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

“作物缺了钾,产量要白瞎。”作为植物生长需要的三大元素之一,钾肥的作用非同寻常,尤其是红薯、萝卜、土豆等块茎类植物,更离不开钾。农民对钾肥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和氯化钾还有磷酸二氢钾等,但是磷酸二氢钾作为磷钾复合肥,通常用于叶面喷施,这里重点说一下硫酸钾和氯化钾,二者同为钾肥,但它们有何不同呢?区分二者的异同,对于科学施肥有很大帮助。

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1)

两种钾肥的相同点

硫酸钾和氯化钾都能溶解于水,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它们都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要与碱性肥料(钙镁磷肥、碳铵、草木灰)配合,但不可混用,以防引起土壤酸化。另外,它们都是无机肥,施用后分离出的钾离子能被土壤有机质吸附,但在缺乏有机质的土壤里,钾离子易随水流失,故应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并配合施用适量石灰,避免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两种钾肥的区别

氯化钾:它是用钾石盐或光卤石制成的,也有从海盐或井盐的副产品中提取的。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有时含有铁盐呈红色。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钾肥,有吸湿性,很容易受潮而结块。为防止吸湿,加拿大生产的氯化钾常加入0.5%左右的对土壤和作物无害且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一种红色有机化合物,因此呈红色(农民习惯称红钾肥)。氯化钾含氧化钾较高,一般在50%~60%,能溶于水,施用后见效快。

硫酸钾:是用含钾的硫酸盐矿石或明矾石制造的,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易结块,施用方便,是很好的水溶性速效钾肥。由于硫酸钾的成分中不含氯离子,因此适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多种对氯敏感的作物,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还可提高产品的质量。

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2)

施用范围的不同

1.施用作物有别

氯化钾含有氯离子,在苎麻、棉花田施用可提高产量和纤维质量;但对氯特别敏感的忌氯作物,如茶树、烟草、生姜上施用,则香味降低,还会使烟草的燃烧性变差;氯离子对甜菜、马铃薯、红薯、葡萄等忌氯作物会降低产量和品质。如果这些作物非用氯化钾不可,最好与有机肥料堆沤腐熟后作基肥,或尽量提早施下。而硫酸钾成分中不含氯,适用范围比氯化钾广泛,用于烟草、红薯、甘蔗等所有忌氯作物和十字花科喜硫作物,效果比氯化钾好。

2.施用田土有别

对于排水不良、还原性强的稻田,以及施下大量没有腐熟的有机肥的稻田,不可施用硫酸钾,以防硫化物还原为硫化氢,毒害作物根系。所以这类稻田适合施用氯化钾,氯化钾施用于稻田中,氯离子被淋洗至土壤下层,可避免它对作物的不良影响。且氯离子对土壤中的亚硝化毛杆菌有特别的抑制作用,从而可减少铵态氮肥因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而引起的脱氮损失。在还原性强的稻田土壤中,施用氯化钾比硫酸钾的效果好得多。而对缺硫土壤,如泡水犁耙后易起浮泥的水田、冷浸田等,宜用硫酸钾。

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3)

3.施用方法有别

硫酸钾除作基肥、追肥外,还可以作种肥和根外追肥。基肥一般每亩用量10~12.5公斤,种肥一般每亩用量1.5~2.5公斤,叶面喷肥浓度以0.5%~2%为宜;而氯化钾除可作基肥、追肥外,不可用作种肥和根外追肥,因为氯离子对种子萌发和幼嫩茎叶有灼伤作用。基肥一般每亩用量8~10公斤,追肥一般亩用量5~7.5公斤。

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4)

钾肥有增强棉花抗逆性的功能和防病效果,因此,抗虫棉需要增施钾肥。若盲目增施氮、磷肥,忽视钾肥的施用,不但会增加施肥成本,而且还会导致棉花早衰或晚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化肥硫酸钾与氯化钾的区别(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5)

能施钾肥的肥料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以及复合肥等。由于新疆土壤一般盐碱较重,不太适合施用氯化钾。而硫酸钾偏酸性,还可以补硫元素,虽较氯化钾贵外,但较磷酸二氢钾便宜,可以在棉花的花铃期和全层施肥时施入。而磷酸二氢钾速效性要强于硫酸钾,应建议在7月下旬至8月份滴施或叶面施肥。

一般钾肥较氮肥和磷肥难溶于水,尤其是高钾肥,滴施钾肥时应进行两次稀释或早溶水处理再进行滴施。从2019年南疆棉田观察,一部分棉田由于钾肥难溶,棉农怕麻烦,钾肥没有完全消溶就进入毛管中,致使在棉田滴施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在田间棉株表现来看就是花花田。不建议有复合肥,虽然是含钾的肥料,但是其中的钾也可能是氯化钾,长期施用极易造成棉田板结的风险。钾肥在棉田施入一般在10天后才能显症,建议要早施。

内容来源:农事开元、AM900董丽萍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