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写过歌唱祖国吗(我的祖国唱出国魂国风)

1927年,乔羽出生在山东济宁,原名乔庆宝14岁,他的父亲去世19岁,他前往北方大学文学系读书——这是共产党在太行山开办的学校因为是秘密出行,他需要起一个化名,正赶上下雨,于是想用“乔雨”,又觉得太常见,便用了同音的“羽”毕业后,他开始从事编剧工作,在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就站在金水桥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乔羽写过歌唱祖国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乔羽写过歌唱祖国吗(我的祖国唱出国魂国风)

乔羽写过歌唱祖国吗

1927年,乔羽出生在山东济宁,原名乔庆宝。14岁,他的父亲去世。19岁,他前往北方大学文学系读书——这是共产党在太行山开办的学校。因为是秘密出行,他需要起一个化名,正赶上下雨,于是想用“乔雨”,又觉得太常见,便用了同音的“羽”。毕业后,他开始从事编剧工作,在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就站在金水桥上。

1954年,热恋中的乔羽和女友在北海公园划船,他有了灵感,创作出《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另一种记载是,他和这首歌的作曲刘炽一起在北海泛舟时有了灵感。这首歌优美流畅、朗朗上口,很快传唱大江南北,跟同时期的一些歌曲相比,歌词少了直白的号召和说教,而是委婉自然地提问:“做完了一天的功课,让我们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为我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

1956年,为了创作剧本《红孩子》,乔羽来到赣南闽西一带搜集素材,工作尚未完成时,导演沙蒙连续拍来电报,请他立刻去长春的长影,为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创作歌词。乔羽回电说,自己还没有完成剧本,希望请别人创作。当时电影已经完成样片,只剩下伴随着歌声的那段戏。沙蒙认定了非乔羽不可,发来很长的加急电报,结尾用了三个“切”字和三个惊叹号。

来到长影后,乔羽问沙蒙,“你认为这首歌应该是什么样?”沙蒙回答:“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希望将来这部片子没人看了,还有人唱这首歌。”看过样片后,乔羽花了三周时间,完成了歌词,据说起初他没有灵感,一天大雨过后,他出门散步,看见几个孩子在水沟里放草船,于是脑海中出现了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随后他回到房间,写出歌词,之后由刘炽谱曲。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棚,郭兰英演唱这首歌时,一些在场的人热泪盈眶。录制完成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很快播出,先于电影上映。电影中,战壕里的志愿军战士疲惫不堪,缺少补给,有的伤势严重,正在这时,响起了《我的祖国》,所有人为之一振,“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要为她而战。

这首歌地位极高,历久弥新,官方高度认可,民间发自内心地喜爱,几乎成为第二国歌,2009年建国60周年的庆祝晚会,从《我的祖国》中选取四句歌词,给晚会的四个部分命名:这是伟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充满明媚的阳光。可见这首佳作的号召力、艺术水准和丰富内涵。

乔羽佳作无数,《思念》有些特别,表面上歌唱友情,背后是家国和人生的苦难。他的二哥名叫乔庆瑞,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乔庆瑞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张福贞,回到部队参战,这一走是51年,杳无音信。期间乔庆瑞在台湾结婚生子,而张福贞始终在等待自己的丈夫,1988年乔庆瑞回到家乡,与妻子重逢,一个月后回到台湾,此后两人没有再见面。乔羽有感于二嫂张福贞的经历,写出《思念》的歌词,“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难道你又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

《思念》的悲剧源自国家的积贫积弱和没能统一,为了今天的解放,战胜了多少苦难,为了避免同样的苦难,唯有更多的福建舰,也需要更多的《我的祖国》——凝聚民族精神,唱出国魂国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