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是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足球之祖)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全球客家名人堂公众号或者同名视频号,品味名人智慧。
关注后点击下方的【梅州足球史话】,或点【击此合集】,即可阅读足球名人文章。
本文参考《梅州足球史话》第一章相关史料写成。蹴鞠在古代中国非常厉害,用于军训和皇家娱乐,宋代还有球星和球社(俱乐部),可以说是一项失传的国粹。现在国内已经没有了。在日本还有一些地方把唐代引入的蹴鞠节目保留下来,作为节日活动。我们回顾一下历代的蹴鞠史,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怎样玩转蹴鞠的。
2004年7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时任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主席约瑟夫·布拉特(Joseph S. Blatter,1936—)向世界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被确认为世界足球的发源地,古代中国的蹴鞠被确认是世界足球运动的最早雏形。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维拉潘(Peter Velappan)颁发了起源纪念杯和证书。
前国际足联副主席李惠堂(1905—1979)在著作《足球经》中提及,1948年他在英国罗布雷进修国际教练文凭时,其英国讲师曾对学员提及中国古人发明了足球,名叫蹴鞠,并将蹴鞠口诀“身如立笔、手如提物、身用旋安、脚用活立”用英文讲出来,问李惠堂翻译得如何。
李惠堂由此感叹:“可见考古的英国人也承认中国是足球的鼻祖。可惜我们古代的任何艺术,差不多都湮没失传,今日我们的足球技巧反远落人后,言之可叹。”他随后罗列了《鞠城铭》: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这是东汉李尤写的规定,铭刻在鞠城上,意思是:“圆足球方城墙,仿象阴阳之天圆地方。两边各六个球门,一队十二人上场。比赛时裁判长和副裁判,要坚决执行比赛法章。不怀偏袒私心,不因亲疏异样。公平公正,则无怨言。球赛如此,何况执政。”
古代,踢足球叫“蹴鞠”。蹴鞠,亦称“蹋鞠”,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踢球”,其中蹴是“踢”,鞠是“球”。蹴鞠,拼音是cù jū。如果用中古拟音,就是chiuk giuk,这是在蹴鞠鼎盛时期的宋朝发音,和今天的梅县客家话发音几乎一致。
蹴鞠起源于北方中原地区,而客家人则是中原汉人南迁形成的民系。中原地区文明发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改朝换代导致的兵燹战乱使得大批中原汉人为避祸自存,远徙异域他乡。古代客家先民历经秦征岭南融百越、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湖广填四川、太平天国运动等,先从中原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后又播迁到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经过千年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各民系中唯一不以地域命名而是以文化特征命名的民系。
客家人以赣、闽、粤交界地带的赣州、汀州、韶关、惠州、梅州、深圳、河源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独特的重要民系族群。
蹴鞠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华夏始祖轩辕黄帝。 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蹴鞠从诞生起,就是以体育游戏的方法训练战士的体能、纪律性和团结精神。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十大经·正乱》记载了一个传说:在鹿野之战黄帝打败蚩尤后,将蚩尤的胃填充之后当球踢。这和英国现代足球诞生的传说类似,传说在公元11世纪,英国打败了丹麦,将丹麦入侵者的头颅当球踢,后来发现太硬,改用牛膀胱充气成球踢。
黄帝战蚩尤画像石
《战国策·齐策》记载:2300多年前的山东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古代中原的人已经很会玩了。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当时大政治家苏秦向魏王介绍他所看到的齐国首都临淄时说,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经常斗鸡、走狗、蹴鞠。国际足联将战国时期的齐国(现今山东临淄),认定为正式记载的足球发源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用兵岭南,受到百越的抵抗,经过几场惨烈的战争才收服岭南。《淮南子》记载,当时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秦军如此苦战,连军装都无暇解下,应该也无暇用蹴鞠来练兵。南征的秦兵留守岭南,开发了两广。其中一部分留在后来的客家地区,成为客家历史上最早的中原移民来源。谢梅《广州人文浅说》提及:“那时(秦朝)有个将领史禄通,屯兵揭阳一带,其部属之一部分留在梅县地区,这就是客家最初的由来。”
