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1)

大唐不夜城夜景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2)

话剧《长安第二碗》演出现场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3)

话剧《柳青》演出现场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4)

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剧照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5)

不倒翁小姐姐在表演

融合城市宣传打响城市文旅品牌(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6)

  青龙寺樱花

文旅融合 西安样板炼成记

开栏语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刚刚过去的2020年,旅游行业经历了疫情冲击后的艰难复苏,同时也在挑战中不断发现新机、开创新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文旅行业重整旗鼓再出发。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将撬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西安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资源。今年是“全运年”,充分融合文化、旅游、体育资源,实现“大文旅”的历史机遇就在眼前。同时,让文旅深入到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中,将成为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题中之义。

即日起,本报“文旅西安”栏目将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主题,依托本土丰厚的历史底蕴、馆藏文物、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和创造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联动、融合提升建言献策,传播西安文旅融合好声音。

3月25日上午,随着2021西安踏青赏花季在青龙寺遗址景区樱花园精彩开启,全市各区县、开发区踏青、赏花、采摘等在内的十场重点活动和百余场文化旅游活动也将拉开帷幕。继我市春节假期喜迎文旅“开门红”后,此次系列活动将再次引爆本土春季文旅市场。

回看年初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1年春节七天假期我市接待国内游客881.6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61亿元,跻身国内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元宵节期间,西安各景区共接待游客90.03万人次,门票收入663.38万元。我市的接待人数、热门景区数量、赏灯活动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并入围全国十大景区热点城市,受到海内外游客高度评价与点赞。“年在西安”微博线上专题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增长超5亿人次。此外,热闹忒色的“西安年味”吸引了包括央视春晚、人民网、新华社等中省市媒体数百篇报道转载,全网报道超2万次,总阅读量近20亿次,成为今春国内宣传热度最高、宣传效果最好的城市之一……不仅再次叫响“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品牌,擦亮西安城市名片,也为下一个“旅游旺季”积攒更多流量。

这仅仅是西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如今的西安一跃跨入全国文旅产业第一阵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年在西安”系列节庆活动享誉海内外,重大文旅项目纷纷落地,旅游夜经济成新亮点,通过坚持政策引导、活动引领的“双驱动”,一个文旅多元深度融合的新西安,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国际化大西安展现在世人面前。

促进文旅融合

让“西安样板”“西安经验”叫响全国

“从西安归来,忍不住要发朋友圈并点赞,西安的历史和文化、包容和活力,还有绚丽和国际化,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今年第一次来西安的广州游客周先生不禁感慨,疫情后的西安旅游恢复之快、夜游经济之炫目令他刮目相看。

于是乎,当文化和旅游牵手,不仅描摹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让西安这座城市展现着前所未有的亲和力:城墙南门洞里,西安的民间乐队“听南门说”,年轻人边弹吉他边唱,市民、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录下古老城市的时尚瞬间;昆明池景区的灯光秀和光影特效时尚炫目,令人如痴如醉;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上,璀璨夺目的灯光、独具特色的老字号美食、金碧辉煌的仿唐建筑,再现“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的盛世长安……

这一切的背后是2020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在政策保障、金融支持、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文旅融合发展方向、路径和目标。突出规划引领,加快编制《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西安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着力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把文化旅游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先后召开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大会,出台27条政策措施,大唐芙蓉园、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免费开放广受好评。“十一”假期,我市接待游客、旅游行业总收入分别同比恢复近八成和七成,西安旅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二。我市入选全国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复业典型案例。

通过政策引领强复苏、项目支撑促转型、产品创新扩消费、塑造品牌聚人气、文旅供给出精品等方式,不仅让西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对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也让文旅融合“西安样板”和“西安经验”叫响全国。

注入强劲活力

吹响本土文旅产业复苏号角

提起去年2月份西安市文旅局退还质保金的情形,西安市丝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连连竖起大拇指,并用“雪中送炭”表达感谢,“当时疫情对旅游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旅游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市文旅局迅速落实暂退旅游质保金工作,不仅有效缓解疫情给旅行社带来的经营困难,也为西安文旅复苏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从2020年2月5日西安市文旅局安排部署退还旅行社质保金事宜,第一时间开通了绿色通道,通过网络或邮寄办理方式,实行“不见面”办理,简化流程,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为全市500多家旅行社退还服务质量保证金总计1.17亿元,成为文旅企业的“救命钱”和“信心钱”。

事实上,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市场的冲击,2020年市文旅局率先在全国吹响文旅产业复苏的号角,推出一系列利好举措为西安文旅发展按下“快进键”:推动召开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大会,制定15条政策措施和政策实施细则,退付旅行社质保金,加快拨付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星级酒店、非国有3A以上景区奖补资金,推出大唐芙蓉园等景区免费开放,市及区县举办各类主题活动50余场次,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环比增长41.1%,旅游收入环比增长50.7%。“十一”假期,接待游客1474.8万人次,同比恢复近八成;旅游收入111.4亿元,同比恢复近七成,西安旅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二。

聚焦市场需求

创新供给激活新消费

华灯初上,大唐不夜城里大小不一的舞台前,围起了一层层的观众。来自甘肃的王先生陶醉在音乐中,很是兴奋,“1000多年前,诗人和音乐人都前往长安寻梦,今天,这里也是中国人寻梦的地方!”

