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脸红(总是脸红)

每个人都有过脸红的经历,脸红往往伴随着羞涩、尴尬和紧张。

“你怎么脸这么红,不要紧张,放轻松。”

“你竟然脸红了耶,你对我有意思?”

这往往是人们对脸红的反应,而那些常常脸红也往往成为人们笑话甚至调侃的对象。

可是对有些人来说,脸红却代表了他们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每天都要与脸红斗争,还要与外界的调笑搏斗。那些经常容易脸红的人,可能患有赤面恐惧症。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脸红(总是脸红)(1)

案例:“人前脸红,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小风是因为有一次在赶地铁时,不小心摔倒了,然后路过的女孩子就帮他捡东西。他突然没由来的一顿紧张,然后脸色发红,结果女生神色异常的看着他。那种诧异的目光成了小风心中的一个结,然后他就这样开始慢慢陷入恶性循环了。

小风害怕别人会因自己的脸红此议论自己,就控制自己不脸红,但越在意越控制,反而越紧张、越焦虑。自此,见人脸红便成了他的痛苦来源。与人交往前,他便担心自己会脸红,交往时更是认真体验自己有无脸红。一进入与人交往的环境,就会出现脸上发热感和内心的焦虑不安,加上别人对此的议论或讥笑,更紧张不安。

所以说,赤面恐惧症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恐惧症,只不过脸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脸红(总是脸红)(2)

你也是“习惯性脸红患者”吗?

赤面恐惧症又叫脸红恐惧症,是一种兼具社交恐惧症和强迫症的心理障碍。

赤面恐惧症最显性的表现就是莫名紧张、脸红、不敢与人交往。比如:有些男孩子不仅见到女生脸红,见到男生也脸红;还有些人,在地铁公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也很容易脸红。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脸红的经历,比如:遇到了喜欢的人、公共场合的一次发言,我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表现好点的心理状态,这种时候大脑一般处在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所以会出现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的现象,也就是脸红。

但赤面恐惧症患者却因为脸红会过度焦虑,他们感到在人前脸红是十分羞耻的事。当他们内心经历着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心理压力就会增大,并且强烈的想要改变这一切,不让发现自己。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关注点总是放在压抑、否定自己的脸红。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赤面恐惧症呢?一般有4大表现:

1、预期脸红

2、突然脸红(常见)

3、事后脸红

4、最重要的,这种脸红让你觉得焦虑不安,迫切的想要逃避脸红的表现。

赤面恐惧症患者,一般比较敏感,缺乏自信,因而特别关注别人对自身的评价,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至于对脸红特别在意或嫌弃。

而赤面恐惧症之所以会给人造成困扰,就是因为患者因为脸红而害怕社交。最重要的是,同一般的社会恐惧症一样,他们会因为克服脸红的失败而感到无助、自我厌弃等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脸红(总是脸红)(3)

如果你有赤面恐惧症,该怎么办?

跟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一样,赤面恐惧患者在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发病。拖得越久,对社会功能损害越大。

很多人会忽视“赤面恐惧症”带来的危害,觉得也没太多实质性的危害。殊不知作为社交恐惧症的一种,赤面恐惧症虽然暂时不会对患者本身构成极大的威胁,但其长远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长期经受赤面恐惧的折磨,轻者会出现难以沟通、性格孤僻、情感缺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危害健康,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身体颤抖、四肢发软、头晕目眩等周身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生活中,如果您有轻微的习惯性脸红现象,也需要考虑一下,是否是心理因素正在操控你。并可以自发做出以下调整:

①对脸红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允许它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抑制或掩饰,不为有脸红而焦虑和苦恼,从而消除对脸红的紧张和担心,打断由此而造成的恶性循环。

②要进行自信心方面的训练。人前容易脸红的人,多数对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感,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③在预计有紧张情境到来之前,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而如果你已经尝试自我调整很多次,但依旧没有得到改善,还是要尽早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哟。而在治疗上,药物治疗无特效作用,主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

1、探索脸红原因

挖掘出患者内心深层次的恐惧原因,寻找到疾病的根源,从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2、改善行为和认知

目前治疗社交恐惧症首选行为疗法,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交功能。认知疗法通过认知的改变,掌握应对方法,从而改善其症状及心理,促进病情缓解。

一定要意识到:脸红不是害羞,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哟!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无论是身体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一定要早早发现,趁早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