在汉代,蹴鞠在民间普及,并得到帝王的支持。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谈到:“贵人之家,蹴鞠斗鸡”;又说:“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穹闾踏鞠”,指平常百姓在巷子蹴鞠取乐,可见蹴鞠在当时得到了皇帝、贵族、老百姓的普遍喜爱。汉高祖刘邦和其父亲刘太公都是超级蹴鞠迷,汉武帝、汉元帝、汉成帝皆是蹴鞠爱好者。刘太公一天不踢球,就不开心。
汉代画像石《舞乐》,河南南阳方城县东关出土
汉代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音乐伴奏的蹴鞠表演,叫“蹴鞠舞”,靠技巧踢出优美动作;一种是竞技性的蹴鞠比赛,用于军队体能训练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二种在汉代占主流。
汉代的球是实心的,用毛发填充,不能踢高,因此球门就地建筑,叫“穿地为鞠室”。汉代的蹴鞠比赛,双方队员直接对抗,轻灵敏捷的身手更占优势,像打仗一样,“僻脱承便,盖象兵戍”。
蹴鞠的形式及制度在汉代得到了创新,有了相关的竞赛规则。世界现代足球的第一个文字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于1848年,是在当时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之间比赛的规则,按当时宿舍规格每队出11个人比赛。
而中国内地最早有文字记录的中国现代足球比赛规则,是1914年由梅县乐育中学校长、巴色差会瑞士籍牧师、原瑞士国家队足球队员万保全起草的《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临时简章》。( 参见瑞士冠军国脚、传教士万保全在梅州兴办教育、传播足球的故事)
汉代宫苑蹴鞠图及训练军队蹴鞠竞赛图
刘邦的爸爸天天在这种大球场玩蹴鞠
难怪汉朝士兵那么善战
把匈奴赶得远远的
看了这球场就知道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作为一种军训手段,蹴鞠受到汉朝王公贵族和军事家的重视。尤其在汉武帝时期,打仗就少不了练兵,练兵就要蹴鞠。刘歆在《七略》中说:“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
何晏《景福殿赋》说:“(蹴鞠)将以行令,岂唯娱情”。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远征塞外,曾在部队缺粮的时候,下令挖球门、踢球赛,“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骠骑将军的气魄,足见一斑。
1907年,孙中山特派旅日同盟会员谢逸桥和温靖侯回到故乡梅州,创办松口体育会和体育学堂,在开展足球运动的同时,培养辛亥革命军事骨干,其用意和汉朝的军事家如出一辙。(参见中超赛季话球史 | 1907年成立的梅县松口体育传习所将足球列为术科课程,看看当时的师资有多厉害!)
汉末至三国,战争频繁,人民随时被应征入伍,家家都要学蹴鞠练武术。晋朝的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造成大量中原汉人为避兵燹而“衣冠南渡”,成为客家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迁徙来源。
来自中州洛阳望族的程旼,率领族人,一路历经疫瘴、疾病、盗寇等诸多劫难,于公元466年(刘宋明帝泰始三年)来到嘉应州平远坝头振东村官窝里定居。
程旼在此地大兴教化,传播中原文化。后人为纪念先贤程旼,将此地命名为“程乡”,这就是后来的梅县客家地区。曾经熟稔蹴鞠的中原汉人,有没有把蹴鞠带到南方,目前无从考证,但中原汉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在客家人中薪火相传。
唐代蹴鞠竞赛图
隋唐时,练兵习武多采用马球,蹴鞠则因为球的形式变化,逐渐向娱乐方向发展。唐代的鞠球体变轻,可踢高,球门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形式是分队比赛,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
《文献通考·乐考二十》曰:“蹴鞠,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唐代蹴鞠有丰富的比赛形式,即双球门比赛、单球门比赛、无球门比赛、以及白打。双球门比赛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赛,双方各选出数人,向对方的球门进攻,以进球多寡判定胜负。在特殊节日里,人们还会组织盛大的蹴鞠比赛和表演。
