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呜呜呜,呜呜呜。”

江西省某医院里传来一阵女人的哭泣声,她的旁边站满了记者与亲戚,大家都在安慰悲伤中的女人。

“阿姨,您别担心,您现在需要好好治病,等您病好了就可以看见儿子了。”

原来,这位阿姨是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她已经九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了。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

2009年,他的儿子给家中留下了一则短信,从此下落不明。

而他们一家人苦苦寻找的儿子就是2003年江西省宜黄县理科高考状元杨仁荣!

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可以让高考状元9年不联系家人?

身患重疾的母亲又能否等到儿子的回归呢?

别人家的孩子是理科状元

杨仁荣自小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一直都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2)

杨仁荣

他的父母杨崇生和吴细女是江西宜黄县人,为人本分老实,是对普普通通的农民。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农耕就是在工地上干活儿。

虽然日子很辛苦,但是夫妻俩很团结,一心一意扑在家庭上。

在他们那个年代,人们几乎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能力比较低下。

杨崇生夫妇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同样,他们也了解知识的重要性。

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在学习方面,对他们非常严格。

当然,杨仁荣也非常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大家眼中的学霸。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3)

杨仁荣学生时期的奖状

在他的眼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他之所以保持自己努力学习的样子,就是为了让父母放心。

也因为周围的邻居都认为他是学霸,时常用他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不得不保持每天学习的样子。

杨家是一个大家族,直系后代就有十几个。

他们那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考上大学的人,可以将自己的毕业证供奉在祖宗祠堂,表示祝贺。

可惜的是,在这些后代里面,一直没有大学生,最高文凭只有高中,所以大家都很期待家族里能有一个大学生。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崇生也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因为儿子很争气的缘故,他经常在村子里讨论儿子,逢人便夸奖他。

与此同时,他只要一想到儿子等到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拿着毕业证进入祖宗祠堂了,他就兴奋得不得了。

2003年,江西省高考,杨仁荣考了570分,成为当年的理科状元。

随后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设计专业录取,成为了村子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杨崇生夫妻很高兴,直接在村子里大摆宴席,宴请四方来客,热闹了好几天。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5)

一些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都来和杨仁荣套近乎,想从他那里知道一点关于学习的方法。

对于他们的询问,杨仁荣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全部告诉了对方。

那段时间,村子里热热闹闹的,好不快乐,杨仁荣走到哪里,夸奖就跟到哪里。

与此同时,当地也有不少关于理科状元的报道,无一例外,全是夸赞。

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开始有一点飘了,觉得自己非常厉害,无人能及。

但是,他不会想到,进入大学以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6)

在大学“迷路”的学霸

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他也迎来了大学生涯。

开学的时候,他的父母乐呵呵地就陪他来到了北京,把他送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考虑到儿子读书要花很多钱,杨崇生夫妻俩不敢在北京过多地耽搁。

送儿子到学校以后,两人就急匆匆地回到了家乡,为第二天的上班做准备。

他们想多攒一点钱,给儿子准备足够的教育资金。

而杨仁荣进入大学以后,却有了一丝丝的迷茫。

自小他就有一个做物理学家的梦想,可是学校的专业没办法满足他。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7)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必须将自己的梦想放在一边,转而去研究一些冰冷的机械工具,他的内心十分郁闷。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也不是他梦想中的大学。

对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设计专业,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因此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他只能勉强自己,让自己接受这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研究冰冷的机械工具。

这样的日子仅仅持续了大半年就结束了,他的学习欲望也越来越低。

刚开始,他还能短暂地学习一段时间,也能接受一些专业知识。

可是,随着大一的结束,他的学习态度也彻底改变了。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课堂上,他不再专心听课,也不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下,他也不做作业,从来不管老师的作业安排。

后来,他索性不去上课了,天天待在寝室自娱自乐,为自己的物理梦做准备。

期末的时候,他会突击一下自己的专业课,确保自己不会挂科,能够正常毕业。

这样的想法仅仅持续了一年,就又发生了改变。

这一次,他连考试都不爱去了,挂科与否,他也丝毫不在意。

他一直坚称自己有一个物理学家的梦,可是,他却连大学的最后一门物理实验课考试都没有去。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9)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他没有拿到学校的毕业证,只有一个肄业证!

