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244(论语日课134走大路)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6.14)

论语日课244(论语日课134走大路)(1)

武城,是鲁国的公邑,在山东费县附近。子游任职武城宰,孔子问他有没有发现人才。子游说发现了一个,就是澹台灭明。他是怎样的人才呢?

走路从不找捷径,不是公事,也从来不去拜见自己的上司。可见他做事有分寸,不走门路、拉关系,作风正,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值得为政者借鉴。正如朱熹《集注》中所言:

不由径,则动必以正,而无见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见邑宰,则其有以自守,而无枉己循人之私可见矣。

澹(tán)台灭明,澹台是复姓,名灭明,字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

(澹台灭明)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才薄。既以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当世人都在寻找捷径的时候,澹台灭明这一类人却不屑于所谓的捷径,仍然按照原则,坚定不移地前进。他们离目标看似很远实则很近,慢就是快,不走捷径的大路,虽然慢些,却是坦途,而所谓的捷径则却往往暗藏隐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