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过春节(美风雅俗迎春来)

延边朝鲜族过春节(美风雅俗迎春来)(1)

跳跳板。 资料图片

延边朝鲜族过春节(美风雅俗迎春来)(2)

火烧“月亮房”。 李军广 摄

延边朝鲜族过春节(美风雅俗迎春来)(3)

延边朝鲜族民俗服装。 资料图片

春节是最受中国人重视和喜爱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和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原汉族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崇尚礼仪的延边朝鲜族,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对春节也倍加重视。经历史沉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鲜明且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包括行茶礼、掷柶、跳跳板等一些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元日纳福辞旧岁

延边朝鲜族的春节又叫“新元节”或“元日节”等。每逢初一,无论大人小孩必早早起来,换上朝鲜族服饰,从头到脚穿戴一新,寓意“新年新气象”。

整装之后,便是行茶礼祭祖。所谓“茶”是指将水倒入朝鲜族大锅里,将烧饭后贴锅的锅巴与水混合烧热,煮好的水便是祭奠祖宗用的“茶”,现在也多用饮料或果酒替代。

祭祖完毕,小辈就要向长辈“岁拜”。老人鹤发童颜,小辈们精神气爽。在吃早饭之前,按辈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给长辈磕头、行大礼,说一声“祝您健康长寿”之类的吉利话。长辈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与小辈进行“德谈”,祝孩子们身体好、学习好。大家喜笑颜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在一片喜悦祥和的气氛之中,吃新年的第一顿丰盛的早餐。

饭菜在大年三十晚上便已提前备好,种类有100多种。菜色以白色为主,食物以蒸食为主,有打糕、发糕、大米面做成的豆包等。必吃的一道菜是打糕片与牛肉混煮的汤,另外也吃由谷类制成的煎饼,食材包括绿豆、黄豆、豌豆等,谷类可就地取材。但餐桌上不会出现炒菜。

除了品类丰富的饮食之外,春节期间,延边朝鲜族民俗游戏也种类繁多。

掷柶游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通常有两名以上参加者,通过掷出4块特制的木板,来决定各自在棋盘上所走的步数。棋盘通常为画有两对角线的正方形,四角之间的边线再划分4个棋点;中心点与四角之间的对角线再划分4个棋点,共29个棋点。掷具用4块特制的木棒,掷的时候4个木棒三扑一翻称为“猪”得1分,两扑两翻称为“狗”得2分,一扑三翻称为“羊”得3分,全翻称为“牛”得4分,全扑称为“马”得5分。掷柶游戏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由参与者轮流向棋盘投掷木棒决定行走步数,然后通过路径的选择,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的一方获胜。掷柶游戏既为了娱乐,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以备来日春耕。

跳跳板是朝鲜族姑娘们所钟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跳板两端的姑娘踏动跳板,此起彼落,婀娜多姿,宛如空中芭蕾,别有一番情趣。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位朝鲜族妇女,她们的丈夫在地主家当长工,却无辜被囚禁于高墙内牢狱中。二人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为了能看到他们,便想出在稻草田中放一块跳板,二人各站两边,以自身重量将对方抛向空中。利用短短一段在空中的时间,望一眼被囚禁的丈夫。现如今,人们玩跳板,多半也是希望在春耕前将自己的筋骨伸展开,有足够的力气务农。

放风筝、滑雪也是延边朝鲜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喜爱玩的游戏。与平时的风筝不同,孩子们通常会在风筝上写上“厄鸢”“厄”“送厄”“送厄迎福”等词。快到傍晚时,剪断或烧断风筝绳,任其飘向远方,谓之“放飞”,这个游戏叫作“放驱散厄运风筝”,意思是说过去的厄运随断线的风筝离自己远去,好运即将来临。

进入正月,盛大的农乐游戏更为喜庆的春节增添一份热闹。延边朝鲜族素来以能歌善舞著称,正月里,每村都会自发组织一支农乐表演队伍,挨村挨户表演节目。大家唱着歌,敲着鼓,晃动着头顶的象帽,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每到访一家,家里的主人便会拿出好酒好菜招待,同时也会拿钱拿物捐给村里,用以修路、修桥,支持村里的建设。农乐游戏会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现在,农乐游戏已被搬上舞台,又叫农乐舞,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边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说是这一天吃上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命百岁,所以冷面又被称作“长寿面”。朝鲜族冷面,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

相传玉皇大帝的七位仙女,厌倦了天上冷清的生活,便瞒着玉皇大帝,偷偷飘降在长白山天池。她们戏水为乐,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正月初四这天。最小的仙女在沐浴时,突然发现一个白衣秀士走过来,急忙上岸,想以衣遮体。而此时,一只大鸟突然从天而降,衔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羞得欲躲回水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衣秀士搭箭射鸟,大鸟一惊,抛衣飞逃,衣裳不偏不倚地飘落在仙女身上。于是,七位仙女待白衣秀士为座上宾,她们精心调制了冷面请秀士品尝。秀士从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面条,便向仙女们讨教做面的方法,下山以后仿照制作,并传授给了自己的子孙。秀士活到很大年龄,并且子孙满堂,他所传授下来的冷面便被称作“长寿面”。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吃“长寿面”就成了朝鲜族的传统习俗。

上元迎月颂吉祥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延边朝鲜族又称上元节。汉族过元宵节讲究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那么,朝鲜族又是怎样过上元节的呢?

