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什么是书法(你确定你能说清楚)
新冠病毒为害人间,从2019年底算,已经快三年了,为了控制疫情,掌握人口流动方向,很多地方和场所的出入,都要求登记,会被问及: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回答这三个问题很容易吧!但是,同样的问题,你去问哲学家,就变成了触及人类灵魂的三个问题,字面相同的三个问题,是不是回答起来就很不容易?
相同的问题,问出了不同的难度,是因为回答问题需要的站位高度不同!
什么是人?土匪是人,强盗是人,流寇是人,卖国贼也是人,但是,人们却常说,他们都“不是人”,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前者是生物学的分类,后者是哲学的分类!
许多哲学问题,都是对自身的追问,对本源的探寻。所以,本文开头提到的灵魂三问,一般以第一人称的“我”出现: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这三个问题,通常称作“哲学三问”,其中的“我”,不应狭隘地理解成“人”,而是各种事物的拟人化自称,而回答这三个问题,往往能很快的抓住问题的根本,看清事物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大学生刚毕业,要找工作去应聘这件事,首先要问自己:我谁呀,我有资格提这些条件吗?我走过了那些历程,有什么经历?我应聘这个岗位,目标大方向是什么?是快速挣钱,解决温饱,还是提高实际工作经验,快速成长起来?再如木工,可以问:木工是什么人?木工是如何产生的?木工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书法说,我也有同样的“哲学三问”:书法是什么【我是谁】?书法从哪里诞生【我从哪里来】?书法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到哪里去】?由此,还可以引发有关书法的其他一些思考和追问,并以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为基石,对其他的书法问题进行解答,比如:书法包括什么?书法要解决什么?书法遇到了什么等等。
什么是书法前文述及,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站位高度,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难度,不同的看法,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回答,许多时候,你不能说,不同站位,不同的视角的回答就是不正确的,书法也是如此。
书法离我们很近,围绕书法有许多的问题和争论,然而当你问许多人,什么是书法,则会得到许多不同的回答。
甲:书法就是写字。
乙反驳说:毛笔写的字才是书法,硬笔字不算。
丙反驳乙:篆刻都算书法,凭什么硬笔字不算?
丁说:能把字写漂亮,用什么笔写,都是书法!
戊说:把字写漂亮,那叫馆阁体,字匠干的事儿!只要个性十足,丑书也是书法!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在某领域的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权威的结论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就很容易陷入迷信权威的境地。
关于书法的定义,历史上公认的权威人物没有定义;现在的情况是,有权威人士下过定义,但权威人士不只一位,权威之间的定义也不一致,因而也就没有公认的“书法”定义。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场所,能进入大学的教材,应该具有相当的权威吧!我们看一下几个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书法》,对“书法”的定义: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书法》,对书法的定义是: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主要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复旦大学出版的《大学书法》及书中一页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大学书法》,对书法的定义是:
书法就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利用各种手段完美表现汉字的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大学书法》及书中一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书法》,对书法的定义是:
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并发展起来的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书法》及书中一页
有人说,在书法领域,中国书协会是权威部门,的确,在社会上,中国书协是有一定的权威,相对来说,中国书协的权威不如著名大学,尤其是理论研究的方面。书协会员,更多的是实践性的书法人士,有一种说法,加入中国书协相对的“捷径”是理论研究,这个范围内竞争的压力相对靠书法作品入展的竞争压力,要小许多。书协里,有许多书法家擅长写而不擅长说,而在大学里,要职称晋级,没有过硬的理论说明能力和讲课能力,基本是不可能的。因而关于书法的定义,在校园围墙之外,我看过有书家阐述式的说明的,没有留意到有严谨下定义的。
上面三个版本的《大学书法》对“书法”的定义,应该能大致代表大学校园内对书法的解释。如果选用其中的一个定义作为书法的标准定义,我想,其他两部教材的作者不一定会同意,如果放到社会上让大家选取其中一种定义作为书法的标准定义,我估计,会有很多人不选取其中任何一种而自行定义,我就是很多人中的一位。
许多人喜欢书法,书法需要有一个严谨的、公认的定义,最好是简明的。我对书法作了如下的界定,请各位方家指正:
书法是表现文字手写美的手段和途径总和。
在通常的语境下,我们所说的书法,特指的是汉字书法,但并不能否认其他文字也有书法。
“女书”是汉字吗?或者说,它是汉字的组成部分或者一个分支?但有人就喜欢女书书法;
女书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看起来很像汉字的西夏文,不可以进行书法创作吗?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只是退出了实用,很少有人去实践而已!
西夏文书法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的书道,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叫法不一而已;英文也有手写体,他们也称作书法。
饿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人们总是喜欢歌颂自己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表述可能会夸张一些,通常也会有很多人接受这种夸张,但科学的定义就要严谨一些。比如,沈伊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书法》第一版前言第001页),作为热爱书法的人,很乐意引用这句话,从感性上认为他说的是对的,但是,你问搞雕塑的,唱京剧的,画油画的,认可这句话吗?更何况,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何为“艺术”,何谈“公认”?
