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

1949年,4月15日。

周恩来接到一个报告,说一位炊事员被人打了一巴掌。

10天之内,此类事情已是第三次发生。

4月5日,此人在颐和园举起拐杖打向哨兵,还大吵大闹。

4月7日,此人再次跟哨兵发生争执。

众所周知,在我军,官兵人人平等,谁这么大的脾气,敢出手打人?

此人并非寻常人,他是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人,毛泽东专门为他写过诗。

他叫柳亚子,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民主人士。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1)

柳亚子,生于1887年,江苏吴江人,早年就加入同盟会,曾经是孙中山总统府秘书。

柳亚子与毛泽东在1926年就认识了,当时毛泽东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柳亚子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柳亚子虽然比毛泽东大6岁,但是两人很投缘,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就国家民族前途交换意见。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掌握了中国军政大权。

柳亚子因为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成为国民党通缉的要犯。

共产党人则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走上了武装斗争之路。

柳亚子闻讯后欢欣鼓舞,于1929年上海作《存殁口号》一诗赞颂毛泽东:

神烈烽火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

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神烈峰头墓草青”,是指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所在地。

“湘南赤帜正纵横”,说的是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的工农武装斗争。

“并世支那两列宁”中的两“列宁”,诗人解释说是孙中山和毛泽东。

可理论上,当时担任中共领袖的是向忠发。也就是说,在毛泽东同志尚未成为我党领袖之时,柳亚子先生就预见,他日后一定能成为中国的列宁。

能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评价和赞颂,既说明他独具慧眼,也说明他有胆识。

据史料记载,这首诗是最早歌颂毛泽东的诗。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2)

1932年,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向红色根据地发起大规模“围剿”,遭遇惨败。

柳亚子得知后备受鼓舞,再次写诗《怀人四截》赞颂毛泽东:

平原门下亦寻常,脱颖如何竟处囊。

十万大军凭掌握,登坛旗鼓看毛郎。

诗中“毛郎”,自然就是毛泽东。

抗战胜利之后,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迎来和平曙光。

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与蒋介石进行谈判。

毛泽东到重庆不久,就不顾旅途疲劳,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等人。

毛泽东那首气势磅礴的诗《沁园春·雪》也是通过柳亚子传播开来的。

毛泽东在重庆期间,曾经先后两次将《沁园春·雪》抄赠给柳亚子。

第一次,毛泽东题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上。

柳亚子注意到毛泽东没有题下款,于是专门拿出自己的纪念册,请毛泽东再次题写一遍。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3)

毛泽东欣然命笔,在柳亚子纪念册上再次题写了《沁园春·雪》,还特地在上款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字样。

毛泽东还在诗的落款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当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没有印章的时候,他连夜找到请到青年篆刻家曹立庵,为毛泽东刻了两方印章,盖在毛泽东题写的咏雪词上。

得到《沁园春·雪》,柳亚子非常高兴,很快将它向自己的朋友转发。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4)

不久国共谈判结束,双方达成。

毛泽东跟柳亚子告别,返回延安。

1946年,《双十协定》被弃毁,内战全面爆发。

经过三年内战,国民政府兵败如山,逃往台湾,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1949年2月,中共向滞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发出邀请,请他们北上到北平去共商国是,柳亚子自然也在邀请之列。

1949年2月28日,“华中号”海轮自香港启程,63岁的柳亚子身穿灰色长衫,意气风发,当即赋诗一首:

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

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5)

3月18日上午10时,柳亚子一行抵达北平,北平市长叶剑英、民主人士沈钧儒、郭沫若、李德全、许广平等数十人在到车站相迎,气氛热烈。

柳亚子见状心情激动,即吟诗一首:

旧游十五年前事,此日重来一惘然。

尊酒碧云应告慰,人民已见太平年。

当晚,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被安排在六国饭店,当时北京最豪华的饭店。

第二天叶剑英设宴,为柳亚子等民主人士洗尘,柳亚子日记中写道:“大呼万岁,彼得意。尽黄酒十余大杯,数年来无此乐事矣。”这时的柳亚子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充满期待。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军委机关移居北平。

为了和平,中共中央再次倡议国共举行和谈。

4月1日,拟定在北平举行和谈,将六国饭店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下榻和工作的地方。

为此,原来居住在六国饭店的民主人士就搬了出去。

有的迁往北京饭店,有的迁往德国饭店,柳亚子则被安排到了颐和园内的益寿堂。

这样一来,柳亚子心里不舒服了。

他本来就不同意跟蒋介石进行和谈,现在又给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腾地方。

让自己从条件较好的六国饭店搬出,搬到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颐和园居住,心里能不纠结?

