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兴国寺塔(良乡有一座昊天塔)

北京兴国寺塔(良乡有一座昊天塔)(1)

深秋中的昊天塔

北京西南古镇良乡东关外,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小山坡,因山坡由赭红色岩石构成所以叫燎石岗,山坡上矗立着一座古塔——昊天塔,在良乡人的记忆里,这座古塔是杨家将的悬骨之地,也是每年正月十六“走百病”的祈福之所。

11月份的第一天我前往昊天塔。进入良乡的昊天公园,远远地看到一座古朴的砖塔。登上燎石岗的百级台阶,来到古塔下。

《良乡县志》记载:“多宝佛塔(即昊天塔,也称良乡塔),隋建,在燎石岗上,五级玲珑,高十五丈,围十五丈,四面门,二十座阶级环上,北望都城,南眺涿鹿,举在目前。唐尉迟公敬德重修。”昊天塔台阶前原为法相寺,后来寺院被毁。古塔在宋辽对峙时期,经辽人复建,并作为辽宋边界上的瞭望塔使用,是把扼北京地区“陆路之喉”。

古塔为砖仿木结构,主要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和塔刹组成,五层塔身自下而上逐渐缩小,高度也逐级递减,但收缩幅度并不大,展示了收放有致、安如磐石的个性。每级楼阁都有砖石仿制的七踩斗拱及由砖石雕刻的莲花装饰;各级束腰砖雕相对较少,细节精致。整座砖塔雄浑大气,古朴苍劲。

1000多年了,没有钢筋,没有水泥,青砖砌成的古塔巍然屹立。

良乡县设立于汉代,其历史远比金代才立县的房山悠久。因为良乡四季分明,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以西周初期燕国的第一个首都就建在良乡美丽的琉璃河边。

明《大明一统志》记载:“良乡县在府(顺天府)西南七十里,春秋时燕中都地;汉为良乡县,属涿郡;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后改固节县,寻改良乡;辽金元仍旧,本朝因之。”

燕国于公元前1044年建立,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亡,一共存在了822年,留下了如燕都、燕京、燕山、燕赵大地等许多与燕国有关的名字。

北京兴国寺塔(良乡有一座昊天塔)(2)

三年前,我曾一个人在这昔日的都城遗址上漫步,心中无限感慨。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燕国人演绎了无数千古传诵的故事。燕昭王重金买马骨,筑黄金台招贤,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带兵连下齐国七十多城,使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的坟墓就在良乡工业开发区内。太子丹面对强秦奋起反抗,荆轲的深谋远虑、智勇双全、视死如归,燕国英雄的形象在国人心中永远是那么清新。

古往今来,良乡这片热土因为美丽富饶而产生了无数战端。

天宝元年,唐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区西南),良乡就在蓟县旁边。

想当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作战勇猛,心思缜密,善于笼络人心,他野心勃勃,蛰伏,隐忍,做大做强。那时天下只有九个藩镇,他一人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三镇大军。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依托范阳这片沃土,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由此衰败下去。

时间到了公元936年,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皇帝,国号晋,石敬瑭在柳林即位,对辽自称儿皇帝。他将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让契丹轻易占领了长城一带的险要地区,中原失去了屏障,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于是收回幽云十六州成了中原王朝的梦想。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平定北汉后,未经休整即攻辽,企图一举夺取幽州。宋太宗亲率10万大军由镇州(今河北正定)北进,击败了辽军在拒马河的抵抗,进入良乡,接着围幽州。由于宋军远程急进、师老兵疲,高粱河(今西直门外)一战,全线溃败,死者万余人。宋太宗腿上中箭,“窃乘驴车遁去”,从涿州渡过拒马河逃回开封。高梁河一役是重要转折点,此后,中原王朝无力北向,北京长期由辽、金、元等政权管辖,直到1368年明将徐达攻占了元大都,汉族政权才再次统治北京,时间已过去了近400年。

昊天塔所在的燎石冈,宋辽时期位于辽国境内,幽州城是辽的陪都南京,房山南边的拒马河是宋辽的分界。北宋初两国战火不熄,良乡塔居高望远,辽方用以瞭望敌情。

元曲《昊天塔》中,杨老令公撞死于李陵碑,杨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死后二人骨殖被辽兵悬于幽州昊天塔,每日由一百小兵轮番射箭,令阴魂不得解脱。后来杨六郎与孟良前往昊天塔盗骨,并与杨五郎汇合,五郎设计杀了仇人,报了二人之仇。现在古塔西边有后人修建的孟良焦赞合葬墓。

杨家将的故事妇孺皆知,昊天塔的故事虽然与史实有出入,但杨家满门忠良戍守北疆、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即使是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动人心魄。站在古塔前,仰望古塔,厚重的历史仿佛穿越斑驳的塔壁扑面而来。

历史就是一场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金国在东北崛起后,宋金联合灭辽,宋收回了幽州,可是幽州回归几年后又划入金的版图,于是金与良乡、与昊天塔有了故事。

