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千秋续华章(承千古文脉书盛世华章)

戴亮 黄建 寻多求在风景秀美的浏阳河畔,有这样一所学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翰墨千秋续华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翰墨千秋续华章(承千古文脉书盛世华章)

翰墨千秋续华章

戴亮 黄建 寻多求

在风景秀美的浏阳河畔,有这样一所学校——

她,创办于1929年,先后九更其名,五易其址,承千古文脉,历百年沧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她,聚山水之秀,钟人文之气。从这里走出了中共中央前胡耀邦、开国上将杨勇、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等时代精英,5万余名优秀学子的卓越人生,铸就了百年名校的辉煌。

她,承千古文脉,正书写着盛世的华章。“中国百强中学”“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中学”“湖南省文明单位”等一项项殊荣,谱写着三湘教育的新篇章。

她,就是浏阳一中。如今,与时俱进的一中人正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培养现代文明人”办学目标,朝着把学校办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引领师生获得成功的理想学园”的愿景而辛勤耕耘,奋发进取。

以人为本,在传承发展中凝练校园文化精神

步入浏阳一中南校门,千年文庙雄踞校园。氤氲的儒家文化、悠扬的古韵神乐,在宁静与和谐中浸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圣人的光辉,孕育着万千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浏阳一中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文庙后面,是与之相望的奎文阁。一百二十年前,维新志士谭嗣同在这座小小的阁楼里,兴办了湖南省近代史上第一家新式学堂——新算学社。谭嗣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革新思想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民族气节,如同火焰一般的理想光辉,照耀着在此求学的莘莘学子,让他们领悟了创新、责任与担当的人生价值。

漫步浏阳一中校园,弥漫着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千年古樟,亭台楼阁,道德经、古诗词文化墙……一石一景、一花一木,无不凝聚着一中人对高雅文化的崇尚和追求。

每年的“秋季祭孔大典”是整个浏阳市的一次文化盛宴,也是一中学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绝佳契机。每年的祭孔大典,都有学生参与,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洗礼。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节,已成为浏阳一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园十佳歌手赛、“春蕾杯”辩论赛、模拟联合国、学生才艺展示、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精彩纷呈,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大舞台,让他们在浓厚的校园人文、艺术气息中得到熏陶和发展。

2015年7月,浏阳一中与英联邦马恩岛巴拉克明中学合作创办了英伦岛上首个“孔子课堂”,推动了中华文明和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生到马恩岛巴拉克明中学、韩国元堂中学等异国友好学校交流访问,感受世界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浏阳一中始终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致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共同价值观。近年来,浏阳一中组织编写了《校友胡耀邦》《先驱谭嗣同》《浏阳文庙与儒家思想》等系列校本教材,将校园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

因材施教,在改革创新中培育“现代文明人”

“先成人后成才,不成人宁无才。”“只只蚂蚁捉上树”,这是浏阳一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育人理念。浏阳一中在继承老一辈精神财富的同时,与时俱进,提出了“培养现代文明人”的目标。所谓“现代文明人”,就是既要体现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又要赋予时代精神;既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又具有民族气节和独立人格。

在浏阳一中的校园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中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精神气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评价是“在这里,我们获得了一对能飞的翅膀”。在浏阳一中,有着众多的社团和丰富的校园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春蕾杯”辩论赛、主持人大赛,让能说会道的学生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军政社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谈兵论道”沙龙让热爱军事的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志愿者协会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着“志愿”与“爱心”的含义……

在这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济,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浏阳一中鼓励学生向多方面发展,从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

“知识,只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校长袁章军如是说。

浏阳一中一直致力于让学生学会去发现“石头里的风景”,发现“沙子中的灵魂”。学校的神脑谜社代表全省参加了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谜语大会”,多次获得全国各大灯谜大赛冠军。校园电视台学生们拍摄的《校园新星汇》《亲情天地》《向日葵女孩》等专题片获得省市大奖。文学社获得“全国百佳文学社”称号,涌现出了“‘80后’作家掌门人”林卓宇等文坛新星。在一中的校园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收获自信和成功。

一个学生毕业离开了学校,多年以后,他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仍觉得回味无穷、多姿多彩,能时刻感受到高中生活对人生的启迪,感受教师人格魅力对自己的折射,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成功。

在浏阳一中校园里,当看到一棵棵校友种植的纪念树时;当听到各行各业校友在“校友讲坛”上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事业成功和人生感悟时;当品读到《校友文集》中校友们对高中生活的美好回味和深深眷恋之情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浏阳一中正以她独特的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阔步向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