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以北和以南各有几个城市(河南为啥还有黄河以北的区域)

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很多国家内部的省界边界整齐,而你回来看中国地图,中国的省界为何就那样复杂呢?

河南黄河以北和以南各有几个城市(河南为啥还有黄河以北的区域)(1)

图片上为河南省,河南河南,黄河以南,咱老师初中时就大致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爱学爱问的同学就会问:老师,河南为啥还有黄河以北的区域?大河是难以逾越的,为何还要包括几个黄河以北的城市来?这明显不利于管理和交流,搞啥呢?

没搞啥,产生这一现象是有历史渊源的。

中国的省界遵守山川形变,先秦至唐朝前期,河北道与河南道依旧是依据黄河划界,河北道控遏河朔幽云,是唐朝制衡东北与漠北的军事战略要地。唐朝在河北道投入了重要的边防兵力,虽然在前期稳定了北方的战略局势,但也留下了边将拥兵自重的巨大隐患。后来的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凭借河北道以河为界的天然地理优势,横扫河北大地,而唐朝却只能仓皇组织兵力在河南进行地域,丧失了战略先机。

宋元时期,中央王朝对于河北河南的划分依旧遵循以黄河为界的准则。南宋对金作战之际,宋军掘开黄河意图延缓金军攻势,最终导致黄河历史上的最大规模的改道。黄河夺淮入海,在今天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与江苏北部形成巨大的黄泛区。

黄河水患至此一发不可收拾,自南宋至元朝的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在黄淮平原上左右摇摆,元朝依旧保持了以黄河为界的行政区划方式。在黄河以北设立腹里(中书省),河南则大尺度设立了河南江北行省,坚决维护了传统的山川形便原则。所以,黄河怎么改道,河南河北的边界就怎么改变。

洪武元年(1368年),统一南方之后的明军势如破竹,向北方的蒙元王朝发动反攻。明朝大将军徐达从行今河南省开封市出发,攻打河北的卫辉、彰德诸路,攻下后即置彰德府,属设在汴梁的中书分省管辖(明朝初年沿用元朝的行中书省制)。次年(1369),明朝改中书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九年又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自此以后,彰德府、卫辉府与怀庆府属下的河北各县改属河南,至清沿袭不变。

黄河以北三府自明朝之后便成为了河南省的固有领地,这一行政划分方法体现了明清统治者“犬牙交错”的政治地理划分思维。明朝军队自南而来,对河北的蒙古军队尚存有畏惧,因此将河北三府归入河南管辖,从而保证了明军继续北上的通路与补给,这种消弭黄河天险的划分方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南制北。

而对于河南来说,黄河以南河水常常泛滥,百姓颗粒无收,北边几个城市没受到影响,缓解了征税的难题,更得到了后世中央政府的承认与延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