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重要消息(日本再受沉重一击)

我写文章时候多数是连载分析,这些天一直在写日本,包括日本货币为啥失去了避险属性,日本的债务模式可供我国参考的地方,美元加息下日本的债务风险等等。这篇文章,我想详细分析一下日本汽车产业的衰退情况,用数据来看看,日本债务危机爆发这个灰犀牛事件是不是已经近在眼前了。

日本人曾经以为“未来是日本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曾是日本最辉煌的时刻,汽车和半导体市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尤其是汽车产业,石油危机导致油价大涨,日本车高效省油的特性使其不断攻克美国汽车市场,一路高歌之下顺利称霸世界。

那个时候赴美学习的日本留学生很多,特别是在商学院里,日本人成为一大势力。有个特征就是日本学生抱团,不怎么喜欢和美国人玩儿。主要原因就是,留学的日本人一心想着毕业后回国。他们认为日本国内经济更加有潜力,和日本同学玩儿,留下的都是人脉资源,和美国同学交往再多,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帮助,所以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美国人接触。当时日本人的心理是:“以后将是日本的时代,而非美国的时代。”

不过那个时候的日本确实有狂的资本,中国诺大的市场向日本敞开,以至于日本天天倡导中日友好。这个好,就是日本货真好卖。所有日本商品,包括日本文化意识,娱乐产业,家电,汽车,甚至日本国内旅游等等,都在吃着中国人民的财富茁壮长大的。

这个7080后应该都有印象,学生时代的随身听,家里的第一台电视,第一部相机,以及苏宁电器商场里的高端货区全部都是日本货。还有陪着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些动漫作品,譬如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火影忍者,聪明的一休,圣斗士星矢,七龙珠,以及日本昭和时代末期那些偶像剧明星,歌星等等,充斥着中国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7080年代的人有着非常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据说到了2000年后,一些大学开设的日语课程,会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会去蹭课,就是因为特别向往日本,或是为了看日剧的时候能够听懂更多台词。

只是日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80年代经济顶峰的梦,只是一层“镀金”的繁华。之所以是“镀金”,是不同于真正的黄金,而是表层涂了一层黄金。这表面的繁华终会褪色脱落,如同泡沫般转瞬即逝。

1990年日本国内经济泡沫破碎,一举把他们的“日本时代”幻象击碎。21世纪到来之后,中国崛起的速度更是令其侧目。随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国人蓦然发现,这个新时代,即不是美国的时代,也不是日本的时代,而是中国的时代!

今天日本重要消息(日本再受沉重一击)(1)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汽车产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现在回过头看,所谓的“日本时代”不过是日本作为美国经济殖民地的一个骐骥罢了。日本一心想着经济上做大做强就可以突围,最终争取到更多自主权。但是没有军事自主权和政治主导权的日本,注定了要被美国收割。

经济的崩溃让其明白,经济的繁荣带不来政治的独立,日本更加买不下美国。自己仍是那一丛被养壮了的韭菜,美国镰刀轻轻一挥,日本就要迎来“失去的30年”,从头再长。

可这次中国可没给他再长机会。中国经济模式的确和日本经济模式很像,也是一路从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低端产业链走过来,但是如今却是中国的国运时刻。中国即踩上了互联网红利,又押对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并在此领域内一骑绝尘,成了特高压和光伏发电等领域的领头羊。

在特高压领域,它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特高压技术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已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竞争优势。

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不仅做到了规模世界第一,还做到了技术领先于世界,拥有着引领世界跨入清洁能源时代的本钱。

今天日本重要消息(日本再受沉重一击)(2)

而日本则是一再错失发展的机遇,汽车产业押宝了氢能源,掌握了不少专利技术,把壁垒竖得十分严实,反倒逼得中美两国不跟进,直接另辟蹊径,点了其他科技树,发展起了锂电池。加上美国如今自顾不暇,滞胀危机十分严重,美帝国的镰刀没等日本长大呢就割一下,没长几寸呢就又来一下。

目前的日本,崩溃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为啥说日本经济命悬一线?

自08年次贷危机之后,各国采取的措施都是放水延缓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都开始走上高负债的道路。说白了就是以新债覆旧债,表面上看去,原有的债务危机消失了,其实是更大的债务在续命。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些经济增速较高的国家,债务危机得以顺利延缓,比如说中国。而一些经济发展不怎么滴的国家,直接就原地爆了,比如说阿根廷。

令世界各国都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经济增速很低,而日本主权债务竟然可以周转这么久,其国家也没有像希腊,阿根廷一样破产!