更纠结的事还在后面,民主人士黄炎培3月25日到北平后,次日毛主席就在香山双清别墅宴请了他。

而柳亚子到北平一个多星期了,毛主席还没有见他一面。

有的民主人士一来到北平就配上了专车,却没有柳亚子的,他心里更加郁闷了。

3月28日夜,柳亚子写了一首诗(《感事呈毛主席一首》)让人送给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6)

这首诗的大意是,毛泽东是开天辟地的伟人,我柳亚子也是共产党的不离不弃的忠实拥戴者。

可是我怀才不遇,就像三国时期的王粲依附刘表,却又不受重用。

像战国时的谋士冯驩,被孟尝君轻视,“食无鱼”、“出无车”。

柳亚子也在念叨,干脆等老家江苏解放后,我回老家隐居得了。

毛主席为什么没有接见柳亚子?

开始是因为当时要进行国共和谈,和谈破裂之后,要筹划解放军打过长江。

也就是说,毛泽东日理万机,抽不出时间去见他。

但那只是表面因素,内在因素是柳亚子这个人太幼稚,政治上不成熟,不适合担当重任。

比如他在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时候,就向中共领导人恽代英就提出了刺杀蒋介石的建议。

1936年西安事变的时候,他再次提出杀掉蒋介石。

不管是在北伐还是在抗战前夕,贸然杀掉蒋介石,都会带来中国的政局动荡。

在北伐前杀蒋会让北伐功亏一篑,让北洋军阀更猖狂,中国统一遥遥无期。

在西安事变时杀蒋,中国会陷入内乱,帮日本法西斯的忙,中国抗战会更加艰苦。

1940年,柳亚子写过一首《纪梦》诗,更说明他的幼稚:

“轰炸千机毁帝京,红军百万定辽宁。男儿愧负仪秦舌,寰宇何年见太平。”

诗前有序曰:

“廿九年六月廿七夜梦在莫斯科谒斯达林同志,劝其乘德英龙战之际,先定远东。其策以飞机千架,毁灭东京,并遣红军百万,突破东四省,代中国收复失地,则中苏邦交自然巩固矣。”

居然梦见自己到了莫斯科,而且能游说斯大林,让苏联帮中国人打赢抗日战争,只能这么单纯了。

柳亚子的缺点还不止这些,他还是个非常自负的人。

比如他曾在《从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谈起》中写道:

“西安事变,养痈贻患的,又是哪一位呢?中共也并非天神天将,至少有些地方,不见得比小区高明吧?”

他竟然觉得自己比大家都高明,这就太自负了。

毛泽东对柳亚子的气节非常钦佩,在1937年给何香凝的信中,说他是“有骨气的文人”。

但是柳亚子身上有太多的诗人气质,少了理性的东西。

他在《为韦江凡题〈故都缘法〉册子二首》中,有这样两句:

除却毛公便柳公,纷纷馀子虎龙从。

意思很明了,只有毛泽东与我柳亚子,是一虎一龙,其他人都在我之下。

《次韵和平江四首》中,又有这样的句子:

留得故人遗句在,北毛南柳两英雄。

这两句的意思跟上面两句意思相似,都是说自己是治国之才。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7)

所以毛泽东、周恩来对于被招来北平的“民主人士”,在任用的时候是要量才而用,要人尽其才。

不埋没人才,但又不至于给国家添乱。

对于柳亚子其人,毛、周自然是了解的。不可不用、不堪大用,应该是他们对柳的基本认识,他们也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安置柳亚子的。

可是对于毛周的良苦用心,柳亚子不能理解,一直想不通。

1949年3月29日,柳亚子先生搬进颐和园益寿堂之后,有专人负责他的安全和生活。

可是柳亚子觉得环境不如六国酒店,服务人员举止也比较土气。

特别是当他得知,毛主席接见了李济深、马叙伦、蔡廷锴、陈其尤等民主人士,还接见了北平起义将军傅作义的时候,意见就更大了。

他说:“共产党内有些高级干部说:‘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我也有同感。”

“傅宜生(傅作义)在1946年进攻解放区最积极。现在他们倒成了毛主席的座上客。”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我是被蒋介石通缉的,却让我坐‘冷板凳’了。”

因此他心里很不平衡,动不动就想发脾气。

1949年4月7日晚上,周恩来副主席在听鹂馆宴请南京国民政府的和谈代表邵力子。

柳亚子听说周恩来到了颐和园,没有去看自己,就发起了牢骚。

他说:“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再不理我,我就跳昆明湖或吊死在益寿堂。”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8)

4月5日,柳亚子先生到西苑逛市场买东西回来,哨兵以为他是颐和园内的住家的亲友(当时东宫门内和知春亭东侧住有十多家市民),就询问他找谁。

这小子柳亚子火了:“我住在这里七八天了,你敢说不认识我?是诚心刁难吧?”

