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镶玉含金量多少(金与玉的不解之缘)
目前,珠宝玉石市场上金镶玉饰品在各地热销,然而多数消费者在佩戴过程中常常出现表面贵金属起皮脱落、金属层开胶、贵金属含量不达标以及主石脱落、还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各地工商、质监部门收到大量消费者针对此类产品的投诉。正因金镶玉的问题越来越多,贵金属工艺问题或者加工工艺的差异都会导致产品的差异或者不合格,本文归纳总结了几个方面不同的工艺,以此来揭开金镶玉中金与玉的不解之缘。
1金镶玉概念探讨
严格来讲,传统意义上的金镶玉,大多是在玉器上镶金,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时主要靠连续不断的敲击,这种特殊的金、玉镶嵌工艺为我国所特有,且历史悠久制作精美。而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金镶玉,主要用金来镶嵌玉石,金多用18K金、足金,玉则多用和田玉、翡翠,有时也会使用其他金属和玉石或者彩色宝石。
2镶金工艺
在金镶玉中“金”有多种类型多种工艺。
2.1 合金
在珠宝玉石行业,合金主要指金、银、铂、钯四类贵金属合金(见GB11887-2012),例如足金、18K金、PT950、PD950、S925都属于合金,都用来镶嵌珠宝玉石,其中最常见且被广泛使用的为18K金,其次为足金、PT950、S925。
其中,必须一提的是“硬金”,即通过特殊技术提高黄金(足金)硬度和耐磨性,解决了黄金因其软的特性而导致设计上的局限性,并显著提高了首饰外表的表现细腻性。
2.2 镀金
目前大多数艺术品、珠宝首饰、高贵装饰和精密工件等均采用镀金。镀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同质材料镀金,另一类是异质材料镀金,如银镀金,主要意义在于提高首饰美感。
2.3 包金
采用机械加工或高温熔接方法,将金箔(也分足金与K金)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金属基体表面的方法。一般多用于较大的饰物,如包金戒指、包金手链。
2.4 鎏金
鎏金,也称作镏金。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考古证实这种工艺在战国中期就已开始。器物上的鎏金很牢固,不易脱落,一般见于大型工艺品摆件、佛像或者建筑物装饰,在金镶玉中存在但较少见到。
3加工工艺
3.1失蜡浇铸(熔模铸造)工艺
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金镶玉加工工艺,一般采用K金结合常规镶嵌技法,将玉石固定,更好地烘托玉石的光彩。
3.2 玉贴金工艺
由珠宝玉石雕刻、精雕模压、金玉粘合等组成的工艺。
3.3 艺雕镶嵌工艺
用各种雕刻工具,在贵金属及其合金上雕刻出艺术图案,再镶嵌在珠宝玉石上的工艺(见DB31/T827-2014 金镶玉首饰镶嵌与服务规范)。
3.2.1 冲压立体批花工艺
借助压力机和模具的外力,通过冲压技术将片状贵金属在玉石表面压制成立体感较强的浮雕图案。
3.2.2 冲压外包镶工艺
用贵金属包裹玉石四周,形成外包镶;玉石表面通过冲压工艺,形成浮雕图案,使整体造型更为立体。
3.4精雕微镶工艺
遵照玉石表面画玉形成的产品纹路,精雕细磨形成各种或平面或立体的纹饰或图案,并进行微量金镶的制造工艺。
3.5七彩金镶嵌工艺
在黄金嵌入玉石后,再通过手工拉丝技艺,在黄金表面形成极其细腻的拉丝纹肌理,以形成“七彩金”,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3.6 绕镶工艺
用贵金属丝将玉石随形缠绕的工艺。
3.7金银错工艺
以玉石为主体,在玉石表面上绘制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纹样埋入图案中,金表面经过车花、劈花、喷砂等工艺的处理,抛光磨亮,使金饰图案与玉石背景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严丝合缝,浑然天成的效果。
4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指的是在胚体上镶嵌珠宝玉石的制作工艺。金镶玉的制作工艺重点就在其“镶”字上,而这种工艺又分为——包镶、爪镶、卡镶、钉镶、微镶和无边镶等,不同的原料和外形设计对应不同的工艺品种。在金镶玉产品中,主石镶嵌最常见的工艺为包镶和爪镶,偶见卡镶;对于需要镶嵌配石(配石一般都比较小)时,常可见到微镶,其次为钉镶,无边镶少见且对技术要求较高。
5 讨论
本实验在日常检测过程中遇到一类样品,外观看似与金镶玉毫无差异,更类似于金镶玉中的硬金工艺。这类样品常常在商场、超市以及旅游景点的购物返券再购物或抽奖补差价时见到,消费者更乐此不疲地花钱购买,这是此类商品一贯的销售套路,2018年3·15晚会也曝光了此类问题,之前本实验室也有检测师在此微信平台发送过文章,详细解析了此类“金镶玉”的真实身份。本文再次提起,望广大消费者引起重视。这类饰品有以下几大特点:贵金属和玉石这两部分由大量的粘合剂粘连在一起:(1)所谓的“金”不过是一层薄薄的金箔,金箔确实为足金,但其重量大概为零点零几克,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粘合剂,俗称“胶”,占据一定的重量,不仅起到粘接固定作用,还使贵金属表面上看起来厚重又饱满;(3)“玉”是用加工雕件或手镯之类剩余的边角料机械压制批量生产而成,工艺十分拙劣。这种加工工艺跟传统的镶嵌工艺差别很大,因为金镶玉的核心工艺在于镶嵌,而不是粘贴。
纵观当下的珠宝玉石行业,金镶玉饰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但是什么样的产品才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镶玉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这密切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佩戴感受。正确定名金镶玉,规范金镶玉名称,对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规范生产者和销售商的经营行为有重要意义,而且检测机构也应当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正确的出具检测结果(鲍勇 等,2012)。
对于金镶玉产品,因为加工工艺和镶嵌工艺影响的是成品的最终视觉效果和佩戴效果,而不会涉及到所用材质问题,在珠宝玉石行业一般都不参与定名。参与定名的主要是贵金属成分及玉石种属两部分,玉石种属的鉴定对于检测者而言几乎都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而贵金属部分不管为合金、镀金还是包金,都需要在印记、标签及证书中注明贵金属类别及含量范围。至于图18~图20这类产品,无论从此类产品的包金实质、加工工艺、粘合工艺上看,将这类产品直接定名为“足金 xx ”显然不妥,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务必谨慎,请勿与真正的金镶玉产品混淆。因为,如此定名的后果不仅会误导消费者、干扰市场秩序,更有可能会为生产者、销售商和检测中介机构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笔者建议根据国家现行法规及标准规定,此类产品可定名为 “包金(足金)xx,备注:粘接材料为胶”较为妥当,粘接材料可不参与定名,但必须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金镶玉产品中贵金属、玉石两种原材料由于其特殊性质(颜色、形状、光学效应等等的丰富多彩),让金镶玉的制作本身就变化多端种类多样,不但要配合贵金属及玉石材料的质地、色泽,还要在整体设计上、加工工艺上匠心独运,将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愈加光彩动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