冲突带来了严重后果。英军向起义军开火,又从空中投下炸弹,迫使起义军撤退,伊斯坦布尔城内一片恐慌。英军司令佐治·米恩要求增援,使英方开始实施一系列的行动对付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法国陆军统帅费迪南·福煦就事件签署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得出了结论,土耳其需要部署27个师的兵力。英军并没有27个师可以分配,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政治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民众根本不会支持政府发起另一场漫长且代价高昂的征战。
在发表阿马西亚公告之前,凯末尔与一位布尔什维克代表谢苗·布琼尼上校会面。布尔什维克意图吞并高加索部分地区,包括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曾经是沙俄的一部分。布尔什维克视土耳其为一个缓冲地区及共产主义盟友。阿土塔克回复说:"这问题要延后讨论,直至土耳其独立。"凯末尔以此来争取俄国对国民运动的支持。
图21: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三次获苏联英雄称号,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著名的骑兵统帅
凯末尔首要的目的是要确保能够得到武器,这些武器主要来自苏联、意大利及法国。这些武器,特别是苏联那些,使土耳其人能有效武装军队,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签订卡尔斯条约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允诺割让纳希切万及巴统,以换取苏维埃的支持及资金。
1920年6月,希腊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大举进攻,企图扼杀土耳其的独立运动。8月4日,莫斯科的土耳其代表里札·奴尔发出一通电报,说60支克虏伯大炮、3万发炮单、70万发手榴弹、1万发地雷、6万口罗马利亚刺刀、150万支鄂图曼步枪、100万支俄国步枪、100万支曼里夏步枪,甚至还有一些先进的马蒂尼-亨利步枪以及25000口刺刀很快就归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所有,他们使用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危难时刻,同时,凯末尔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希军防线,把希军赶出了土耳其,活捉了敌军总司令。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协约国不得不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签订了《洛桑协定》,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安卡拉被确定为首都。两天后,大国民议会根据凯末尔的提议,废除了封建的苏丹制。
图22:土耳其共和国国旗
六、战后建设
1923年9月,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与罗麦里亚护权协会基础上建立人民党。1924年4月,大国民议会通过了新宪法,实行一党制。11月人民党改名为共和人民党,总统兼任党主席,总理为副主席,党国制度正式得以确立。自1923年直至1938年凯末尔去世,凯末尔一直连选连任共和国总统、党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其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1925年2月,土耳其东部各省爆发叛乱,在托钵僧的唆使下,叛乱者联合起来准备推翻共和国,使哈里发复位。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47人被判处死刑。此次叛乱之后,凯末尔查封寺院,禁止托钵僧活动,并以严厉手段打击任何反对改革的势力。1926年,土耳其以当时最先进的瑞士《民法》为蓝本,颁布了《民法》。民法中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习俗,规定男女平等,妇女可以自由结婚、离婚,穆斯林妇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结婚,女子有权参与国家一切政治、社会生活等。但改革也有妥协的一面,如没有强制规定妇女必须摘除面纱,以避免社会的强烈反弹。至1927年,在凯末尔的铁腕镇压之下,所有反对他的宗教、政治、军事力量都被镇压下去,凯末尔全面掌权。
1928年,土耳其通过立法,将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此后又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种传播西方文化的展览会、学术团体和艺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34年的一项立法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有姓氏。而在此之前,只有名门望族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数土耳其人有名无姓。姓氏改革后,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姓,意为“国父”,故凯末尔全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加兹·阿塔图尔克。从1935年开始,广播电台上播放的几乎是清一色西方音乐。在教育领域中,大学中的神学系被取消,原有的大学被按照西方模式改造,各种类型的世俗学校纷纷建立起来。依照凯末尔的要求,这些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凯末尔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过程中,他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纲中,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六项原则,后来还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凯末尔的这些措施,成功让这个国家走向了世俗化,也成功让这个国家浴火重生
七、晚年生活
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时5分,凯末尔在多尔马巴切宫去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如今,他太累了,要休息了,在领导了这个国家15年后,这个老人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在他身后,他给土耳其留下了一支精锐强大的部队,一个根除了专制的共和国,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一个崭新的土耳其民族。
凯末尔的遗体通过伊斯坦堡运至安卡拉,等待适合的墓地。数年后墓地建成:安卡拉的一座壮丽的陵墓,其中安放凯末尔的石棺,并包括一座纪念他的博物馆。
八、尾声
凯末尔在各方面试图使土耳其走向西方、走向现代,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目标。土耳其民族通过他的努力,摆脱了内部和外来的束缚,开始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仅凭这一点,“现代土耳其之父”的名号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也走向了其个人强权与独裁的另一个极端。他试图摆脱了阿拉伯与波斯文化的影响,却一味地向欧美文化靠拢。
由于凯末尔的独裁指导思想,导致了土耳其政坛至今仍存在军官的长期干政。历史上,土耳其军队曾多次发动军事政变强迫民选政府下台。所有法律必须经过由军方控制的“宪法法庭”审查才能生效,民主变成了土耳其军人把持国家命运的美丽外衣,近年政府逐渐通过修宪限制军方权力,而军方对政府的影响力也开始下降。
图23:现任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如今,这个国家有着一个疯狂的总统,对内镇压库尔德起义,还试图改变索菲亚教堂博物馆,对外激烈反对以色列,进兵伊拉克,“吞并”叙利亚,并谋求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
凯末尔看见自己热爱的国家变成这样,恐怕要从棺材里气活
这个国家已经饱受了太多苦难,血与泪,
这个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土耳其的命运要走向何方?
这个问题只能交给土耳其人自己解答
(完)
参考文献:
360百科
百度百科
埃尔多安为何被称为新时代的苏丹?
埃尔多安纪念挫败政变四周年,土耳其欲将千年教堂改成清真寺
- 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