他的事情引起了校方的注意,他们给杨仁荣发出了警告,并表示只要他愿意回来参加考试且考试合格,就给他颁发毕业证。

可惜的是,他不愿意,对于肄业证能不能改成毕业证,他并不关心。

他之所以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可能与他找不到人生的知己有关系。

在大学期间,他自学了量子物理,他很喜欢这门学科带来的神秘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他曾独自一人停留在学校的荷花池边,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整整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地观察雨滴落下的流动力学变化。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0)

那时候,他是沉浸在物理世界里的研究者,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可能是他的行为过于怪异,导致同学们都不太愿意接近他。

对于他的想法,大家也并没有表示认同。

得不到回应的杨仁荣只能回到家中,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分享。

可是,他们也不理解物理的奥妙,对于农民来说,只要庄稼收成好,收入能够提高就够了,什么物理不物理的,不爱听也不爱管。

他们的行为导致杨仁荣找不到认同感,也得不到支持,所以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为了排解自己的情绪,他又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小说里面。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1)

杨仁荣母亲

他将书籍分为三六九等,第一等级是哲学和物理,最低等级则是那些教授成功秘诀的书籍。

在他的眼中,那些成功秘籍都是没有用的书籍,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存在,秘籍并不适合大众,只是所谓的毒鸡汤而已。

在读书期间,他还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老师、服务员、写手、作家等不同职业,他都有过尝试,遗憾的是并没有什么收获。

对于他的处境,杨仁荣将责任归结到了父母的身上。

他觉得是父母的贫穷限制了自己的发挥,如果自己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他就会有无数的资源可以利用,说不定已经是一位物理学家了。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2)

杨仁荣

他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直伴随着他整个大学时光,他丝毫没有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要失败,他就将责任归结到父母身上。

他不会知道,这样的想法将会在未来给他带来怎样重重的一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杨仁荣上大学期间,他几乎不会与家里联系,他骨子里十分嫌弃自己的家庭条件,觉得自己应该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

除了找父母拿钱以外,他不会主动联系父母。

而远在家乡的父母很担心孩子的情况,经常会给他打电话,他们的担心反而成了杨仁荣的“负担”。

所以,每一次通话时间都很短,他总是三言两句就结束了对话。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3)

毕业以后,他给父亲打去了电话,谎称自己即将考研,需要五千元的资料费。

而杨崇生很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有犹豫就将五千元给孩子打了过去。

他不会想到,儿子根本没有考研,他甚至没有正常毕业。

几个月以后,杨仁荣又给父亲打去了电话,说自己在花旗银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但是工资比较低,需要父亲给予一定的支持。

杨爸爸又二话没说地打了几千块钱给儿子。

当一天的农活干完以后,他开始思考儿子的言辞,觉得有些不对劲。

再加上亲戚说儿子并没有在北京上班,老两口很担心儿子会不会出事。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4)

杨崇生

第二天,母亲吴细女直接坐火车来到了儿子的出租屋里。

在这里,她得知儿子并没有在花旗银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上班,也没有考研。

让她更愤怒的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没有正常毕业,只拿了一个肄业证。

她气得想动手,却还是生生隐忍了下去。

吴细女看着自己儿子颓废的样子很心疼,她告诉儿子,一定要回去参加考试,将毕业证拿到手。

杨仁荣内心很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不想被念叨,他觉得烦。

吴细女回家以后,将儿子的情况告诉了杨崇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杨崇生是一个急性子,他二话没说就买票去了北京。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5)

杨崇生和吴细女

到北京以后,他看到了出租屋里沉迷网络的儿子,十分难受。

他将儿子拉了起来,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一定要出去找工作。

父亲的威严震慑了杨仁荣,他承诺一定会出去找工作,让父亲不要担心。

听了儿子的回答,他才勉强放心,转身回到了家乡。

自父亲回家以后,杨仁荣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打电话,给他们讲关于工作的点滴。

夫妻俩很高兴,觉得儿子终于长大了。

2009年,远在家乡的夫妻俩却收到了北京打来的催款电话!

