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谋杀案全集(一起震惊魏蜀吴的谋杀案)

1

自诸葛亮后,蜀国在蒋琬和费祎治理下进入了很长时间息兵养民的稳定状态。

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蒋琬官拜大司马、录尚书事,兼领益州刺史,执政十二年,开府治事八年。

开府,指那些顶级重臣拥有建立自己幕府的权力,通常情况下,只有大司马、大将军、三公这一级别的重臣才有资格开府。重臣一旦开府,俨然就形成了一个可以跟朝廷分庭抗礼的小朝廷,权力极重。蒋琬开府后屯驻在汉中,他虽然也多次让姜维率军攻入雍州西部,但战争的规模都很小,只是以攻代守。

蒋琬死后,费祎官拜大将军、录尚书事,兼领益州刺史,执政七年,其中开府治事不足一年。也就是说,他刚刚被刘禅允许开府几个月便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费祎乃横遭暴死,凶手是蜀国的一个将军,但是事情的背后有另一个重臣的影子。

2

来看事情经过吧,公元253年2月,正逢农历春节,费祎在益州汉寿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岁首年会。同僚逐一向费祎敬酒,费祎开怀畅饮,他很开心,因为自蒋琬死后,他足足等待了六年,终于在去年获准开府。

他一杯接一杯地狂饮,没多久就醉了。

这时候左将军郭修向前靠近了费祎,众人以为他是要和费祎说些话,没想到他拔出利剑就捅了过来

“大将军被刺杀啦!”酒席宴立时陷入混乱,众人呼唤侍卫,“快!快拿下凶手!”

然而杀人后的郭修居然毫不慌乱,他冷静的抽出费祎胸口的利剑,自刎而亡。

大将军费祎被左将军郭修刺死,这桩谋杀案不仅震惊蜀国朝野,就连魏国和吴国也大感惊诧。

郭修究竟是什么来头呢?他原本在魏国身份低微,投降蜀国后官拜左将军,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可是,这位左将军大人屁股还没坐热,竟干出这种自毁前程的疯狂举动,且根本就没打算全身而退。

他的动机是什么?毕竟他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啊,此案顿时显得扑朔迷离起来

3

众所周知,谋杀案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找到被害人死后的既得利益者。那么,费祎死后,谁得利便是本案的关键点。

其一,郭修连命都没了,他肯定不是既得利益者。

其二,费祎是蜀国最大的鸽派执政者,他以反对北伐被人称道,在这个问题上,他有着与皇帝刘禅、绝大多数同僚以及巴蜀百姓相同的政治理念。这就将嫌疑人的范围进一步缩小。

其三,有人怀疑魏国是本案的背后主谋。但是直到刺杀事件发生的八个月后,魏国朝廷才后知后觉下诏追谥郭修,这也从侧面印证,魏国事先根本就不知道。而且费祎一死,蜀国鲜有的鹰派重臣姜维上台,开始频繁举兵侵入魏国疆土,这分明是给魏国带来了莫大麻烦。自然,魏国不可能是刺杀费祎的主谋。

到底谁从中得利?于是,费祎的政敌,同时也是费祎死后唯一的既得利益者——鹰派重臣姜维入镜。

魏蜀吴谋杀案全集(一起震惊魏蜀吴的谋杀案)(1)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4

自诸葛亮和魏延死后,蜀国内唯一对北伐念念不忘的人屈指可数,差不多就只有姜维了,而且无论蒋琬还是费祎,都制约姜维的军事行动,每次拨给姜维调遣的士卒从没超过一万人。

而费祎死后,姜维终于挣脱了束缚,集蜀汉军权于一身,并将蜀汉再度拖入频繁北伐的时代。

更有意思的是,在《魏氏春秋》中记载,郭修一年前就是被姜维俘虏的,然后在姜维的推荐下,不断升官,直到官拜左将军。

至于姜维为什么要提拔郭修,因为作为唯一的主战派,他太孤单了,姜维渴望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所以根据种种证据,郭修这次行动就是他的上司姜维的指使的,为了扫清他在朝廷的障碍。而郭修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了姜维的知遇之恩。

在整个三国时代,以豢养死士被载于史册者寥寥无几,姜维正是其中之一。《傅子》中写道:“姜维好立功名,阴养死士。”前文提过,有同样特殊嗜好的司马师凭借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政变,除掉政敌曹爽,姜维的死士又用来做什么呢?大家自己判断吧。

5

现在,姜维在朝廷内部终于没有对手了,他终于挣脱了束缚自己手脚的绳索可以大展身手了。

《三国志·姜维传》中载:“十六年春,祎(费祎)卒。夏,维(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

《三国志·后主传》中载:“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修所杀于汉寿。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这两篇文章中均将费祎之死和姜维出兵串联在一起,是不是暗有所指就不得而知了。总而言之,一场突如其来的暗杀让姜维独揽蜀汉大权,也结束了蜀汉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从此,北伐曹魏的时代再次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