既然提到了艺术,我们顺便给艺术下个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艺术的定义是:
艺术,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代表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压缩一下这句话,是不是这样的:艺术是意识形态。是不是有点不大对劲儿?艺术是不是应该是表现意识形态的技术和方法?意识形态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集合也是(属于)观念(的范畴),观念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别人能感受到吗?如何让别人感受到?看到,听到,想到,是不是需要一种方法去传递和表达?所以我这样定义艺术,各位方家指正:
艺术就是融入哲思的感人技术。
哲思是一种观念,是意识形态。比如建筑物,建成何种的样式,就加入了设计者的审美观(哲思),审美观就是一种观念,一种 意识形态,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观念或者意识形态本身,而是这种意识形态以某种建筑样式表现出来的具象。
接着说书法。
书法,从字面上看,有两个要素,一个是书,一个是法。
书,就是写的意思,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就是手拿着笔在写的样子,小篆基本上保留了这个信息。
“书”字的甲骨文写法
“书”字的小篆写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著(音:卓)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说文解字》内页局部
他说这句话的语境是讲了什么是字之后接着的陈述。我把这句话翻译一下:(把汉字)附着在竹(简)、(布)帛上(的过程),就叫作“书”,“书”的意思就是使(什么)到(什么)(上面)。这句话中,“著”和“如”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理解一句话,要看具体语境,断章取义,往往会曲解原说本意,不同的语境,词语会有不同的词意。以这个“如”字为例,它有“去”或“到”的意思,也有“像”的意思,“如厕”的“如”,是“去”是意思,而“如影随形”的“如”,就是“像”的意思。
与上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的“书者,如也”这句话极其相似的一句话,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的: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历代书法论文选-艺概》内页局部
由于刘熙载离我们更近,所以他说的这句话对我们影响也比较大,并从他的这句话里总结出了一个词:字如其人。刘熙载说的“书,如也”并不是复述许慎说的话,或者是对许慎所说的注解,而是另一个语境下的另一个意思。刘熙载这里所说的“书”,是书法作品,着重强调的是字形,这句话这样翻译(意译):书法作品能表现一个人的审美取向,他的才学,他的性格,他的志向,都能在书法作品中流露出来。
许慎所说的“书”,是过程,隐含了技术;刘熙载说的“书”,是结果,是书法作品的具象。所以,许慎所说的“书”,是“书法”的“书”,而刘熙载所说的“书”,是“书作”的“书”。
法,就是技术、方法、原理的意思,这个意思,古时与之对应的一个字是“艺”,“书”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六艺,就是六种才能和技艺,所以,写字的技能也叫“书艺”,不迟于唐代出现的“书道”一词,就是把书艺加进去了对自身修养等哲思修为的成分,这个词,日本还在沿用,基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法”。
清代书法家梁巘(音:掩)在《评书贴》中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
《历代书法论文选-评书帖》
这是说,晋代的书法看重韵律感,节奏感,这是感性的认识,定性的研究,但已经突破了古时“(六)艺(技术)”的含义而进入了现代所说的“艺(术)”;而唐代,看重的则是规则和法度,是理性的认识,是定量的研究,所以,写字的技术阶段向书法的艺术阶段的过渡,大致应该萌芽于晋代,而于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我们现在说的书法,在字面之下还可推断出以下要素:
书法强调手写原创。
先民创造的汉字,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然美,一篇文字,打印出来,也很漂亮,但不是手写的,所以不构成书法作品。
一幅书法作品,以传播为目的的制版后的大量印刷品,也不是书法作品,它们是书法作品的复制品,是工业制品。
书法强调技术性、技巧性。
书法属于艺术范畴。
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提炼和架构是需要技术的,所以,任何一件没有技术含量的所谓“艺术品”,其实都不是艺术品。
书法作品也不例外,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需要技术作为支撑的。
书法和书法作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书法是书法作品诞生前的必要的、必须的准备过程;书法作品是书法的具体表现,是书法的行进而产生的成果。
从宏观角度来讲,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等等,都是为后世大量书法作品的诞生而发生的必要铺垫准备过程,但这些过程中的劳动成果并不必然成为书法作品,因为书法还具备艺术的普遍特征:有意识的、主动的注入美的因素。
先民的某人某一天抓了三只野鸡,用绳子打了三个结来记录这件事情,这里面既没有文字,也谈不上“结”有多美观,所以,它不可能成为书法作品。某人甲借了某人乙两支箭,在岩壁上划了两横来记录这件事,这个符号里就有了文字“二”的雏形,但这“两横”和先前的三个绳“结”,功用上并无不同,也谈不上什么美观,所以也不是书法作品。但是,三个“结”和两条“横”,却发生了本质的不同,绳结不是文字,而两横是文字的雏形,所以绳结跟书法挨不上,而两横虽然不是书法作品,却可以归入书法范畴:这是为后世许多书法作品的诞生在作必要的铺垫和准备,所以,研究书法,对先民在岩石、龟甲、兽骨上的刻画不可忽略,这两横虽然不是书法作品,但先民刻画的情绪和“笔意”,却可以揣摩之后成为我们书法创作的有用元素,表现一种古拙之美!
从微观角度说,我们临习字帖是在学习书法,而我们在语文课上的识字教育何尝不是为书法作品的诞生而进行的铺垫动作呢?通篇没有文字的勾描涂画,能叫书法作品吗?可以想见一个书法家不识字吗?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通常语境下的书法的定义:书法,特指汉字书法,就是表现汉字手写美的手段与途径的总和。而书法作品,则是汉字手写美的具体形象表现。通过具体的书法作品,可以窥见作者的审美取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