电话里一直在催促杨崇生,让他替自己的儿子还款。

夫妻俩以为遇到了骗子,很是疑惑。

他们只能给儿子打电话,问他到底有没有欠款。

在他们的追问下,杨仁荣才支支吾吾地将实情讲了出来。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6)

杨崇生

他表示自己在外面的生活并不好过,为了生存,他大大小小借了不少的钱,总共三万多元。

夫妻俩为了不让儿子有负担,还是将他欠下的借款全部还清了。

杨仁荣很感动,也很惭愧,更多的还有自责。

一向严厉的父亲也安慰他,让他不必拘泥面子,实在过不下去,可以回家乡生活。

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在北京闯出一番新天地,一定要好好地报答自己的父母。

2009年3月12日,杨崇生接到了一则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我在北京挺好的,不必担心。”

起初,他以为是儿子发来的短信,所以并没有在意。

可是,回家以后,他仔细查看短信,发现是一个陌生号码。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7)

他疑惑地拨打了这个陌生号码,接电话的人并不是儿子,而是一个自称儿子朋友的人。

紧接着,他又给儿子打去了电话,却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他心里咯噔一跳,儿子不会出事了吧?

他又让妻子给儿子打电话,结果还是打不通。

他们坐不住了,只能连夜赶到北京,去儿子的出租屋找他。

当他们赶到出租屋的时候,屋内已经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留下。

没办法,他们只能联系儿子的几个朋友,拜托他们找一找儿子。

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联系不上儿子,一个成年男子就这样离奇失踪了。

连着找了几天以后,他们还是没有收获,只能向当地警方求助。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8)

杨仁荣的母亲

警方了解具体情况以后,就出动警力,开始在杨仁荣经常出没的网吧、饭店、学校门口监控。

只要他一出现,就能立刻找到他。

可惜,他们的努力同样没有收获,杨仁荣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杳无音信。

找不到儿子,夫妻俩只能落寞地回到了家乡。

原以为,这样的结局已经很糟糕了,没想到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

2018年,吴细女又被诊断出子宫平滑肌肉瘤,可能时日无多。

她整日以泪洗面,也不愿意化疗,儿子是她唯一的念想。

幸好,在舆论媒体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杨仁荣,让重病在床的吴女士又有了求生的欲望。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19)

大家也很好奇,在离家的九年时间里,杨仁荣到底在做什么呢?

东奔西走,回家探母

吴细女重病以后,每天郁郁寡欢,她害怕自己撑不下去,等不到儿子回家。

看着她日渐消瘦的模样,亲戚朋友都很担心,大家都来开导她,希望她能想开一点。

对于亲戚朋友的安慰,她并没有放在心上,满脑子都是儿子的身影。

后来,亲戚提议找一个记者,将杨仁荣的事情发表出去,利用大众的力量,找到儿子。

记者很快就来了,他将吴女士一家的遭遇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并呼吁大家留意身边的人,看看有没有杨仁荣的消息。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20)

杨仁荣的家人

重病母亲寻找儿子的舆论稿件很快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大家都开始转发。

随着转发量的扩大,杨仁荣本人看到了消息,他联系了记者,准备回家。

其实,杨仁荣一直待在北京,几乎从未离开。

在离家的九年岁月里,他做了十几份工作,时间都不长。

因为在大学时期几乎没有学习,所以工作一直不如意。

为了生活,他只能做服务员、贴小广告、学徒、文员,只要有工资,他都会去干。

为了生活,他甚至学会了拆墙,经常带着二十多斤的工具来回奔波。

可能是太累了,这份工作也没有持续多久。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21)

他还跟着同学一起做过短信群发业务,虽然挣得多,但危险系数高,领头人还进了监狱。

他在北京实在活不下去了,没办法,只能选择离开。

2017年,他来到了西安的一家酒店,在这里做客服。

在他上班的时候,他看到了大家转发的信息,这才知道母亲的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现在,他决定先去表弟的公司工作,积攒一点生活的本金,再考虑后续的工作打算。

江西失联9年状元自述(江西高考状元失联9年)(22)

如今,他也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物理梦,也学会了脚踏实地地生活,真真正正地长大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也会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未来!

虽然当代大学生同样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困境,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谋发展,就一定会有不菲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