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

衢城再往西廿里,蜿蜒曲折的常山江转弯处,数棵千年古樟盘根错节,蔚然成林,这便是柯城区航埠镇严村。严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特色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婺剧“西安高腔”的发源地。

2019年的末尾,往常平静的严村宗祠陡然热闹起来,170多张照片布满走廊,戏台挂上了百花争艳的背景图,天井中来来往往的人皆有扮相……冬日的暖阳下,揣着手的村民在门口大展板前驻足。展板上写着:1954—2019 纪念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原来的市婺剧团)建团65周年,“噢,台上有戏,台下是摄影展。”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1)

2019年的年末, “西安高腔”发源地严村异常热闹。

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结合婺剧形成的戏曲剧种,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衢州西安高腔的历史,是一部典型的地方戏曲史。

衢州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6种声腔的合班,即为婺剧。新中国成立后,因战乱而散落各地的艺人又被重新组织起来,用口述的方式记录下二十几个剧本和大量曲牌、唱腔,并举办了戏曲训练班。

1954年,衢县婺剧团成立。这时期仅有的两三张合照,成为摄影展的起点。同年,婺剧《槐荫树》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大会,获剧本类二等奖。1957年《合珠记》获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其中《米栏》《敲窗》于1962年赴京演出。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2)

潘红青母子正在看摄影展。 特约摄影记者 许军 摄

“早年的照片,不少是从婺剧团的老同志那里‘讨’来的。”陈水和细心翻拍了20来张用海鸥相机拍的老照片,又拿出自己经年累月收藏的现场照。他提供的40余张照片,都承载着斑驳的岁月和参与者的生活记忆。

“一出戏的排演,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耄耋之年的周兰琴扶正眼镜,凑近展板。她在1977年被任命为衢县婺剧团团长,“喏,那几年,我们排了那么多的戏。”《杨门女将》《秦香莲》《屠夫状元》《连升三级》《逼上梁山》……婺剧团制造的小高峰,暗合了时代发展的脉络。正值全国文艺事业百废待兴之时,剧团里的头饰、衣服全都要团员自己做。

上世纪80年代,光影纪录从黑白走向彩色。198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婺剧戏曲艺术片《女皇错断梨花案》的现场照,色彩斑斓。1985年,衢州升级为地级市,衢县婺剧团撤并为衢州市婺剧团。

别样传承,不变的发展

戏台上拉开了一出《闹花台》,潘红青一边听着,一边仍在专注地看着眼前的照片。照片说明上写着:1992年,金华艺校婺剧培训班,徐汝英老师指导学员。“这个皱着眉头,撩着长袖子的学员就是我。”潘红青笑了,她想起自己当时排练的是一出“苦戏”,“没想到摄影家钱明老师对沉浸其中的我,按下了快门。”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3)

拍下照片里的爸爸。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4)

村民们看着台上 的大戏,乐得合不拢嘴。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5)

我和照片合个影。

“我们在西安高腔的发源地,举办这一场带着摄影展的戏剧展演,为的不仅仅是纪念。” 现任西安高腔传习所主任、衢州市文化馆馆长黄祖祥的目光,掠过一张张定格的画面,“你看照片里,是婺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戏曲艺术人才。可换个角度想,正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才让如今的西安高腔传习所的底子有那么深厚。”

坚守、传承、发展,一张张照片由暗至明,由远到近,如同光阴洪流,裹挟着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一代代人的唱段回荡于65个春夏秋冬,曾繁花似锦,也曾喑哑气塞,却从未间断。新生代的唱喝声传出祠堂,萦绕在千年古樟林间,愈发显得敞亮悠远。

西安高腔(定格青春看见传承)(6)

当过20年婺剧演员又从事专业摄影35年的龙游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陈水和(左一),正在介绍他年轻时的剧照。

2019年的年末,“西安高腔”发源地严村异常热闹。

(原标题《定格青春,看见传承!倾听光影里的西安高腔》原作者 徐聪琳 鲍卫东 编辑 钱洁瑗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