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缠脚是什么原因(脚臭是富贵病穿错鞋要处斩)
公元724年,正是大唐“开元盛世”的极盛之年,一代诗仙李白在长安宫内,写下了这首《清平乐》词三首,其旖旎浓情之意,大唐诗词无出其右,词方成便传唱长安。而这三首词成章之时,更有一段佳话流传。
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
在翰林中喝醉了酒的李白,沉醉无法提笔,侍卫端来冷水为他净面,又送饮温茶,李白稍微清醒了一点,文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写下了传世千古的名篇。
李白成诗时,在一边引颈以待的是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磨墨的是“六宫粉黛无颜色”深受玄宗宠爱的李贵妃,而脱靴子的却是“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
高力士幼年进宫,深得唐玄宗信任,唐隆年间因平定韦后之乱有功,晋封为太子太保,李隆基即位后,参与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乱臣,破格授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省同正员。开元初年,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权重一时。
就是这样一个权势熏天的高力士,却也得委身为独领风骚傲王侯的诗仙脱靴。此后,高力士怀恨在心,李白仕途坎坷,他功不可没!千年皇图尘归土,高力士固然是权宦,但他能够名留青史,却是沾了为诗仙脱靴的光,不然谁会记得他一个权宦。
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当然是因为靴子太闷捂脚,除靴摊足,何等爽快!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铁有上那么多人喜欢脱鞋了!只不知道当日的长安宫,可曾有诗仙的脚臭飘扬?
从远古时代到唐朝,鞋子已经走过了近万年的历程,它从单纯保护脚部的功能性服饰,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演变,不仅仅功能得到了加强、性能不断提升,从一种生活用品,升华为华夏的文化载体,更被封建王朝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内涵,传承着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在北魏,穿错鞋子要处斩,在唐朝,靴子是官员贵族专用,在明朝,商人不允许穿靴子,在清朝,奴伶不许穿靴子,小小一双鞋子,有着什么样的政治逻辑呢?
穿鞋的比光脚的爽:鞋子的起源与演变
早在数万年前还没有没有文字的时候,远古人类在奔跑、行动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在脚上绑一些藤条、树皮作为保护。随着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技能的提升,能够狩猪到大型动物,他们发现兽皮阴干后特别坚韧,于是用石刀将兽皮裁成小块,裹在脚上,再用皮条绑紧,于是最原始的鞋子产生了!
目前最早发现的具有完整功能的鞋子,出现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考古人员在发挥过程中,发现了作用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的残片。
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是哪个古人类第一个制造了鞋子,但是地球上彼此隔绝的古代文明,都制造出了功能类似、形状相近的鞋子。穿上了鞋子的人,在狩猎、采摘时当然要比光脚的强了!不仅能够避免被石块和树枝划伤,冬天还能够保持脚部温度,可以推断的是,当一个人穿上鞋子之后,整个部落的人都跟风穿了鞋子。
毫无疑问,鞋子的第一功能就是保护脚部,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拓展行动能力,因此人类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在长达五千年有文字的历史上,鞋子的材质和功能,因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逐渐分野。
目前发现最完整的鞋子,是新疆楼兰孔雀河遗址出土的女式羊皮靴。这双靴子功能完整、走线合理、结构科学,并且出现了靴筒和靴底,在功能上与如今的靴子已经没有差别了。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多年前,鞋子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成为了人们最日常的生活用品和必须品。
《周易》履卦:以礼待人;《周易》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鞋见于文字,最早载于《周易》,其中的履字,可以明确为鞋子。而在《诗经》里,已经明确指出了鞋子的材质和功能了。
《诗经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葛屦是用葛、麻等植物编成的鞋子,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便宜,当时都是自采自制,仅用于满足需要。但是,在这个时候,鞋子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生活用品了,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鞋子开始出现了“原始的政治内涵”。
《实录》:“夏商舄履皆以皮为之。
早在殷商时,华夏文明就已经有了礼制,对服饰有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要求,而鞋子飞速发展的阶段是在春秋时期,依据形状和功能的不同开始分为舄、履、屐、靴、屣,穿什么鞋子,往往取决于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所著的“郑人买履”的故事固然是为了讽刺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但是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履已经相当普及了,制作工艺相当完善,有不同的尺码,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履一般是由纺织品制作而成的,特点就是柔软舒适、美观透气。
除了履这样的基本款之外,鞋子还分化出了木屐。木屐的大致形状,就是个小板凳。最古老的原始木屐,于1989年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底板5个洞,系绳之用。
《释名·释衣服》云:“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庄子·天下》注:“木曰屐者。”《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
从这可以看出来,木屐是为了下雨天出门准备的,踩着木屐就可以避免泥水溅到衣服上。古代的道路条件差,下雨天穿编织的履肯定不行,又滑又湿,把鞋穿坏了!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穿什么木屐啊,这玩意走路不方便,做一双也不便宜,直接光脚出去不就行了,回来用水一冲就干净了。所以木屐从出现开始,就是那些不事劳作的贵族穿的。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元范梈《送张炼师归武当山》诗:“始来武当时,祗着谢公屐。”
谢公履就是东晋时的谢灵运发明的。汉代和魏晋是最流行穿木屐的时期。汉朝女子嫁人时,会穿“彩履”,木屐上系上彩色的带子,寓意喜庆之间。而东晋的谢灵运的“谢公屐”,更是成为东晋贵族圈的时尚单品!
