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职业教育普及(取消中职普及高中)

取消中职,普及高中,这种声音还挺大特别是中考前后这段时间,声音更大情绪可以理解但是,这个事,还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高中职业教育普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职业教育普及(取消中职普及高中)

高中职业教育普及

取消中职,普及高中,这种声音还挺大。特别是中考前后这段时间,声音更大。情绪可以理解。但是,这个事,还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普及高中了,对本来应该去读中职的孩子现在可以上高中了,是一件好事。

1、时间角度。如果普及高中,严格严肃的高考仍然是要面对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考进大学。那么,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呢?是进入社会呢?还是去职校学技术?如果去职业学校,那么,这高中三年的时间和付出就是为了一次高考的机会吗?而且,大概率,中考失利的同学,高考也会失利。请问,值吗?技术和理论可不一样,技术这个东西,更多地在于实践,在实践中熟练和提升。大家都叫老师傅,说明时间越久大家越相信技术好。技术操作这个玩意,必须要拿足够的时间来喂它,你才能真正摸透它的脾气。就是学个厨师,你学了三年,出来以后就比那些没学过,但是在实践中干了三年厨师的人更有技术?不适合高考,何必痛苦三年去硬挤别人擅长的赛道呢?初中毕业,再差,基本的生活和计算能力都是有的。直接去职业学校,一边补充技术知识,一边技术操作,三年后进入社会,再花个两三年时间实践。这不好吗?能帮助孩子节约三年的人生时间啊!

2、知识角度。普及高中,高中的教学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不会一边理论,一边技术实操。至少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还没这个实力。更何况,高中的内容,是为了进大学做准备的。难度和数量都是有要求的。因为我们人口多,科技也整体落后,所以,高中知识的难度和数量设计上就一定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我们的竞争压力和科技强国梦就在那儿摆着,我们没得选择,再难,都得硬着头皮上啊。这种背景下的高中知识设计,一个学技术操作的人,有这个必要和有这个能力去学这些吗?没有多大意义!更何况这些知识,对技术操作没有那么大的帮助。真正有帮助的知识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和操作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这样才有效率。

3、普及高中,希望孩子能后知后觉,打一盘翻身仗。九年如果都不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结果,还想在只有三年,难度却是三倍的地方打一回漂亮的翻身仗,你们觉得可能吗?这样的人我承认是有,但是,多吗?不可能为了一小部分人就拖着大部分人受累吧?

但是,家长的情绪也应该得到理解。因为,我们现在的中职的确搞得稀烂。我可以这么说,家长找我咨询如何选择中职的时候,我都只推荐那种将来有专科和本科文凭的模式,而且这种文凭可以参加公考。只有能参加公考的文凭,社会才会在实际中认可,否则就只是纸上的认可。

最好的职校,应该是,一边学点技术的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大量的技术实操。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大量的技术实操。最后要实习的时候,有些还把学生强制送到工厂流水线。这样的模式出来的人,别说注重实效的民营企业和公司不会要,连我们自己公立的一切单位都不要。这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文凭低,而是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没技术,没文凭,我干嘛掏高于普通人的工资找你呀。你要来可以呀,就是个普通打工仔。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哪个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这种学校,那脑壳真是有包!所以,在中职的咨询过程中,我都是推荐大家去走那种有文凭的模式,起码将来,还有一个文凭,靠本事考试呗。

本来双轨制模式挺好的。有些孩子要么能力不太好,要么是真不喜欢文化学习,那就早一点让他们接触一些技术培训,然后早一点进入社会的行业中去磨练。本事和技术都有了,这个时候年龄这大概在21左右,正是人生起飞的时候,正是一切踏入正轨和快车道的时候。这不比高中考大学的孩子差,至少差距不会那么大。

我们没有培养真正的技术,导致社会普遍不认可。学了等于白学。就好像是个保姆学校一样,初中毕业不到18岁,去读三年中职,差不多18岁了。就推向社会,该自己负责任了!

职业学校出来的很多技术工人,可能干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技术工作,但是,你怎么就认定他的价值要比那些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看报纸喝茶的人的小呢?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吗?不求一样,但求差距不要这么大。真正要在社会的价值判断上,给予他们应有的份额。

有技术,有认可,有待遇,我就不信,大家还会如此钟情于高考。高考,不适合所有人,这些人,走职业技术道路,其实更好。左手抓职业技术,右手抓高考,两条轨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大部分人才会看到真正的希望!

或许过了30年,我们真正地从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那时候才会有这个社会需求和社会能力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现在,没这个社会需求,也没这个实力,更没这个必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