完颜亮是金的第四位皇帝,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史书上说完颜亮聪敏好学,风流倜傥,志大才高,汉文化功底甚深,能诗善文,品茶弈棋,能言善辩,喜怒不形于色,而且极能揣摩人的心理。金皇统九年,完颜亮在熙宗朝任右丞相。

北京兴国寺塔(良乡有一座昊天塔)(3)

昊天塔下的激战

熙宗完颜亶性格残暴,经常“酗酒妄杀,人怀危惧”。学士张钧草诏不称旨,得知张钧受完颜亮指使,熙宗遂免去完颜亮右丞相职务,派他出任南京(开封)行台尚书省事。

完颜亮心生反意,走到良乡,又接到熙宗旨命他马上回去。完颜亮害怕被杀,决计采取行动,在昊天塔下的寺庙里求签,得吉卦。他许愿:如应验,将来必有报答,否则,拆毁寺庙!

回到京城果真没事,熙宗任命他为平章政事。几天以后,完颜亮乘夜杀死了熙宗,自己当了皇帝。1153年3 月,完颜亮将金的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迁到了燕京,改燕京为中都,燕京城由此上升为北方政治中心,这是完颜亮的贡献。

1153年秋天,完颜亮以打猎为名来到昊天塔下,“封料(燎)石岗神为灵应王”,兑现了诺言。

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励精图治,鼓励农业,整顿吏政,厉行革新,完善财制,并大力推广汉化,然而他残暴狂傲,淫恶不堪,杀人无数。他把太祖子嗣及功臣后代百余人杀掉,“妇姑姊妹尽入嫔御”。

同为太祖之孙的葛王完颜雍,将家中的珍宝等都献给了海陵王完颜亮才幸免于难,但是几年之后,完颜雍被排挤出朝廷,出任济南府尹。完颜亮喜欢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她年轻貌美、聪慧优雅、知书达理,他下旨让她来中都。完颜雍进退维谷,乌林答氏镇定自若,毅然决定去“奉诏”。她表示决不辜负葛王,与丈夫泪别。到达良乡驿站(今饮马井街正中西侧)时已夜幕降临,乌林答氏思前想后,投缳自尽,义无反顾地走了,她选择在良乡结束生命,没有给丈夫带来麻烦。数日后,完颜雍去中都办事时途经良乡,草草处理了丧事。

公元 1161年10月,完颜雍在东京辽阳称帝,接着,海陵王被哗变士兵乱箭射死。金世宗完颜雍称帝的第二年便追谥乌林答氏为“昭德皇后”并立庙祀之,其灵柩也迁葬于大房山的金陵之中。

乌林答氏是死于良乡的一位历史上著名的贞节烈女,被载入《良乡县志·列女》的卷首, 被称为“才行高洁冰节可风者”,良乡县驿也因她改名固节驿。

海陵王起初也葬在金陵,后来,金世宗把他降为庶人,改葬于大房山金陵区西南40里的荒野里。

良乡也留下了明英宗及瓦剌兵脚印。

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没想到成了瓦剌人的俘虏,成了瓦剌首领也先手中的一张牌。于是,也先兵分三路向北京杀来,西路由也先自率10万主力,挟持明英宗,经大同进攻紫荆关。也先认为英宗奇货可居,可换来真金白银。进入易州后,直抵良乡,再到卢沟桥、西直门、德胜门。由于于谦成功地领导了北京保卫战,瓦剌再度裹挟着朱祁镇由良乡西去。天气寒冷,山高路滑,英宗在寒风中抖作一团。

1900年,房山、涿州等地义和团数千人在涞水石亭镇袭击清军获胜。4月29日,义和团二三万人自房山入涿州,占涿州城,拆毁琉璃河至高碑店铁路、车站、桥梁。后来慈禧派军机大臣赴良乡、涿州“宣抚”义和团。7月20日凌晨,慈禧挟光绪帝仓皇西逃。荣禄及董福祥得悉追赶,在良乡赶上,遂收集散游兵勇。二日后,自良乡为慈禧等护驾赴山西。

8月18 日,八国联军在昊天塔下的燎石岗以巨炮轰击良乡城,城遂陷。房舍十之八九毁,城垣皆残破。守城义和团及清军半遭屠戮,百姓被害者亦众。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侵华日军疯狂进犯良乡,守卫良乡城的为中国军队27师。8月21日,日军第14师团和第20师团在土肥原贤二的指挥下,出动20余架飞机对我军进行了猛烈轰炸,并由坦克开路,向良乡城内及房山北面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27师79旅159团因为寡不敌众被迫出城退守昊天塔下燎石岗固守待援。夜里,159团100多人组成敢死队,他们身绑手榴弹,手握大刀,杀入城内,与日军赤身肉搏,斩杀日军数十人,并在最后时刻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敢死队员除9人负伤返回外,其余均壮烈殉国。第二天,日军集中兵力继续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昊天塔发起猛攻,中国军队在进行最后的抵抗后,被迫放弃阵地。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阳光明媚,走下岗来,回头望去,燎石岗上的古塔愈发崔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