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由一级响应降为二级了吗(明起北京一级响应调至二级)

新京报讯(记者 邓琦 沙雪良 李玉坤)4月29日,北京市举行新冠疫情防控第96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4月30日零时起,将一级响应机制调至二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京是由一级响应降为二级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京是由一级响应降为二级了吗(明起北京一级响应调至二级)

北京是由一级响应降为二级了吗

新京报讯(记者 邓琦 沙雪良 李玉坤)4月29日,北京市举行新冠疫情防控第96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4月30日零时起,将一级响应机制调至二级。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4日,北京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表示,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任务。

截至4月28日,全国已有两个省区市调整为四级、19个省区市为三级、6个省区市为二级,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疫情防控等级仍为一级应急响应级别。

解读1:什么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各地制定了本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解读2:不同级别应急响应对应哪级决策主体?

根据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不同级别应急响应,对应不同的决策主体。一至四级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国家、省、地市、区县4个级别的决策主体。

一般而言,一级响应的决策主体和流程为省指挥部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二级响应时,决策主体为省指挥部,其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三级响应对应的决策主体为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四级响应时,决策权进一步下放至县(市、区)(不含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属于最高响应级别。

一级响应为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指挥部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工作。

二级响应为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三级响应为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四级响应为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市、区)(不含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

解读3:为何要下调响应级别?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指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也规定,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地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为下调应急响应级别提供前提条件。

例如,宁夏将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时表示,宁夏自1月25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以来,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浙江3月23日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发布会上表示,自2月22日以来,浙江省已连续30天无本地新增病例。至当时未发生因复工复产引起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也未发生境外输入疫情本地传播病例。尤其是3月22日实现了本地确诊病例“清零”的目标。

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后,浙江授权各设区市政府作为三级响应防控措施的实施主体,将由各地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工作举措,在切实防止疫情反弹的前提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江苏应急响应下调至三级时指出,江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 月 19 日至 3 月 27 日,江苏已连续 38 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3 月 4 日江苏所有县(市、区)和设区市主城区均转为低风险地区,3 月 14 日全省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解读4:下调级别意味着放松管控吗?

多地下调应急响应后提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能麻痹大意。

宁夏下调级别时,宁夏日报报道指出,尽管宁夏下调应急响应级别,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国拐点尚未到来,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复工复产增加了人口流动性给疫情防控带来新一轮压力,疫情仍可能出现反弹。必须保持清醒,各项防控措施一定要抓紧抓实抓细抓好落实,千万不能有麻痹大意或者松懈的思想。

青海要求各地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对输入性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并举,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不放松、属地责任不落空、防控力度不减弱、工作标准不降低,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江苏应急响应下调至三级时提出,尽管江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剧增,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成为当前重中之重;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加大,疫情仍有可能出现反弹;四月份开始全省大中小学将有序复学,且春夏季是急性传染病易发、高发时节,可能出现常见传染病与新冠肺炎并存的情况,疫情防控难度较大。

解读5:下调级别后防控策略有何不同?

下调级别后,防控力度并不会下降,而是防控重点发生变化,多地由外防输入的同时,在内部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基础上,内防扩散转为内防反弹。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强调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例如,湖南在一级调整为二级响应时强调,各地应继续按照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根据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精准施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随后,二级下调为三级时,湖南省强调各地要继续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江苏指出,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主要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坚决防止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疫情扩散和蔓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其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切实履行好责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尤其在防境外输入方面,要强化口岸卫生检疫,落实集中转运,严格集中隔离,实现全过程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坚决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扩散工作。

海南下调至三级应急响应时答疑指出,由于近期复工等人员流入和流动增加等因素影响,不排除会有少量从湖北以外省份有病例报告的社区输入疫情的可能,本地疫情仍将相对集中在前期报告病例较多的市县,也不排除发生新的疫点。若防控措施不到位,近期将有可能出现疫情断续低位徘徊甚至反复,病例发现、传染源调查、密接追踪等工作将较为复杂。因此将按现行防控工作力度,继续保留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按照分区分级防控的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盘点】

目前已有20余省份下调响应级别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二月下旬以来,为方便复工复产,20多个省份陆续下调应急响应等级。截至4月28日,全国已有两个省份调整为四级响应,19个省份三级响应,6个省份二级响应。

新京报记者梳理,目前仍维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有北京、天津、河北、湖北四省份。

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下调至三级响应。

上海、山东、河南、广东、西藏(西藏部分地区按Ⅲ级响应管理)、宁夏为二级响应。

新疆和青海由三级响应调整为四级响应。

【观点】

应急响应级别下调有助让人更放心消费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认为,各地的应急响应等级,与其区位特点、人口流动性等因素有关,因此不能整齐划一,而是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之际,北京为何仍维持一级应急响应?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昨天对媒体表示,采取一级防控,是为了给自己防疫加码,更大力度地去防控疫情。

截至4月28日,北京市已有15个区连续36天以上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朝阳区连续13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同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最后一批、两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至此,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将关闭备用。

曾光昨天表示,北京的应急响应级别调下来了,津冀就会跟着调下来。

目前,北京与国内绝大多数地区一样,需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与消费情况紧密关联。

陈秋霖认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重点工作是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复业、复学、复医。复工复产由于场所固定,相对好控制,也是最快推进的,目前复业是重点。

“它是流动的,需要消费群体到商圈去,”陈秋霖提出,所谓“复业”,主要是指恢复商圈活跃度或者消费的问题。当前,复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多少人愿意上街去消费?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响应级别下调将形成心理引导,让更多人放心地进入商圈,推动复业。

新京报记者 邓琦 沙雪良 李玉坤

编辑 陈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