唐朝经"安史之乱"摧残后病入膏肓,在俏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与黄巢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战争,战火几年内燃遍中原。黄巢军还远征福建、广东,行军路线绕开了汀州,使汀州成为当时的世外桃源。黄巢之乱众多避乱的中原汉人,经赣南向东,翻过武夷山进入闽西石壁地区,形成客家历史上第三次迁徙浪潮。汀州众多来自中原的姓氏,后续又逐渐向接壤的梅州播迁。
五代十国进入血腥割据时代,老百姓或举行暴动,或迁避中州之外,并向南徙。
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为大汉,即南汉国(917-971年),辖区东至今广东、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广西大部,南逾海南岛,周边与闽、南唐、楚国和少数民族政权大理等地方政权相邻。刘岩在梅县松口留有马荒坪等遗迹。(参见家国故事 | 这幅海上丝路重镇松口长卷,诠释了客家精神的本质内涵!(连载五))
自刘岩以降,南汉历三世四主,国祚55年,于宋开宝四年(971)被北宋所灭。南汉王朝虽出有暴君,但实行“保境息民”政策,少兵戈之争,又推行中原文化,对当时该地区的开发颇有成效。刘岩执政早期重视教育,礼贤下士,重视商业,并安置中原避难而来的士大夫。在梅县松口的马荒坪,至今还有刘岩练兵的遗存,但南汉国练兵,是否像汉武帝一样利用蹴鞠,无从考证。
早宋代、辽代,蹴鞠非常兴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宋代的“鞠”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将八片改进为十二片的皮革裁剪,并采用里部缝法将皮革缝好再翻转,表面不会露出缝合线头,使鞠的表面浑圆润滑。重量上规定为十四两,约合现今的434 克左右,与现代足球的重量(440克)相仿。
宋代朝廷对蹴鞠运动极为重视,宋代的帝王将相也多是蹴鞠竞赛的爱好者。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徽宗赵佶等都酷爱蹴鞠。当时在皇宫中还出现了蹴鞠专业球队,称为“左右筑球军”,每逢宫中举行大型筵会和庆典时,都有“筑球军”的比赛和表演。
在宋朝从上到下全国的蹴鞠热潮氛围中,涌现了不少超级球星,因蹴鞠而发迹。《水浒传》里所描写的太尉高俅,原是苏东坡的书童,凭一脚好球艺引起端王(后来成为宋徽宗)的青睐而起势。
元 胡廷晖 宋太祖蹴鞠图
宋朝出现了全国性的蹴鞠行业组织——齐云社,内部则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协会”。
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卷》(局部)
《齐云社规》规定了“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这些规定,丝毫不逊于今天管理水平优秀的国际俱乐部自律规范。
靖康之耻后,宋廷迁渡江南, 不少士族百姓随着宋室南迁。公元1235年宋元之战,至1279年2月崖山宋室覆亡,持续近半个世纪。忽必烈派兵驰驱南下, 南宋小朝廷沿着海路难逃,勤王之师由各地拥至粤东。文天祥在江西吉水战败, 率残部转战到嘉应州。
长乐(今五华)、程乡(今梅县)的百姓纷纷响应,当地所有年青壮丁大部参军, 力阻元军,浴血奋战,直至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在新会崖门投海。
宋室覆亡后,文天祥旗下军士则辗转返回僻野深山中的客家地区隐居,而嘉应州的丁勇大部在勤王中殉难导致人口剧减,毗邻该地的赣闽客家人,相率徙来填补空白,形成客家历史上第四次大迁徙。
元代蹴鞠“白打图”,《事林广记园·社摸场图》
蹴鞠到元代后开始渐渐走向衰败。蒙古族统治之下,汉族男女老幼喜爱的蹴鞠运动不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先喜爱蹴鞠的官员大臣、中坚人士阶层不复存在,只剩一些落魄书生、青楼女子及闲杂人等以蹴鞠消遣度日。
在与元代同时期的大不列颠岛,这项用脚踢球的运动是一种暴徒式的相互打斗,没有比赛人数和时间长度的限制。1314年,爱德华二世颁布王室招书斥责这项游戏是贫贱和暴力的:“鉴于市民为拥抢硕球而引发之巨大噪音,致邪魔顿起,故禁之以上帝之名。”
明代宣宗行乐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蹴鞠变成民间纯娱乐活动。朱元璋禁止军中蹴鞠,军人要是蹴鞠就要砍腿。明代蹴鞠运动的主体是市民阶层,踢法简单、场地要求不高、娱乐性强且适合于民间庭院和街道里弄的“白打”成为明代主要的蹴鞠形式。民间有不少蹴鞠专著,如汪云程《蹴鞠图谱》、无名氏《戏球场科范》和《蹴鞠谱》等。
《蹴鞠谱》提到,踢球之所以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娱乐,是因为这种娱乐既使人“精神爽”、“消长日”、“度永年”;又可起到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即“健体安身可美”,“肥风瘦痨都罢”。“得此消闲永日,运动肢节,善使血脉调和,有轻身健体之功。”此外,还可以“善诱王孙礼义加”,即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数百年后,在二十世纪30年代,来自梅州的球王李惠堂在他的《球圃菜根集》提及体育道德:“登场角技,万目睽睽,球员之举动丝毫毕露,勿以为作奸犯科,能于巧诈中逃脱公论。”文辞之间,与古人相呼应。