日本资产1990年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居民和企业债务暴雷,国家为了挽救经济,主要靠的就是政府加大负债保持经济活力和居民福利。

如果把日本国家,企业和居民看成一个家庭的话,相当于是儿子孙子都破产了,靠着吃老子的老本,以及老子靠过去发达时候积累的信用借债生活。整体的玩法如下图,也就是通过国家加杠杆,将居民和企业杠杆给降了下去。

今天日本重要消息(日本再受沉重一击)(3)

“老本”指的是日本的家电、手机、通讯、电脑、汽车五大产业链。现在只剩汽车能拿得出手了,其他领域在市场上已经没落。

下图是2008年,东京大学教授小川俊一在研究了日本企业20年间的全球市场份额变化后绘制而成。向下滑动的都是丢失的全球消费市场份额。

今天日本重要消息(日本再受沉重一击)(4)

而“信用借债”指的是日本国家主权债务,日本债/GDP高达257%。

现在还能让日本这高达257%的债务周转的,6个盖子10个锅的玩法还能继续玩的,就只剩下日本人的汽车极其零部件产业链了。别说什么机床,半导体芯片等领域,这类产业的盘子太小,给日本国家经济基本面贡献力度不大,根本拉不起什么长的产业链,都是被汽车给拉起来的。

所以说,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链是日本的唯一一根活命稻草。

日本经济已经命悬一线。

这唯一一根救命稻草有点蔫了!

日本经济基本面主要是进出口支撑起来的。出口的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进口的主要是能源、矿产和粮食。

日本的汽车产业支撑了其出口的半壁江山,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给日本创造了仅次于中国的海量外汇储备和企业税收。不仅如此,汽车产业链还养活了日本上万个企业,给日本提供了532万个就业岗位,占日本劳动人口的10%。

但是日系汽车正在遭遇阵痛。

200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72万辆,中国为1.7万辆;

201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83万辆,中国为54万辆;

2015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42万辆,中国为75万辆;

2021年,日本汽车出口量382万辆,中国为201万辆。

202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德国(230万辆)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日系汽车销量出现拐点,开始下滑,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汽车销量的暴涨。

从20年前仅为日本的0.3%,暴涨到今天已达到日本的53%

对于日本而言,比汽车销量下滑更扎心的是,日系汽车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几无存在感。

2021年1-11月份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前20名没有一款日系车。

再说下今年的数据情况。

2022年前5个月,日本汽车出口127万辆,中国出口10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3%!

仅是前5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已达到日本出口量的85%,增幅继续扩大。

今年5月份单月,日产新车销量不断下滑。

日本国内市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均遭遇两位数同比跌幅: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为26.14万辆,同比下滑18.1%,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不仅如此,今年5月份,日本本田,丰田,马自达,斯巴鲁等四家日系车在美国市场中销量均遭遇两位数同比跌幅。

中国国内日系汽车销量为8.9万辆,同比下滑30.8%。

对比中国,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我国5月份单月汽车出口总量达到23万台,同比增长35%。

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了呢?

2022年1-4月份中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前十位国家依次是美国、墨西哥、日本、比利时、俄罗斯、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

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中国车的多数是发达国家和资源型国加,都是些土豪。与以往低端的“中国制造”印象不同的是,中国汽车更加迎合海外偏富裕阶层的青睐。

主要出口的品牌又是哪些?

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海外市场排名第一。5月份海外市场销量达到了8.6万台,同比增长97%。今年1-5月份,累积销量更是接近30万台。

上汽自主品牌已在澳大利亚、沙特、墨西哥等全球18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销量TOP10。在欧洲市场,上汽自主品牌的月销量同比增长甚至超过200%。

奇瑞作为自主品牌出口大户,5月份出口2.74万台,同比增长41.1%。今年1-5月份累积出口了11.24万台,同比增长18.4%,刷历史同期新高。奇瑞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巴西、沙特、智利、菲律宾、秘鲁等国家。