上元节也是延边朝鲜族活动内容最多的一个节日。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开展的活动有“五谷祭”“拔河”“踏桥”“踩地神”“迎月”“烧月亮房”,以及放风筝、跳跳板、下棋等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习俗已基本消失,只有少数流传至今。

延边朝鲜族过上元节,有喝“聪耳酒”,吃“药饭”或“五谷饭”的习俗。正月十五早晨,首先要空腹喝“聪耳酒”,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聪耳酒”,为的是让人耳聪目明,喜讯常闻。然后要吃带皮的花生、松子等外壳坚硬的食物,吃一两个后将皮扔外面,咬东西时清脆的声音代表今年身体健康。

“药饭”,是在糯米饭即将做熟时,加上大枣、柿饼、松仁、栗仁、蜂蜜、地瓜,以慢火焖熟后食用。俗谚说:“正月十五吃药饭,治病健身又消难。”因“药饭”原料贵不易凑齐,后以“五谷饭”代替。“五谷饭”由糯米、大黄米、大米、小米、饭豆做成,意在盼望五谷丰登。吃“五谷饭”是为祭奠乌鸦,所以在以前也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乌忌之日”。相传从前由于乌鸦的帮助,朝鲜族民众避免了一次灾难。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在正月十五这天,出去打措,打算回来用猎物祭告天神,驱除灾祸、祈求平安。国王乘御辇走进一个山谷,忽然有小狗那么大的两只野鼠,在道儿上翻滚撕咬。马前卒看见赶忙跑过去,撵走它们。再往前走了一会,又见两只野猪,又撕打起来。马前卒又去驱散。再走一会,只见平地飞起一只乌鸦,“嘎、嘎”地哭叫着,一直盘旋着不肯离去。马前卒禀报了国王,国王觉得离奇,吩咐他跟着乌鸦。乌鸦飞向一个山涧。涧下一潭湖水,清清亮亮。乌鸦盘旋在湖面上“嘎、嘎”地叫上两三声,紧接着平静的湖水摇晃起来。有一位白发老翁拄着仙杖缓步走了出来。从袖筒里拿出一封书简递给马前卒,说:“快把这封书简献给国王!”马前卒接过书简,白发老翁立时不见了。

马前卒捧着书简献给国王,国王接过一看,封皮上工整地写着“拆见二人死,不拆一人亡”十个大字,国王当即叫来百官一同商量起来。有个大臣进谏说:“所谓一人,乃是天下第一人,便是国王;所谓二人,乃是诸臣,还是启封为好。”国王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当即拆开书简。只见书简里一块白布上写着十二个黑字:“速即返回宫廷,箭射王妃琴匣!”国王很是纳闷儿,又怕违抗神命,忙掉转御辇,赶回都城。

国王回到王宫,对3个神弓手下令:箭射王妃的琴匣。“嗖、嗖、嗖”,三箭齐发,箭箭射穿王妃的琴匣。只听得琴匣里“哎呦”一声惨叫,从箭洞里流出鲜血。国王和群臣觉得奇怪,国王下令立刻揭开琴匣。只见里面躺着一个老僧,老僧的头、腰和腿都中了箭。原来,王妃趁国王出宫之机,把和她早有奸情的老僧找进宫来,国王突然返宫,她见势不妙,就把老僧藏在琴匣里。国王命令处死王妃。国王为了报恩,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便摆设祭坛,祭祀乌鸦。

祭祀乌鸦,就得把乌鸦喜欢吃的粮食供在祭坛上。可是国王不知道乌鸦喜欢吃什么,便召进群臣问话。有的说:“儿时看见过乌鸦吃糜子。”有的说:“我曾看见乌鸦吃的是小豆。”有的说:“乌鸦喜欢吃黄米。”有的说:“喜欢吃高粱。”又有的说:“喜欢吃江米。”众说不一,国王听了,还是闹不清楚。他想,用群臣说的5种粮食做成饭供上,就让乌鸦挑着吃吧。因国王是跟随乌鸦的哭声而去,故命名为“乌哭祭”。“乌哭祭”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又演变成“五谷祭”,变成了吃五谷饭的风俗。

延边朝鲜族过上元节,起源于古代朝鲜族对月亮的崇拜。因为,在以农业为本的农耕社会,月亮是丰饶和生命的象征,尤其是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亮,最亮、最圆。

“烧月亮房”是从朝鲜族群众农耕生产生活和祭祀祈福等活动中演变而来的,人们以月亮为依据从事农耕生活,非常崇拜月亮。上元节,村民会参加“望月”与“烧月亮房”等民俗活动,期盼月亮保佑新年吉祥、安康、和谐和一切圆满幸福。活动当天,由村里有权威的长者组织村民们到山上砍来松树枝,选择一块空旷地,用4个柱子代表一年四季,小的木头干361个,共代表365天,并在上面堆12堆谷草。“月亮房”一圈10米左右,高2米左右,上方对着月亮的方向。到了傍晚,人们纷纷登高等待月亮升起。据说谁先看到月亮,这一年谁就会有好运。当月亮升起,人们争先高喊:“看见月亮啦!”随即,人们点燃“月亮房”,大家互祝新年吉祥安康。当火堆烧落后,倒向哪个方向,哪个方位的土地就会丰收。

迎月之后,男女老少还会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踏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总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