说着举起拐杖就打向哨兵,哨兵下意识用右手去挡,结果右臂挨了一拐杖。

两天之后,中央某部门在景福阁开会,周围布置了岗哨,不让无关人员上景福阁去。

这时柳亚子先生偕夫人要上景福阁,遭到阻拦,柳亚子再次跟士兵发生争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下来柳亚子又打了炊事员一个耳光。

4月12日,柳亚子先生提出,要吃顶新鲜豆角和花带刺的鲜嫩黄瓜。

炊事员到东宫门外、青龙桥、西苑、海淀等菜市场跑了一遍,都没有买到。

柳亚子为此大发脾气,打了人家一个耳光,并说:“你没有尽到职责,就不要对我讲客观原因!”

上吊、打哨兵,打炊事员耳光,周恩来接到报告之后,心情无法平静了。

这些举动并不单纯是对门卫、哨兵、炊事员的不满,而是对毛主席和周恩来不满的一种情绪宣泄,不能再坐视不理。

1949年4月22日上午,周恩来携夫人邓颖超,在颐和园听鹂馆宴请了柳亚子夫妇。

周恩来首先站起来举杯祝酒,周副主席说:“为柳先生和柳夫人的健康干杯!”

干杯后,大家在开始举筷品尝菜时,周恩来说话了。

他说:“我们来到北平已经20多天了,由于工作太忙,没有及时拜访和请教先生,还请柳先生谅解。”

“最近听说柳先生情绪不大好,我感到不安,今天特来拜访先生。”周恩来先简单介绍了国内形势,然后话锋一转,说到了柳先生与门卫、哨兵、炊事员之间的争执。

周恩来说:“我们的同志刚进城,很多事情还不懂,没有把事情办好,惹柳先生生气了,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不过这几件事,柳先生你做得也有点不妥。”

周恩来严肃地说:“我们的朱总司令,都不舍得骂我们的战士,更没有动过战士一指头。因为打人在我们人民军队中是不容许的。”

周恩来又说:“他们做错了事情,可以指出来,可以批评教育,动手打人就不对了。”

柳亚子先生听着,连连点头,但没有说话,看上去在反思自己。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9)

周恩来接着说:“哨兵的职责是为了保护大家安全,盘问是忠于职守!我也被哨兵盘问过,这很正常啊。”

“如果哨兵对进出的人不闻不问,那就该关禁闭了。”

这时,周恩来慢慢坐下,放缓了语气,心平气和地说:“至于柳先生说的要‘上吊’,那就更不对了。目前国家百废待兴,好多事要做。柳先生虽然年岁大,但是有学问,有些事还会麻烦您的。”

最后周恩来说“希望柳先生把眼光放远一些。多多保重身体,来日方长,任重道远。今后有的是重要工作要您去做。”

说罢,周副主席微笑着站起来伸出右手说:“柳先生,我还有急事,先告辞了。让邓颖超陪你们,吃好,喝好,多多保重。”

说完就与柳先生夫妇一一握手告辞,匆匆离席。

周副主席走出大门的时候,对负责柳亚子生活的负责人说:“柳先生的生活,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要保证他的安全,不能出错。”

对于柳亚子,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没有忘记这个老朋友。

4月29日,毛泽东百忙中写诗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并派秘书田家英送给了柳亚子。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柳亚子受冷遇打哨兵)(10)

大意是说,我并没有忘记我们的友谊。

目前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肯定会有你的用武之地。

但是眼下需要处理的事太多,你不要着急,要保持良好心态。

1949年5月5日上午,毛主席又让自己的秘书田家英,去接柳亚子夫妇。

他们一起赴香山碧云寺拜谒了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中午还请柳亚子先生到双清别墅畅谈并共进午餐。

下午三时,田家英送柳亚子先生夫妇回到颐和园益寿堂。

毛泽东在百忙中抽出半天时间陪伴柳亚子,他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根据毛主席安排,1949年9月举行的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柳亚子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不要小看这个职务,当年张学良易帜,将东三省交给南京政府,才得了个“国民政府委员”。

由此可见,柳亚子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

不过,柳亚子的狂放和自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到了自己,要不然的话,依他的才华和资历,本来可以担当更重要的职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