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敬罗衣后敬人这句话谁说的 先敬衣后敬人
老祖宗很讲究仪表,出门要求穿戴整洁,不能邋里邋遢。他们说,走到哪里,都是先敬衣,后敬人。有些地方,是“衣冠不整,谢绝入内”,从头到脚,都有讲究。
由于经济条件的不许可,有些人就不大讲究穿着。王安石年轻时,有点不修边幅,蓬头垢面,他的朋友看不过去,把他拉到寺里,叫他洗了个澡,买了一套新衣服给他换上,而他呆头呆脑,以为给他的仍是自己的那件破衣服,拿过来就穿,也不说声谢谢。曾子在卫国居住时“正冠而缨绝,敛襟而肘见”(《艺文类聚》卷引),都穷得露肉了。这种名士,那时以“布衣”代称,其实是百衲衣。陶渊明写诗说,有一位高士,“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一个月吃九餐饭,一顶帽子戴十年。说是本来性情如此吧,但王安石当宰相后,穿着就不苟且,难道当了高官,连性情也变了?
有人时运不济,底气不足,经过努力,发了财,以前是乘11路车(步行),一番辛苦,变为宝马香车,西装革履。这种变化,也是可喜可贺。
先敬衣,因为穿戴体现人的修养和气质;后敬人,则是主要的,包括学识、文明、礼貌、风度。
我们一般禀赋的人,倘非不学无术之流,还是多读些书好,至于“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书是读的,不可吃,不可穿,但除了饱食暖衣之外,还要有一些高尚的追求,张之洞主张得一本,读一本,不要等,“若必待插架三万,然后议读,终身无此日也。”(张之洞《輶轩语》)主张有书赶紧读,以自增益也。(刘克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