当文化为旅游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旅游则为文化洞开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人们亲近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我市适时推出“幸福西安周周游”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32项,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评定首批西安市等级民宿100家,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我行我宿”精品线路10条,长安区南堡寨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引导乡村游、周边游、健康游、民宿游成为消费热点。

抢抓数字化、在线化新趋势,我市启动“给我一个新创意,送你一个大舞台”2020西安文旅新场景征集活动,通过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一系列新场景的涌现,让更多游客感受“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古韵风华与现代时尚的交融共舞,重构了文化旅游新玩法、新体验和新印象。

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先后举办“喜迎新春·元日纳福”“祈福纳祥·财运亨通”“团圆长安·阖美上元”等183项线上文化旅游活动,使海内外游客足不出户即可领略西安的城市风采。“相约西安·筑梦全运”2021云上“村晚”展演活动网络热度持续升温。西安发起“就地过大年温暖西安年”春节线上专题活动,利用双微平台云端互动,为身在异乡的朋友奉上了一道温暖的“西安年味大餐”,得到了上亿网友的关注和互动。

此外,我市全面激活夜游经济,通过组织“长安夜·我的夜”夜游经济嘉年华,推出10大板块、28类产品、86项活动。推出西安文旅消费季,举办啤酒节、音乐节、美食节、帐篷节、电竞节等系列活动,策划推出历史研学、丝路寻踪、红色记忆、山水民俗、网红打卡系列产品,有效释放疫情积压的旅游需求,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我市入选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发挥项目带动力

拓展文旅融合新承载

“西安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过的地全是历史,因为西安城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浙江著名文化学者徐峻说。

2020年,通过创建高等级的旅游景区、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园区、高品质的历史文化片区街区、高承载力的文旅融合聚集区、高标准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我市着力打造一批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城市文化重点项目,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大力推进22个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落地高品质酒店9家,推出文旅招商项目69个,促进文旅产业补链强链。西安市荣获“2019中国文化和旅游总评榜”5项大奖。

据悉,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晋升国家5A级景区,昆明池·七夕公园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我市5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41家企业、23家园区基地通过省级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认定,新增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48家,文化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小雁塔世界遗产环境提升、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易俗社文化旅游街区、西安文化商务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三人行传媒、易点天下成功上市,文旅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此外,临潼区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碑林区、长安区、蓝田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杜邑遗址公园、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雁南公园、长安公园、天桥湖公园等一大批休闲空间对外开放,不仅加快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还对提升城市人文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提升“西”引力

丰富文旅融合新业态

从摔碗酒到不倒翁小姐姐,从线上国宝音乐会到文旅企业直播带货,从电视剧《装台》热播到《大秦赋》的全民历史,从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到战争主题作品《二虎守长安》,让西安实现“一台戏、一部剧、一首歌带火一座城”,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延伸了旅游消费。

时至今日,已有十余部极具价值的大型实景旅游演艺剧目向游客重现西安历史、讲述西安故事。近年来还推出《党的女儿》《陕北往事》《大秦帝国之天下》等新品力作,话剧《柳青》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长安第二碗》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打造西安“文化云”平台,举办“梨园古都百年易俗”秦腔线上展演、“红五月”云上音乐会、“非遗匠心暖全城”非遗直播、“秦岭新晖”网络画展,举办“相约西安筑梦全运”之“唱响大秦之腔喜迎全运盛会”西安秦腔展演月启动仪式,策划推出近80场秦腔展演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群众文化火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金元浦表示,西安从观光式的旅游发展,跨越到文化和旅游以及科技等方面融合发展的新境界,不仅改变了西安旅游,展示了西安的繁华场景,今后在金融推动下西安会创造出更多文化“独角兽”。

在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方海韵看来,以往人们来到西安看到的是有形的建筑、历史遗迹,现在通过西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为代表的城市品牌将西安特有的春节文化、关中节俗、关中美食、唐人生活场景等融入日常特色表演之中,赋予传统节庆文化新体验。在游客心目中展现了强大的口碑效应,让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更上一层楼,更具青春活力。

来源:西安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