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

作者:汤增旭

春节后由于疫情原因,困顿于巢北老家村中。当地政府在苏喜塘村的马路上设立了一个关卡,村民进出都必须携带通行证,每户人家两天才能允许一人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和城里的小区管理方式类似。我个人觉得这项措施是对的,毕竟人命关天、安全第一。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1)

于是生活也变得很简单、很有规律,除了吃吃喝喝、玩手机、看闲书、督促孩子学习之外,每天下午都沿着马路在周边田野散步,或者去附近的几个村庄转转,比如去隔壁的大汤村。

我们去大汤,主要是去看大汤小学的旧址。三十多年前,我是这所乡村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每天从家步行一公里,来这里上课,呕哑嘲哳地念些语文和算术。当年的小学是五年制,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由于生病,中途辍学一年,所以在这里读了六年书,直至后来小学毕业,才转到苏湾镇上去读初中。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2)

乡村教育的式微,在所难免,小学母校早就停办一二十年了,这四邻几个村庄的孩子们,都要去更遥远的“界墩小学”上学。遗留下来的大汤小学校园,被改造成村里的篮球场,有一排校舍保存的尚且完整,悬挂了一个招牌,叫做大汤村老年活动室,不过目前疫情期间,活动室大门紧锁。这一片建筑,也算是个小型的公共娱乐运动社区了。

当年我们的小学老师,脑海里基本上都还有印象。我们那时候的校长姓徐,也是附近的东徐村人。有一年冬天,由于天冷我上学迟到,被徐校长逮到了,用葵花杆子打手掌,只打得小小的手板心都红肿起来,钻心的疼痛,这一板子可真的疼了三十多年啊,现在想起来也是对徐校长颇有微词。校长有个千金女儿,和我们也是同学,有一次这个小姑娘从家里带了一相册的邮票,给我们欣赏,相册里整整齐齐地夹各种各样邮票,图案精美、内容精彩纷呈,还有外国邮票,应该都是校长先生的私人收藏,令我们这帮乡下小屁孩们大开眼界。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3)

汤德敏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就是大汤本村人氏,按照辈分我们喊他“三爷”。记得上课的时候,他曾经有教过我们几句俄语,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感觉已经非常震撼了。“三爷”还说他66年参加大串联,坐火车不要钱,去过北京天安门,当时最高领袖正在接见红卫兵,他应该也添列其间吧。去年我们小汤村修家谱,还邀请老爷子以及其他家族长辈,到我家来吃饭聚会,协商细节,德敏三爷七十多岁了,还特意写了一篇谱序,托人带给我,让我非常感动,后来这篇谱序刊登到我们家谱的卷首部位。

汤来香老师主要教语文课,貌似偶尔也教小孩子们数学,她也是大汤村的,按照辈分我们是要称呼她姑姑(我们这里喊姥姥)。我们念书的时候,她还是姑娘,没有出嫁。前几天傍晚在马路上遇到她,这位奶奶正带着女儿以及外孙在散步,和老师聊了十来分钟,追忆了一下童年时代以及阐述现在的近况,老人家也六十多岁了,退休多年,后来在界墩小学返聘了几年,确实是年纪大了,带不动课,最终回到大汤村居家养老,现在每天晚上都坚持散步锻炼身体。老伴也是教师,生有三个女儿,挺有福气的,安度晚年,享受平静的生活。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4)

当年的小学老师,还记得还有昂正强和汤德传夫妇。昂老师后来弃教从政,好像在柳集乡当公务员,他应该和肥东王铁的昂氏是一家,也就是和我巢地方文史学者昂云是一宗。其妻汤德传老师按照辈分也是我们的姑姑,不过她不是我们这边的人,应该是柘皋石口施汤村的。昂老师夫妇有两个儿子,都比我们年纪略小,一个叫昂扬、一个叫昂然,我们念书那会儿,他们两兄弟都生活在小学的宿舍里,和我们也是朝夕相处,非常熟悉。两兄弟都非常优秀,特别是昂然,发展的最好,最有学术成就,早年博士毕业,留学海外,现在执教于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很多教师子女的职场规划、人生履历都非常完美,子女们也很勤奋刻苦,比我们这些泥腿子的农村小伢子强多了。

大汤小学旧址的隔壁,就是一座小小的基督教堂,四五间房子,灰蒙蒙的水泥外墙,也没有粉刷,除了屋顶树立的十字架之外,和普通的民宅无异。据说之前教堂每周六、周日中午十二点左右开放,周边几个村庄的教友会聚集过来“做会”。我原本打算也想参与聆听一下,可惜由于疫情原因,教堂暂时也不开门。

我们这边,类似这样的家庭教会已经运作很多年了,具体实际情况我也不甚明了。我个人感觉,教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为许多年迈贫困、孤寡无助的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起到了抚慰人心、缓解老人寂寞的正向作用。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5)

大汤村中尚有一座“大汤庙”,只有一大间,比一般乡间常见的土地庙略大,主要敬供的是观音菩萨。庙前立着功德簿,记录了村民捐资修建的名单和具体善款金额。其实大汤村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王爷菩萨”,清末民国时期的木塑神像,是真正的古董文物,现在供奉在某户村民家中,这座神像这么多年还能完整保存下来,殊为难得。

大汤村这样的宗教格局,也是蛮好。有世俗的娱乐体育活动中心,有信耶稣基督的,有信奉佛教观音的,分工明确,各有所托,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各路大咖们比邻而居、相得益彰,全面掌管着村民们的日常信仰和各种精神生活。

和我们村子一样,大汤村民主要姓汤。我们句容迁巢始祖汤永传(香农)最小的一个孙子、排行老九的汤玉,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汤有仁,次子叫汤有义,其中汤有仁就是大汤村的老祖,汤有义是我们小汤村的老祖。两位老祖是第四代,我们“增”字辈是第二十代,由此可以推测出来,我们汤氏已经在巢北这几个村庄繁衍栖息了十七、八代、大概有四百年的时间了。

老家巢湖风光(我的老家大汤村)(6)

大汤村可能有一两百户人家吧,是周边最大的一个村庄,人口众多,自然出人才,经商发财的、念书当官的,比比皆是。据说有位本家大伯官拜少将,应该是本乡镇所出最大的领导之一了,确实是比我们小村子强很多,我们村人会苦会累,出了名的会做田,也是呵呵。

最忆是巢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