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

被誉为“年度京味”大戏的《芝麻胡同》,本来以为是《大宅门》巨著一般的京味大戏,可是从开播至今,却是惨淡收场。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2)

走过风雨兼程20年的《大宅门》荣获2001年收视冠军,豆瓣上9.3分的评价依旧坚挺。

《芝麻胡同》从豆瓣上开始的7.8分下降到现在的6.3分的评价,难敌《大宅门》的好口碑。

叙事手法和剧情方面的冲突

作为一个民国时期大家族的变迁,从1900年到1937年,展开的一幅破烂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父母子孙、妻妾丫妓、至爱亲朋;“宅门”人,谱一曲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命运之歌,犹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对于很多影迷来说,《大宅门》之后,很难再出现这样的好口碑电视作品。

对于逐渐开放和包容性增强的老北京来说,也从中想要找寻自己想要追寻的城市烙印。

而同样作为展现京味的《芝麻胡同》却一路口碑暴跌,当时在宣传的时候,就以京味为主题,特别强调了“非遗酱菜制作工艺”,很多人期待老手工和传统技术的展现。

当观众怀着希望去看的时候,最近的剧情却一直纠葛在几个人的感情和纠纷之中。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3)

过分强调矛盾冲突,忽视事物本身的特性

剧情中主要讲述的是严震生一家人围绕着酱菜铺子展开的烟火生意。

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前的30多年间,以严、牧两家人为主的老百姓,不管在事业上经历过怎样的波折,在生活中经历怎样的痛苦,都能够互相扶持和风雨同舟。但是在剧情中,过分的强调了矛盾和冲突,从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东西。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4)

据制片方的信息称,为了更好地将这一门非遗记忆呈现在观众面前,剧组深入学习了距今已有489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六必居”酱菜厂了解制作工艺。在剧中还大量的选用了真正的老字号六必居作为道具。

仅仅咸菜这一个的道具,在剧中就足足用了6000斤。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发现这个电视貌似和酱菜工艺扯不上关系,除了第一集之外,似乎对不起这些货真价实的酱菜。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5)

影视作品中对这个剧的评价,虽然说从非遗技艺这个角度来说,不能说没有展示,但是比重确实不是很高,完全围绕着几个人的感情线展开,曾经传承京味文化和老字号的噱头,实则背道而驰了。

根据片方的介绍,这次想要向公众展示的是地道的老北京历史文化,想要通过沁芳居掌门人严振声的生活经历来还原真正的北京市井文化,但是从1947年到1955年,并没有真正的还原出北京胡同的全貌。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6)

虽然存在着很多的诟病,但是这部剧并不是完全就没有可观性,有一些还是值得去品味的,比如说演员的精彩演绎,剧组场景和细节的用心。

老戏骨难以撑起剧情

要说这部剧很多人都是奔着老戏骨去看的,何冰、刘蓓等老北京人的演绎算是可圈可点的。

一直都很喜欢何冰老师的电视,不管是正面角色的宋慈,还是反面角色的宋二,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谓是老戏骨的可圈可点,他是一个正反面人物都能演好的角色,严肃的时候一脸正气,撒泼无赖的时候一身的痞气。

在国内,很多的老戏骨都过于脸谱化,比如陈道明,唐国强和张国立,生的一脸正气,演反面人物不免让人分分钟跳戏。

但是再好的演员也是需要足够优秀的剧本去支撑的,要不然就会呈现出一种”面子上强势展示,内在空虚“的情景。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7)

细节方面的展现是一个亮点

如果说能够让人回味的,要数对场景方面的用心。

从第一集开始,一股老北京的浓浓风情就扑面而来,高高的正阳门钱,拉货的穿着长袍的车夫在街上飞驰的奔跑,一不留神,可以回想到《骆驼祥子》。

各色的酒馆门口风里飘扬,马夫车拉着沁芳居的老板严震生跑来,一进入四合院,就透着浓浓的老北京风情。一片片灰色瓦房,仿佛穿越时光的缝隙。

在北京街道的两旁,尘土飞扬,剃头的师傅,扛着糖葫芦的叫卖吆喝声,围坐着看拉洋片的人,街道上有路人在杂耍,吞剑、顶枪、顶缸、还有演双簧的,好不热闹的景象。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8)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9)

活脱脱一幅”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景象,也正好反映和民国时代的文人墨客反复咏叹的京城盛京,这是老北京人的杂耍,也可以让我们回到七十年前烟火鼎盛的北平城。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0)

在民国的三十六年,第二集俞大爷去严家找翠卿要大儿子的时候,正是夏天,他一进门就看到严家院子里的搭建的凉棚和旁边有很多堆起来的苇席,宝凤还在叮嘱大家不要破坏了鱼缸。

其实在北京,一到端午节前后,北京的大户人家就要开始凉棚的搭建,争取在天热之前搭好凉棚好避暑,在民国的北京,又称为“天棚”。常用的材料有杉蒿、苇席、粗细麻绳和拨棍。

如果想要搭建凉棚,当然不能破坏了鱼缸,这些小细节都体现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家常。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1)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2)

京腔京调,人有的时候和芝麻一样渺小

除了布景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里面的京腔京调还是真的去细细品味的。在何冰、刘蓓等老北京人的演绎之下更是多了一番韵味,听起来如同时听一场大戏一般。

“丰润豆,油赛肉;上了屉,香味传出二里地;邱坡黄,涩气强;牲口槽里权当粮”,

“蜜蜂追耙采芬芳,错把酱缸作花乡”。

“砸的是招牌,丢的是脸面”这些老北京的俗语让我们倍感亲切,可以很好地铺垫剧情。

在一起采访编剧刘雁的时候,谈起为什么要叫“芝麻胡同”?刘雁回答:因为老北京城里确实曾经有过芝麻胡同(分别叫做黑芝麻胡同、白芝麻胡同)。

“人在世界中就如芝麻一样渺小,但芝麻虽小,榨出来的是油”,点名了剧作的主题,也反映了人生百态!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3)

好的剧作是需要剧情作为基础和铺垫的,所以场景和道具都是面子,而真正的里子和富有内涵的东西和还是要靠严谨的逻辑思考和对剧情的精心打磨!

比如最近热播的《都挺好》算是一个小本的投入,主要剧情都在家长里短和工作日常,但是因为很多的热点话题比如”重男轻女“”啃老“等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在对场景的搭建中,外景的展现都是非常少的。但是却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源于编剧和导演对人心的深究和对生活的思考。

正宗朝族咸菜加盟(6000斤货真价实的咸菜)(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