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

今天,是全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

曾有一群战士,他们的生命,定格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里。铭记历史,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那是1949年11月14日

连举起枪口的刽子手也想不明白

这个文静又瘦小的女人

为何宁可抛下年幼的儿子

白白搭上自己的命

也绝不吐露半个字的秘密

她把儿子的照片

紧紧贴在胸口

敌人的机关枪疯狂地吐着火舌

她倒在了黎明前

最深重的黑暗里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1)

照片上这个年轻妈妈的面孔

我们或许有些陌生

但我们又都认识她

她的名字叫江竹筠

人们都亲切地叫她:

江姐!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2)

江姐 江竹筠

1920年,江竹筠出生在

四川自贡市一个很穷的村子里

为了过活,母亲带着江竹筠姐弟

辗转逃荒到了重庆

11岁,江竹筠进了重庆一所

教会办的孤儿院

边做工边读书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

8年之后

这个出身贫寒的小女孩

会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江竹筠

19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重庆

23岁的江竹筠接到了一个

非常特殊的任务

与在中央信托局工作的

地下党员彭咏梧

假扮夫妻

以掩护他的身份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3)

两年多的相处

让这两个有着共同志向的年轻人

互生情愫

1945年,组织批准他们结婚

1946年春天

江竹筠当了妈妈

他们给儿子取名:彭云!

1947年年底

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

11月,夫妻俩即将离开重庆

到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

尽管百般难舍

但他们也不可能把只有一岁多的儿子

带在身边

临行前,江竹筠用一条美制毛毯

给儿子做了一件大衣和一顶帽子

一家三口走进照相馆

留下了这张唯一的合影……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4)

这是一家三口最后的团聚

几十天后,1948年1月16日

彭咏梧在战斗中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

敌人将他的头颅砍下

挑到奉节竹园镇游街示众

牺牲时,他只有33岁!

1948年2月

回到重庆的江竹筠

见到了久别的儿子

她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流泪不止

那一天,她有些失魂落魄

突然没来由地问挚友、

同为共产党员的何理立一个问题:

你说,一两岁的孩子

能记得父母的模样吗?

后半夜,何理立听到

江竹筠压抑着的抽泣

急忙起身问她:你这是怎么了?

江竹筠才再也控制不了自己

泪雨滂沱地说:

我的丈夫牺牲了……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5)

让何理立惊讶的是

擦干眼泪的江竹筠

做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

她要重返下川东

到丈夫牺牲的地方继续战斗

尽管组织一再要求她留在重庆

照顾好年幼的孩子

然而,她决心已定:

老彭已经牺牲

我是最了解当地情况

最适合接替他继续战斗的人!

那晚,之所以问何理立

一两岁的孩子能否记得父母的模样

是因为此去

她已下定了赴死的决心……

1948年6月14日早晨

身在万县工作的江竹筠正在赶路

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她

回头一看,原来是冉益智

此人原来也是地下党

掌握着几乎所有重庆地下党的秘密

当时重庆有很多共产党人被捕

江竹筠立刻提高了警惕,径直朝前走

就在此时

两名特务冲了过来

上前抓住了她

把她押送至位于重庆西北的歌乐山

与歌乐山这个优美山名相伴的

是渣滓洞、白公馆

两个军统监狱

恐怖魔窟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6)

江竹筠被抓进渣滓洞的第一天

就被施以酷刑

因为她是彭咏梧的妻子

特务都认为

这个失了丈夫、带着孩子

只有28岁的年轻女子

一定掌握很多关键情报

是个突破口!

特务提审江竹筠时

狱友们很关注

不知道这位

身高只有1.5米左右

身材瘦小的女同志

能不能顶住敌人的酷刑

会不会像刘国定、冉益智等人那样

叛变革命

直到傍晚时分

特务才把江竹筠架回牢房

狱友们纷纷隔着牢门向外张望

江竹筠几乎昏死过去

十指被竹签子夹得血肉模糊

狱友们震撼了

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喊出:“江姐!”

从那以后,狱友们无论年纪

比江竹筠大还是小

都统一喊她“江姐”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7)

电影《烈火中永生》

还原了江姐受尽酷刑的场景

尤其是那一句:

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江姐坚定的信仰

刚毅不屈的精神

感染了狱友们

甚至连特务都私底下议论

这个女人竟然这么刚硬!

《红岩》一书的作者罗广斌

曾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江竹筠受刑晕死三次

杨虞裳失明月余

李青林腿折残废”

让人敬佩的是

24位入狱的女性(包括两名幼女)

都跟江姐一样

尽管受尽了折磨

却没有一人吐露一个字的秘密

没有一人是叛徒!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8)

作为一个革命者

江姐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作为母亲

她最放心不下、日夜思念的

就是儿子彭云

1949年8月

一位年轻的女狱友被营救出狱

她问江姐:

你有什么事情要让我办

江姐说:

如果我有什么不测

这封信就算是我的遗书……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9)

图:江竹筠的托孤信

她取出一支竹筷子

把它磨尖

烧了一小团棉花

和灰土加水调成“墨汁儿”

写下了这封“托孤信”……

竹安弟: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

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姐

八月二十七

1949年11月14日

特务通知江竹筠“转移”

江姐清楚,最后的时刻到了

她脱下囚衣

换上被捕时穿的蓝色旗袍

把她最宝贝的儿子的照片

放在温暖的胸口……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10)

特务已经在杂草丛生的

歌乐山电台岚垭挖好了大坑

一阵枪响过后

29岁的江姐和31名战友一起

倒在一片血泊里

13天后

1949年11月27日

敌人预感重庆即将解放

从下午4点开始

对渣滓洞、白公馆300多位革命者

分批屠杀……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11)

3天后,重庆迎来解放

白公馆、渣滓洞300余名革命者

只有35人活了下来

就在新中国已经宣告成立

全国人民欢腾庆祝的日子里

江姐,和她的战友们

却没能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冲出牢房……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12)

图:狱中绣制的“五星红旗”

他们,倒在了祖国西南

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里

新中国,是他们一生奋斗的目标

他们却再也没机会看一看

真正的五星红旗!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致敬英雄(夜话铭记历史)(13)

如今,他们美好的愿望

早已经变成了现实!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里,是我们

可爱的中国!

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

致敬革命先烈!

资料来源:CCTV-1《故事里的中国》、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北洋之家”

编辑:林佳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