《晋书·谢安传》:“ 玄等既破坚 ,有驿书至, 安方对客围棊,看书既竟,便摄放牀上,了无喜色,棊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公元383年,东晋谢玄作为主将,于淝水以八万北府兵大破前秦五十万精锐,这就是华夏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战例“淝水之战”。坐镇后方的谢安表面上风平浪静,处理政务之余还跟朋友下棋。当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平静地把战报放在一边继续下棋。
当客人问发生了什么事,谢安风轻云淡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谢安的淡定和胸怀让时人为之折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过门槛的时候,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把木屐地齿给碰断了!
而草原的游牧民族,出于骑马和抵御寒冷的需要,形成了有长长靴筒的长靴子,能够保护直到膝盖的整个小腿,这种形制的鞋子在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大面积的普及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骑兵穿上这种靴 子,更适合长途奔袭、深入草原大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用于军队,其后才变成了贵族穿着。发展到今日,更是成为女性的最爱,哪个女生没有几双能够展示修长美腿的皮靴呢?
商人不许着靴:鞋履的阶级分化
明朝立国不久,明太祖就颁布了一系列律法,其中的“靴禁”是在今天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一款条文。
规定只有大小官吏、生员人等“许穿靴”,“其北平、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并直隶徐州地寒,人民许穿牛皮直缝靴”,“其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军下余丁、管步军总小旗官下家人、火者、皂隶、伴当,在外医卜阴阳人,皆不许,止许穿皮扎革翁,违者罪之”。
律法条文来分析,穿靴子是官吏、生员等读书人的特权。其余的老百姓是不允许穿靴子的,这其中专门点出了商人。其中反映出来的,却是明朝的重农抵商的农耕本位制度。
朱元璋推翻元朝时,历经数十年的战火摧残,明初经济残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天下大定之后,鼓励农桑、发展农业、大兴农事是相当正确的举措,但是明朝却通过种种手段去抵制商业的发展,却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
商业和农业、手工业是相辅相成、相促共荣的关系,通过政策限制,甚至是通过穿靴子这样服饰上的规定来打击商人阶层,无疑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也拖慢了华夏向商品经济过渡的脚步。
如果华夏能够早一步放开海洋、放开商品经济的限制,这个宏大的封建帝国爆发出来的创造力,绝对让世人惊叹!遗憾的是,华夏的底层架构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是靠农业,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抑商的基本国策。
农业所需要的是大量的劳动人口、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以从秦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始,大多数朝代都是重农抵商的,所以明朝对商人“禁靴”,这是底层的政治 逻辑所驱动的,也并非明朝独创。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从华夏有国以来,统治者就给服饰赋予了政治内涵,封建社会的等级制也是服饰的等级制,鞋子也未逃过这一劫。 早在商周时期,鞋子已经被是“礼制”的重要内容。
《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
屦人就是管理周天子、王后鞋子的官员,负责天子穿鞋的“大事”,他为天子做的是红舄,为王后做的是黑屦。“舄”是用鸟的羽毛装饰上鞋面上,下面用木头制成的鞋子,主要用于朝会、典礼、祭祀等非常隆重的场合,只有天子才能穿,一般的臣子只能穿纺织品做成的鞋子。
实际上,天子穿这种木头底的“舄”,更多身份的象征,穿起来却很不舒服,所以大多数时候,穿的也是又软又舒适的丝履。这就好比我们日常上班都穿皮鞋,闲下来却喜欢穿布鞋一个道理。
官员穿纺织品做的鞋子,老百姓则只能穿草屦和皮屦。这是用草、麻编织成的鞋子,只有“劳力者”才穿,所以成语里面会有弃之如履的说法。尤其是草鞋,古代被称为“不借”,因为只有在服丧期间才穿这种粗陋的鞋子。风俗如此,但也能够看出草鞋的地位。
由于纺织业的落后,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以麻、葛、草等柔韧的植物纤维纺织成的草鞋,是大多数老百姓的选择,也只有在冬天才会穿上布、皮制成的棉鞋。那种材质精良、制作精细的鞋子,也只有贵族才会去花钱“定制”。
长沙楚墓曾经出土了一双皮鞋,材质选用的是经过鞣制的皮革,这样的皮革没有味道、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而且鞋面是由前盖、前尖和兜脚组成,缝制工艺相当先进,这样一双鞋子,岂是普通老百姓所能穿的?
