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的字都有哪些(吵翻了具)
这两天,小编经过一玩具店,门店上偌大的“具”字让我产生了错觉。这“具”字怎么看都觉得像错别字,中间有三横!!!吓得赶紧用手比划了一下,试图凭借着肌肉记忆,找回这个字的笔画。
回来在网上一查,发现网友们也曾因为这个问题发起过全网大讨论。
玩具的“具”,框框里到底是几横?
许多网友信誓旦旦地说从小老师教的就是两横。但是打字出来却明明白白地显示,这个字中间是三横。于是,大家忽然惊悚了,怀疑自己写了几十年的错别字……
还有网友怀疑,汉字是不是偷偷改革了?不用做一个通知的吗?
到底谁才是对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性记忆错乱的情况呢?
瑟瑟发抖的网友赶紧翻出了家里珍藏多年的字典。《康熙字典》上的具字,可明明白白是三横。
不管是哪一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和其他书籍,无论是具、俱、直还是真,里面都是三横!
0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具”字里的三横也是被安排得很明白,三横!
此外,《辞海》、《新华大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古汉语大词典》等九种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的工具书,记录的都是三横写法的“具”字。
其实早在2008年就对此有所争论,《南国早报》还进行了报道。在报道中,说明了两横的“具”字,是错别字!
所以你们就老老实实承认吧,证据确凿,容不得狡辩,“具”就是三横。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具”字只有两横呢?
经过网友的启发,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种可能:
输入法的误导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高科技的使用,我们用笔写东西就少了,大多使用输入法打字。许多输入法在显示“具真置”等三横字体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字号变小而将三横简略成两横甚至一横。
大家看多了,久而久之就被影响了,导致提笔忘字。
当然,这么大规模写错字的原因,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隐藏多年的近视。
而且主要近视人群,集中于80和90后。
那些牢记“具”是三横的人,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所以,你们这些认为“具”字只有两横的,看来还是作业做得少啊!
即使知道了真相,一些心眼大的网友仍然不思悔改,当大家都疑惑于两横三横的时候,有位不嫌事大的网友表示:
吵吵啥,
竖画代之也能看懂啊!
再一想,这位看似无聊的网友,也许道出了20世纪“群体谋杀横画”事件真相:
有可能因为在日常书写时,许多人会将三横简写为两横,久而久之,以错传错。
世上本来没人写错,错的人多了,也许就没有错了。
毕竟还有一竖带过的人。
其实,这么多年来,你写过的错别字还不止具字一个。
请问,你知道冒险的冒字怎么写吗?
你觉得上面是个曰,下面是目?
看吧,又错了。
“冒”字的上面并不是“曰”,而是——“冃”。
这个字堪称“天下第一错别字”。
古文字中的“冃”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了整个的脑袋瓜。
再来一个,周朝的周字怎么写?
“周”字“口”上部是“土”,而不是“士”,是不是又发现已经写错了多少年......
受打击了吧?
还有呢。
尴尬俩字你敢默写一遍吗?
一个九加监、介?
错!!!
人家可不是九字,是尤字少了一点,不能一笔带过哦。
考字的下半部分怎么写?
与字少一横?
你也是这样想的吧?
才不是呢。人家是“巧”的右半部分,所以应先写横,然后竖弯钩,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写了倒笔画,别不承认。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笔一划都凝聚着祖先的心血,一笔一划皆有来历,我们作为后人切不可臆造,必须深刻理解汉字的含义,才能认真写好规范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