元末明初, 兵凶战危,闽赣等地客家人又再次大批迁至梅县一带。明末清初,当清兵到达福建、广东时,客家反清复明义士多起而勤王抗击清兵,后义师失败,被迫散居各地,甚至在清廷的屠杀下泛舟海外避难。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廷采取“湖广填川” 的奖掖政策,鼓励人口较密的湖南、广东移民, 补充四川的劳动资源。这些形成了客家历史上第五次迁徙浪潮。
清代五彩蹴鞠纹高足碗(中国体育博物馆藏)
清朝满人入关后对汉文化造成冲击,统治阶层文化习俗和社会时尚的变化,对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造成很大影响。蹴鞠在清初康熙年间尚有零星的记载,如袁旭所编《燕九竹枝词》中尚有“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偏是醉归人似蛟,太平鼓闹蹴球场”等句。
但清中叶后,人们在鸦片的攻势之下,抽大烟的人多了,踢球的人少了,有关蹴鞠运动的记载几乎绝迹,这项流传两千年的古代体育项目在清朝业已衰落并消亡。
19世纪40年代,随着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列强进入中国,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激化,不少外国传教士也随着进入。
1840年,英国“东方远征军”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封闭的国门,1841年英军登陆香港,强占香港岛,现代足球也随着英殖民者统治我国香港地区而传入中国。咸丰、同治年间,现代足球运动随着英国士兵在香港的戏逐,逐渐在香港发展起来。之后,在香港的教会学校中,华人学生开始模仿英国人踢足球,他们也是最早接触现代足球运动的中国人。
1851年,祖籍嘉应州的广州花都人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金田借“拜上帝教”发动太平天国起义,两年内以燎原之势占领南京,之后是和清军长达十四年的酷烈战争。
1864年以客家人为主的太平天国覆灭以后, 溃散残部和洪门秘密会党天地会等组织和个人遭到清军围捕, 清廷企图对其斩尽杀绝。部分幸存的义军, 被迫逃到香港、澳门等沿海一带,有的逃亡在外,到达东南亚、南美洲等,形成了客家历史上第六次大迁徙。
漫长的迁徙过程,客家人往往在历代族谱中加以记载。迁徙,让客家人始终保有一种生存的危机感。为应对其中的艰险,保证家族的生存,并不断适应新环境,客家人世代重视文化和教育,以汲取智慧和力量;重视习武和谋略,以保护自身和家族;重视团结和协作,以共御外敌并发展壮大。这些精神特质,都和蹴鞠的精神一脉相承。虽然蹴鞠这种运动在历史中渐渐消失,成为中原汉族的记忆,但蹴鞠的精神却在客家人身上保持生命力。
客家人传承了中原汉族崇尚文化的精神,并且积极出外求学、谋生,甚至远渡重洋,客家文化在与外部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逐步形成了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勇毅尚武、开放包容、顽强拼搏的文化性格。这些都与足球运动所需要的精神相契合。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客观上也为足球发端于学校奠定了基础。
自近现代开始,有着开放视野的梅州人将客家文化和传教士带来的欧洲足球文化相结合,使这里成了足球文化率先兴起的热土。
在太平天国覆灭的前一年,1863年10月26日,来自11个英国伦敦俱乐部和学院的代表们在共济会酒馆召开会议,制定规则并创立权威的足球组织——英格兰足球总会(the FA),这一天也被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英格兰足球总会徽标
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祖籍嘉应州)和张彩廷(东莞客家)入教香港巴色会,1859年两人到天京得到洪秀全重用,洪仁玕获封为干王,一度总理朝政,张彩廷授职户部侍郎三千岁,镇守杭州。1864年 7 月,天京陷落,洪仁玕和张彩廷皆就义。张彩廷的儿子张声和在母亲隐姓埋名之下得以保全,长大后也入了教,43岁时由边得志总牧(Rev. H. Bender)调到香港,后来担任基督教巴色会香港总会首任会长,成为一代名牧。
这位边得志总牧,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五华长布的元坑创办了新式学校——元坑中书馆,首次将现代足球引入中国,吸引了众多客家子弟。足球运动,唤醒了客家孩子体内的蹴鞠基因,运动带来快乐,促使它在五华迅速普及。中国的现代足球,就在1873年,从元坑这个偏僻的山乡发祥起步。(参见中国现代足球发祥地五华元坑开放迎客!为什么传教士最先把足球传到这里?)
引文:略。客名君写的这些内容都有明确史料出处。
更多更有趣、更完整的内容,参见《梅州足球史话》:
客名君另一本著作《寻味客家》
以丰实图文展示客家文化
写客家之味、美、慧、魅、贵、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