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两天就确定关系靠谱吗(聊天时需要34)
“逻辑”,一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词,但是如果单独拿出来谈论就会非常复杂。“数学逻辑”,“语言逻辑”,“计算机逻辑”......听到就是一阵头疼。可是这些所谓的“逻辑”又有多少运用于生活中呢?日常“逻辑” 是否需要达到数学标准级的精确度?
首先,从个人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而言,很明确了:日常占绝大部分的是“语言逻辑”,其次是“数学逻辑”。之所以有这个结论,是因为个人就喜欢挑别人逻辑上的错误,从而完善个人的逻辑严密性。从中我发现只要出现逻辑错误,“语言逻辑”就必定包含其中,这其实并不难发现。那么“数学逻辑”为什么会是出现频率第二的逻辑?
“数学逻辑”,一个几乎只在课本出现的词,并且即使在课本上也几乎见不到几次的“奇葩”,却贯穿在整个数学学科每个角落。但是这和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关系?举个常见的例子: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价格。但凡涉及到购买的事情,就不得不考虑价格,而价格就是买什么东西的关键。从价格这个点出发,就自然出现了如需求性,性价比,需求量等一系列的在购买时必要关心的问题。这一切就是基于“数学逻辑”出发的,或者换一种说法:围绕着购买的各种考量必须以“数学逻辑”为基础。(以上仅为了证明“数学逻辑”的确在日常中有一定的地位)
折磨人的“数学逻辑”
到现在,第一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了,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很严谨的逻辑去处理日常的事务?我的答案是:完全不需要,也不建议“语言严谨化交流”。原因在于我们日常交流说的话是一种“重点式"语句。意思就是,当主体确立以后,其他衬托的词或句子对其阐述的目的不作重点影响(语气除外),只是为了主体能更好地被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语句出现顺序错误时也有人能还原出陈述者的目的。而且日常交流频率极高,当陈述者的语句快速略过大脑时,第一时间就会解读出主体内容,然后才会考虑次要的内容。此时由于交流频率高,大脑就会选择跳过次要内容,因为如果思考的是次要内容,就会出现聆听者思维上跟不上陈述者的情况。就像上课时一晃神,导致后面的内容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一样。当然,如果你硬要用严谨的逻辑去交流,那必然会被挂上“杠精”之名,这也是我不推荐“严谨化交流”的原因,毕竟没有人想被挂上这种名号,并且这样可能会让人厌恶和自己交流,那就十分麻烦了。
那么以上是否意味着日常交流不需要严谨逻辑了?不,实际上如果你读懂了前面的论述,就知道了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分情况讨论的。那不就意味着那些论述就是在浪费时间吗?实际上,这些论述并不是为了得出“是”或“否”,而是为了提供一种交流的方案。这个方案总结成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若其错误不对其阐述目的有决定性影响,那么就无须修正其逻辑漏洞。反过来,这也可以鉴别出对方是不是“杠精”的方法之一,这点在偏专业性的讨论中比较重要。
如果作一个总结来回答标题的答案,很简单,答案是:尽量不要去较真,除非陈述者的错误影响到了自己理解他(她)的观点。这也恰恰说明了“较真”不一定就是“杠精”行为,因为有可能是陈述者自己的表述问题,导致了主体模糊,影响聆听者的理解,这时恰恰是陈述者的失误。所以建议大家平常讨论的时候要冷静看待他人提出的异议,以免出现争吵!(本人在QQ群中深有体会[我想静静])
以上就是针对开头两个问题的个人想法,完全基于个人长时间的经验判断和个 人经历得出的想法。如有不同意见者,欢迎提出新的想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