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领还是不领(免费领乱象别放任成恶性循环)

来源:华声在线李红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福利领还是不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福利领还是不领(免费领乱象别放任成恶性循环)

福利领还是不领

来源:华声在线

李红玉

免费领奖的进度条已经到了100%,再次分享助力后,进度条反而成了99.99%?这是不少消费者遇到过的困惑。在各大电商平台大力推广“免费领奖”时,规则不透明等乱象备受吐槽:“似乎‘砍一刀’永远在路上。”(3月15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线上购物平台出现在公众视野。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少平台以“免费领”“砍价0元拿”“0元试用”为噱头吸引消费者,部分消费者抵挡不住诱惑,“乐此不疲”地排着队交智商税。“免费领”的现象正在演变成恶性循环:此活动的成功率非常低,当消费者始终止步于“差0.01%成功”时,不停地转发和分享活动为平台免费做着宣传,又吸引新一波的“韭菜”加入。

“还差0.01%”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本质上,“免费领”活动涉嫌违法欺骗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诸如“没有明确要砍多少刀(多少人助力)才能够拿到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和付邮试用均不支持商品的退换货服务”或“活动奖品已经送出,不予更换”的潜规则已涉嫌违法,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往往不能对此类活动保持理性且容易“头脑过热”,但职能部门和平台需理性对待、协力“冷”静处理。

整治“免费领”乱象,还需职能部门对症下药,多方位规范引导。对于消费者,职能部门要及时提醒保持清醒的头脑,弱化“空手套白狼”的想法。同时督促各电商平台自查无具体,不清晰,擦边欺诈的“免费领”活动规则和条款并完善售后服务。对于经营者虚标基准价格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

为实现盈利而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是“昙花一现”,且经久必衰。电商平台要明晰的是,使用投机取巧的手段、擦边法律边缘的条款,消耗消费者的信任都是不可取,也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长久之计。电商平台需时刻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逐步转变营销思维,寻找创新的发展策略,主动破除“免费领”的乱象,避免使其走向恶性循环的不归路,否则平台自身将会自食恶果。

针对“免费领”的乱象,职能部门需有所作为,电商平台需自省自查,两者应严肃对待,长远思考。同时,消费者要主动避免被“免费领”等活动牵着鼻子走,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以免助长某些电商平台的嚣张气焰。各方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购物消费环境、经营环境。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