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被中文拯救的游戏(从狗屁不通到出神入化)
《New宝可梦随乐拍》发售日临近,在发售之前,我们在回顾当年N64原版的同时,也顺道怀旧了一波其他宝可梦老游戏,其中就包括许多玩家们的入坑作《宝可梦 金》。
《宝可梦 金》凭借着顶尖的游戏素质和充实的内容,成为了系列不朽的神作,被无数玩家们津津乐道。而要说这部作品在国内最大的影响,莫过于那奇奇怪怪的盗版商翻译了。
“效果拔群(效果绝佳)”“肥大(快龙)”“饰拳(破坏光线)”等词汇,至今都还有许多玩家开玩笑地使用。
从狗屁不通的盗版商汉化、充满热爱的汉化组作品,到许多大作出现繁体中文版,再到标志着任天堂进入全面简繁官中的《宝可梦日月》,中文游戏正在逐渐普及,本土化这个词汇也为越来越多的玩家所知悉。
简单来说,本土化是包含翻译、美术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改动的一种行为。在这个游戏全球化的时代,本土化的优劣程度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游戏的销量。故而,一个优秀的本土化对于一款游戏而言,无论口碑还是销量,都是相当重要的。
优秀的本土化
对本土化而言,翻译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环节。这种翻译显然不是单纯地把日文或者英文简单地翻译过来,而是需要做到信达雅。虽然说现在的信达雅时不时被用来恶搞,但是实际上,所有的翻译,都不应该脱离信、达、雅,这三个字。简单来讲就是准确、通顺、优美与得体。
对玩家来说,本土化翻译最基本的要求是看得懂而且看得舒服。至少,要符合普通人的日常书面用语或者习惯。就好比宝可梦中,“效果拔群”这个原本是民间汉化组偷懒翻译的结果,官中也是用的“效果绝佳”。
但是多年以来,“效果拔群”这个词已经脱离了游戏本身,成为一个新的网络形容词了。所以就算官中真的使用效果拔群,也没有多少人会觉得奇怪。虽然效果拔群实际上是一个汉语中并不存在的词。
什么叫好的翻译呢?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场景与文本的符合性。换种说法就是,将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放在这个场景,他也会说这个话,而且这个话是符合日常用语的。
正如下图,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绝对不会说出“我向在公园里头的游泳被禁止”这样的话来[捂脸]
就好比正常人不会在日常说话、书面写作中用机翻腔一样。一旦游戏中的某一句话哪怕不是机翻的,但是出现机翻腔,那也就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的翻译。
除了最基础的文本翻译外,美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近年来优秀的中文本土化游戏中,PS4《女神异闻录5(P5)》,以及其衍生作《P5R》和《P5S》都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游戏的中文版虽然都比日文版晚了几个月发售,但是其本土化的质量都是备受好评的。
不仅游戏中的对话和UI都做到了翻译,游戏过程中路人说的话之类的细节方面也同样没有漏掉。翻译方面也没有直接照着日文直接翻译,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意译,使之更加贴合中文的语境。
最近火爆的《怪物猎人 崛起》,文本翻译上的水平也颇为不错。在怪物登场和初到某个地图的CG中的所有句子,都能体现出翻译人员一定程度的中文文化水平。另外,繁中和简中的翻译并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味道,大家不妨自己去看看更喜欢哪个版本的翻译。
让人倍感可惜的是,在怪物登场的CG中,日文版的独特字体在中文版中则变成了平平无奇的字幕。不免让中文版玩家难以体验到原本的日文版中文字带来的压迫感。当然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毕竟使用特殊字体的话会导致成本过高。可能等到未来《怪物猎人》系列新作在中国能达到百万级销量的时候,我们就能与日本版有同样的体验了。
游戏美术上的本土化同样是难以避开的一个环节。场景中的文字、UI的设置、字幕等,对于本土化而言同样重要,《P5》系列本土化优秀之处也同样体现在这方面。《P5》系列的美术风格上也是做到了与日文原版一致,这对制作组来说是需要花费大量心血的。
尤其是需要考虑到类似阿拉伯语这种文字从右往左阅读的语言,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本土化的一种挑战。随便举个例子,育碧《刺客信条:叛逆者合集》中甚至都没有做阿拉伯语的界面。
说回《P5S》,在本身就拥有极高的本土化素质的情况下,比起《P5》,更是很有诚意的使用了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不仅与日文原版更相似,也让游戏从字体上,都凸显出了怪盗的风格。但是,这种充满诚意的改变,却是带来了新的问题。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所谓新的问题,那就是字太小了!由于繁体中文的笔画数普遍较多,让文字看起来很是紧凑。再加上本身文字就小,就会导致玩家在阅读文本时很容易疲劳。
而如果说《P5S》仅仅是容易疲劳,那像《德总2》、《极品飞车14》的文本阅读就真的是灾难。那种小到需要扑在屏幕上,用放大镜看才能看到的文字,足以让游戏的体验下降一个档次。
比如《极品飞车14》在掌机模式下的中文字,这谁看得清啊!EA你认真的?