在未来新能源车领域,日本已经被甩下车。

而日本现有汽车销售的市场份额,却不断的被中国蚕食。

自2021年开始,日本的这颗活命稻草开始蔫了。其汽车产业出口额不断下降,而中国则是爆发式增长。

随着双碳时代的到来,新能源车取代传统油车已是大趋势。日本的市场销售份额只会越来越少。在新能源领域,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将会把日本牢牢锁死。

就像过去日本美国科技专利把中国锁定一样,在过去燃油车领域,我们曾经像个长工一样,累死累活搞生产。从日本把汽车制造的原材料买来,把发动机和变速箱买来,然后在中国组装好之后,高价卖给中国人。在这期间,我们辛苦一场只赚个手工费,利润的大头都被日本赚走。

当时的我们不是研发不出来发动机和变速箱,不是说技术难,而是我们没有研发机会。一个是专利封锁,因为别人专利在前,你就是不能使用,不能投入市场转化成产业最终变现。另一个是刚开始投入的研发费用高,研发出来的产品质量要劣质一些。低质价高自然没有对方几十年成熟技术下的优质产品可靠,我们也就没法顺利打开市场,没法回笼资金继续搞研发改进。只是这两步就把我们的突破口锁死了,这也是前些年我们拿市场换技术,最后发现太天真的原因。市场的的确确是交出去了,但是核心技术我们根本拿不到,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如今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先发优势。电动车也都处于统一起点,大家都是研发费用高,质量差不多。比如说电动车那些痛点,续航时间短,充电不方便,高温下危险,智能嵌入需改善等,大家都是一个样儿,竞争起来很公平。专利也都处于空白状态,谁跑得快,谁就能把 这块地盘拿下,别人休想进来。这就跟跑马圈地似的,跑出来就是自己的地盘,其他人想要抢夺除了靠枪,其他的都白瞎。

但是别忘了现在的中国是核大国,看看美国对俄叫嚣那么厉害,对掌核国家能拿出的手段还是封锁为主,而不是打进去抢掠。

数据和底层逻辑分析到了这里,我们已经可以预见,日本正在失去它的核心工业支柱,正在失去它那庞大债务赖以周转的资金回笼产业链。

日本为何不敢加息?即使日债收益率飙升,即使日元贬值至135,跌幅高达33%,却仍旧走宽松货币路线!

因为加不起啊,都在快速失血呢,加了咋融资?我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日本不敢加息的深层次原因,有兴趣的可以点击看:日本债务危机即将爆发?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日本现在的情况,就和恒大一样,债务越积越高,但是房子不好卖了,市场不认可了,只能硬撑着发更多的债来周转。

不巧的是,全球正在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货币紧缩周期,日本融资成本更高了,融资更难了。这个也可以类比恒大,一头是银行加息不给贷款,一头是老百姓捂紧口袋不买房,两头都是个紧,资金活水源两头断,你说难不难?

恒大是说爆就爆了,日本这头“灰犀牛”会啥时候爆走呢?

在经济学里,对“灰犀牛”事件是这样定义的,就是你知道它一定会来,但是就是不知道它啥时候来。

说不定下一秒都有可能。

有人说美国不会让日本倒下,倒了就没得割了。

我仔细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其实就是被美国割死的。

这主要和拜登政府拱火俄乌危机脱不了干系,战争危机直接把油价粮价推升到飞起,给日本身上插了一把好刀。

2022年5月,日本进口额增加了49%,达到历史最高的9.63万亿日元,其中原油同比增长了147%,液化天然气增长了154%,煤炭增长了267%。

这扔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

本来就是全球第一负债国,这么花下去,能挺多久?

而且美元加下之下,亚洲出口国这个圈里货币全部应声贬值。日本为了保住仅剩的汽车出口市场份额,不得不领头跌,加速跌。最后跌的稀里哗啦的,弄了个汇债双杀。

不仅扔出去的钱多,自己家货还在打折。

再这么贬下去,日本身上这把刀刺的更深了,买能源粮食得掏更多钱了。债务周转不灵的时候,日本国民挨饿都有可能。有人说日本通胀率很低,粮食能源价格都没有起来。那是因为日本政府一直在借债补贴,这个通胀率也是和日本债务绑在一起的,债务周转不过来了,补贴自然就没有了,那通胀率说起来就起来了。

本来日本可以撑到明年崩,美国再乱拱下去,俄罗斯中东等资源国再涨涨价,进口大国日本说不定今年10月份就暴走了。

分享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席上的阿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