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仔蟹煮蒸做法窍门 初夏细品奄仔蟹
在岭南老饕的眼中,它的美味度更远胜大闸蟹,膏如温香,肉似软玉,嫩滑甜鲜,简简单单隔水清蒸就可以吃,一口过去,齿颊留香。它,就是奄仔蟹,也叫处女蟹。
奄仔蟹,指的是已经性成熟、但尚未交配的母肉蟹。这位蟹中小公主口味之“奄尖”(粤语挑剔的意思),和豌豆公主有得一拼:海水过咸,肉质会立即变得粗糙;海水过淡,蟹肉又会变得松散。甚至连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它也有讲究,过低会发育迟缓;过高则一步升仙。
和大闸蟹不同,奄仔蟹的真身是青蟹。奄仔、重皮、软壳蟹、水蟹、膏蟹,指的都是它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名称。和大闸蟹以公蟹最受老饕欢迎相反,奄仔蟹以母蟹最为好吃。分别方法很简单,将它翻转过来看蟹腹上的蟹掩(腹部的三角形位),蟹掩圆头就是母蟹了。
黑奄仔才是王道
在蟹界,奄仔蟹绝对属于“叛逆少女”,因为别家蟹讲究的是身家青白——背青肚白,偏偏这位小公主是以“腹黑”为上,即蟹掩呈暗色发黑。
需知道,奄仔蟹分为黑黄白青四级。最低等是水奄,发育未成熟,肉少膏稀掩色发青,体重在一两到一两半之间。高一级的是白奄和黄奄,属中等货色,即将成熟,个头在三两到四两之间。最高级的是黑奄,完全性成熟,蟹肚膏脂饱满,蟹肉甜美、蟹膏淡黄柔软而滑。
而黑奄之中最大只的叫“奄头”,可遇不可求。需要提防的是,有些无良摊贩会用印度尼西亚黑鬼蟹来冒充黑奄仔蟹,蒙骗初次吃奄仔蟹的新手。业内人士教路,它们和真正的奄仔蟹其实很好区别,黑鬼蟹蟹掩、蟹身、蟹眼皆黑,而黑奄仔蟹则是青背白肚、壳薄膏黄,唯有蟹掩才是暗沉带黑的。
住处必须泥足深陷
奄仔蟹主要出自四大产地,一是台山,二是番禺十八涌,三是珠海荷包岛,四则是深圳红树林、沙井和流浮山一带。其中以台山所产的奄仔蟹品质最高。
养奄仔蟹是件很麻烦的事,虽然这位小公主号称能自力更生,但实际上对居住环境和吃食都很有要求。大闸蟹居住的地方是湖,属于沙石底。而奄仔蟹则要求住在咸淡水交界处的海泥底海湾,水深大约在一米半到两米左右,小鱼小虾特多,能确保它三餐稳定。同时,海水咸度得在14度到18度之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蟹肉的紧致度和鲜甜度。
当然,如果奄仔蟹居住的小区里面配套有“花园”,也就是红树林,那么它们会更开心,一来可以提高海水洁净度,二来也能勾引到更多小海鲜前来定居,让它们的自助餐品种选择更丰富。但凡是红树林区长大的奄仔蟹,壳色会带上一点啡色,肉质更为清甜。
不过,要是希望奄仔蟹能膏肉双绝的话,仅仅靠它们自己觅食是不够的,还必须给它们加餐,也就是投喂白蚬和螺蛳,好增加它们体内的油分。这样它们的膏才会金黄带红,脂香四溢。只是,在一些资深吃货当中,会认为“家花不如野花香”,即特别去找野生的海捕奄仔蟹来吃。和养殖奄仔蟹比起来,海中野生奄仔蟹肉质饱满度不及养殖蟹,不过蟹味就较浓甜。但除非你长了条皇帝舌,否则一般食客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烹制前要令它晕头转向
奄仔蟹最好吃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的蟹肉浓鲜甜美有蟹味,还在于它的蟹膏。不像大闸蟹膏那么硬,而是像黄油蟹般是半流质的,如同流沙咸蛋黄,却又比咸蛋黄要香滑细腻得多,所以它也被香港食家昵称为“平民版黄油蟹”。
面对此等尤物,最好的处置方式当然是原只清蒸。原汁原味,味道鲜甜,有些人爱蘸大红浙醋或者加了少许盐的蒜茸滚油,也是齿颊留香。
另一款比较常见的做法则是盐焗奄仔蟹,用大瓦煲将盐炒热,放入奄仔,干焗至熟,烹制出的蟹,肉实膏香,蟹肉带淡淡的咸,蟹膏水份收干不似清蒸软绵。不论是哪种做法,都要先把奄仔蟹放入冰箱里冷晕它,让它可以“安乐死”。这样可以防止它在烹制过程中挣扎,令到蟹膏漏出,断爪断脚。当然,如果你对螃蟹的身体结构是达致师傅级的熟悉,就可以用钢针直插蟹的心脏令其死亡,然后用蟹脚尖堵住针口,防止漏蟹油,再拿去清蒸。如果自问功夫还没到家的话,还是乖乖用水草将它扎好吧。
如何拣一只 内外兼修的奄仔蟹
行家教路
手按:奄仔蟹的壳比较软,会觉得手下有微微凹感。
眼看:一定要白肚干净的。那些体态干瘪、抓起来反应迟钝或者干脆就没反应、口喷白沫的螃蟹千万别买,因为它们离死期不远了。(记者梁旭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