不过字体问题相比翻译就只能算是小问题了。
对一款出口海外的游戏而言,好的翻译往往能带动海外销量;而一个坏的翻译,往往会导致当地玩家骂声一片。举个例子,就是不久前刚发售的《勇气默示录2》中各种奇怪的翻译了。
“汝”“老夫”“七进七出”等充满文言文味道的词一个接一个往外冒。甚至还有“浑身是胆”,您就是赵子龙?
再加上吟游诗人的技能直接翻译成了古诗文,我真的不是在上中学语文课吗?
正如上文所说的,翻译需要做到信达雅。《勇气默示录2》中这种放飞自我的翻译显然是连最基本的准确都没有做到,也难免会被人声讨。
《赤痕:夜之仪式》的翻译也是常常被人声讨的部分。最初版本的“二氧化钛”“欢迎公司”之类的翻译真的是让人眼前一黑。所幸在后续的更新中,游戏中的一些文本被修正,至少像“二氧化钛”这种一看就是译者没有在游戏中确认过的翻译确实是没有了,然而翻译问题还是存在挺多的。
比如“里弗人工意识”这个地图名,听上去像是到了某一个关键NPC的意识中,实际上到通关我都完全不知道这个地图名和这张地图有啥关联,让人倍感迷惑。一直到看到英文版名字“Livre Ex Machina”之后才知道,这个翻译完全不准确!
当然在做到“信”与“达”的情况下,过分追求“雅”,也就是当译者过分追求语句的优美或者开始炫技的时候,翻译往往也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后果。
最突出一个就是英文版《八方旅人》。被人戏称《专八旅人》的翻译水平可不是“盖”的。尤其是猎人篇章,满嘴“中古英语”的猎人着实是让以英语做为母语的玩家们也时常感到晦涩难懂。不过其实英文版《八方旅人》的翻译整体上还是靠谱、准确的。
当然随着近几年游戏本土化的发展,类似“踢牙老奶奶”、“老头滚动条”这些妖魔鬼怪一样的翻译已经几乎看不到了。但是不少游戏的部分中文化也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包括但不限于:NS版《美妙世界》、PS4版《猎天使魔女》等,只翻译了剧情对话文本、技能描述等,对于技能名称、UI等方面完全没有翻译。
如果说贝姐是因为任天堂考虑到将来《贝姐3》的中文版,从而不想过早确定某些名词的翻译的话,《美妙世界》的不完全中文化就真很难想到让人信服的理由了。当然如果是糟糕甚至是错误的翻译,那倒是还不如直接看英文或者日文原版来的舒服了。比如当年《空轨SC》的那个略显弱智的“俸俸伲 购美病”。
不可否认的是,中文本土化的水平已经日益走向成熟了,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有点走偏。而这些走偏的翻译往往会在一定程度内引起争议。
争议
在当年任天堂官中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想玩3DS《火焰纹章 if》的汉化版,只能靠着民间汉化组的努力。相信玩过的玩家们,对于其中阿库娅高歌“西湖美景三月天”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吧。这种翻译确实会让一些玩家的感到搞笑,而对另一些玩家而言,这种行为却是对游戏原文的不尊重。
民间汉化组放飞自我尚且可以接受,当官方中文都开始出现走偏的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引起更多玩家的争议了。在满足当地制度标准之后,对于在翻译上是选择更符合当地文化进行“接地气”的意译还是原汁原味地翻译过来,往往是众口难调的。不同的人对于翻译的喜好并不相同,所以对于翻译而言,如何做好统筹兼顾,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
《旷野之息》中的摸鱼梗想必大多数玩家都听说过吧,这个翻译不可谓不正确,也符合语境。翻译成偷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用摸鱼的话显然更能起到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同时也没有改变语句的意思。甚至能在原本严肃紧张(?)的游戏流程中起到放松的效果。
PS4《神秘海域4》的简中翻译却是更加具有争议一点。“老司机”“哔了狗了”“又不是我的锅”这些充满中国网络文化的翻译时不时出现在游戏流程中的各个角落。不少玩家觉得这样的翻译更适合更亲切;也有玩家觉得这样的翻译有些过于恶搞,破坏了游戏的原汁原味。
诚然,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往往希望看到“原汁原味”的本土化。但是实际上,考虑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等,游戏的内容必然是会进行修改甚至是删除的。另外由于不同译者的中文水平的差异,翻译上是好是坏往往也是不能保证的。
只能说希望做为玩家的我们,在每次拿到一份新的中文版的游戏的时候,都能玩到一份真正无愧于本土化这三个字的游戏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