也就是说,早在战国时期,鞋子就已经有了很清晰的阶层定义。而在魏晋时期,对鞋子穿着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穿错了鞋子甚至要处斩。
北魏孝文帝服制改革,对鞋履的颜色:士卒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犯者问斩。
但是,在稍早的秦汉时期,皮革制成的鞋子却是普通人能够穿着的,我们在秦始皇兵马俑和一些古代史料上都能够看到士兵、老百姓穿鞋、靴的图案,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畜牧业发达,皮革资源丰富,轻软保暖的皮靴才得以普及,而贵族穿的却是丝绸织成的鞋子。可见穿什么,终究还是取决于经济基础。
在明、清两朝,除了针对“劳力者”的穿靴限制之外,还要求官员在正式场合、着公服时必须穿黑靴,鞋底用木头制成,再涂一层白粉,这就是人称的“粉底皂靴”,一些还原度比较高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穿着。
在封建王朝统治的时期,原本是足底之物,却被赋予了如许多的政治内涵,究其本意是体现阶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竹杖芒鞋轻胜马:华夏的“鞋履”文化
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从政治中心到偏远的湖广成为“边缘”人,苏轼的郁闷可想而知。但他洒练旷达的心境,是任何逆境都无法消磨的,苏轼很快从消沉中走了出来,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对影邀月,闲时炖肉烹鱼,过得好不潇洒。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曲《定风波》,流传千古!竹杖芒鞋,也成为隐士的标配!其实芒鞋也是草鞋的一种,穿起来透气通风,柔软适脚,尽显潇洒。现在穿草鞋不也是成为一种时尚了吗?
“草鞋踏雨同归去,此事如今十五年”“草鞋蹋破知端的,悔涉山川恨转深”“尤赖赵州收得橛,草鞋搭脑笑忻忻”这些描写草鞋的诗句,莫不表达出一种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淡然疏旷。
而历史上关于鞋子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汉朝开国功臣张良!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了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疆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张良为黄石公三拾履,而得授兵法的故事,彰显着华夏文化尊老爱幼的道德情操。而《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说法,又让我们认识到了脚踏实地的坚持。
除了政治内涵外,鞋子还有了性别内涵。最初鞋子肯定是男女一样的,但很快就随着国家的建立、礼制的完善而产生了性别上的区分。女子的鞋更趋向于华丽、协调与阴柔之美。而这种美到了宋朝理学盛行的时候,却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这时候的女子开始缠足。
最初缠足并不刻意强调“三寸金莲”更讲究修长、协调的美感,直到后世才逐步“异化”,变成了封建礼教摧残妇女的恶仪!清朝还发明了“旗鞋”,用以搭配旗袍,以“三寸金莲”配以木质高跟,美则美哉,却让人思之脚疼!
值得注意的是,在隋唐之前,官员上朝是要脱鞋的,这一制度着实有点尴尬,那汗脚、脚臭者,一脱靴岂不异香满室?官员们也想了很多变通之法,例如在轿子内准备靴子,只着便鞋,到了地再换靴子。
或者,在靴子内放上香料,只是效果不佳,有香料的鞋子一脱之后,“其臭更益”,便没有人敢再用了。到了唐朝的时候,可能李渊在当唐国公的时候吃过这个苦头,就废除了这个规定,自唐之后上朝就不用再脱鞋了!大家也不用再闻臭味了!
当然,贵族们穿靴子,也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脚气等疾病频发,试想,脚捂在靴子里面,一捂就是一天,潮湿闷热,不正好适合真菌繁殖吗?那脚能不臭吗?
而成天草鞋赤足的老百姓,却从来没有脚气的困扰,行走于田垄之间、湖河之滨,好不快意。所以,脚臭还真是个富贵病!
在唐玄宗时,李白曾经因脱靴而被高力士忌恨,但是在地方上,“脱靴礼”却是一种礼仪。每当官员离任时,当地百姓会赠送“万民伞”,还会推行德高望重的耆老拦住轿子,脱掉官员脚上靴子以示挽留,表达对其在任时政绩的肯定,以及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只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形式主义,甚至是官员自导自演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老百姓挽他作甚?
古代的鞋子也因为场合、职业的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特征,除朝靴、便鞋、绣鞋之外,还有用于科考作弊的专用鞋,还有用于蹴鞠的足球鞋,有用于打仗的战靴、薄底轻便的快靴等。
事实上,鞋子归根到底是用来穿的,如今,鞋子已经回归了它本来的实用功能,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鞋子争奇斗艳,其舒适性更加突出,工艺更加考究,已经成为人们展现气质、彰显品味的重要服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当诗圣杜甫深秋西行古秦州,看着秋雁南飞,芦花遍地之时,有没有想起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好朋友李白?而高力士临终前,有没有想起那个“斗酒诗百篇”绝世诗才?人生际遇,天边浮云!千年往事,追思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