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

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1)

我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对别人进行说教。

总是觉得,有些人原本稍为注意、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可他们总是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着实是为他们惋惜。这是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心理,要不得。

那些常被“说教”的年轻人,其实根本就不吃你那一套,别人本来就有着自己的喜好和目标,觉得自己一切都还好,你一个外人,来费那个心干啥,先管好自己再说咯。

喜欢说教的我,确实连自己都还管不好呢,自身上还有很多致命的毛病和缺点需要改进,还远远没达到“独善其身”的境界。例如,说教和多嘴就是一种缺点。

也许自己只是比他们年纪稍长,占着“过来人”的便宜,肯定有比年轻人更好的地方,但以己度人,拿自己的优点去跟别人的缺点对比,这原本就不公平,也不符合人类成长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其实谁不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走过来的,谁原本不都是愣头青马大哈一个。他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摸索、总结和自我完善。

余生很贵,请勿浪费,先管好自己,不再虚度光阴就好,不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对别人说教,去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正他人,先正其身,管好自己的嘴,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比起唐僧般的说教,也许保持适度的沉默,更有潜移默化般的效果。

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2)

我们常常会以个人的喜好,先入为主地对一个人下结论,草率地把一个人简单地定位为可亲可敬可交,或者可恶可怕可悲,常常以一两件事或一两句话就给别人贴标签。

其实,人性是复杂的。

所谓的好人,未必就一定会做好事,有时候他们做的事,也会让你大跌眼镜,吃不完兜着走。

所谓的坏人,也未必就一定会做坏事,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喜欢吓吓人而已,并无实际的行动。

人都是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简单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也有稳重担当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待人接物处事的风格和方式,我们只需客观、理性、善意、宽容地去看待就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不喜欢被别人评头论足,所以我们也别再动不动就给别人贴标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要时时审视自己,也不要处处苛责别人。

很多时候,管好自己的嘴,比管好别人更管用。

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3)

管好自己的嘴,保持适当的沉默,是一种应对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涵养。

不要大事小事都爱发表一番议论,不要一天到晚都叨叨不停,说一些大而无用的废话,甚至是有害的坏话。

都说“沉默是金”,想要非议别人的时候是这样,吵架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

心直口快,往往会说出一些不恰当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话。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常常会带来无穷的遗憾和贻害。而沉默却可以避免伤害,让问题化解于无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尤其说明了保持沉默的重要,说明守住本心的可贵,哪怕遭遇误解和非议,也不妨沉默以对!

苏轼在《留侯论》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群处守嘴,独处守心!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

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养)(4)

不要什么事情都横插一脚,不要什么事情都议论一番。有时,我们真的要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被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和事所困扰。我们对别人的工作、升迁、降职、婚恋,甚至吃喝拉撒睡都倾注了过多的热情。

有的人爱八卦,更喜欢类比,对别人好的羡慕嫉妒恨,对别人坏的落井下石笑。别人好的坏的好像都与自己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细细推敲甄别一下,在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里,甚至贯穿于我们的半生,我们所关注过的人与事,有超过一半以上都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特别是那些娱乐八卦、街谈巷议和根本就不靠谱的事情,我们不要再花时间费精力去关注,不要那么热衷地去参与讨论。

尤其要注意不言人私,不揭人短。否则会无端端地虚耗掉我们的精力,还很有可能把我们拖进不该陷进去的泥淖,让自己无法抽身,在舆论的漩涡里不能自拔。

我们一旦在这些与己无关、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花费了时间和精力,那其他应该去做并且必须办好的事情,可能就没有那么充足的精力去办,办事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为一个人无论身体多么健壮,多么激情满怀,他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聚精才能会神,会神才能把事情干好。

而管好自己的嘴,有助于我们管好自己的精力,有利于把重要的事情办好。也许我们美好的人生,就从学会闭嘴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