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怎么使用效果好(柴胡您会用吗)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是一种疾病,应该是一种体质状态,这种体质状态,黄煌教授称之为“柴胡体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柴胡怎么使用效果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柴胡怎么使用效果好(柴胡您会用吗)

柴胡怎么使用效果好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是一种疾病,应该是一种体质状态,这种体质状态,黄煌教授称之为“柴胡体质”。

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黯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柴胡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但传统极少单味使用,与之相配最多的,是甘草。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下有诸多加减条文,其中不能减去的药物,除柴胡以外,就是甘草。可以说,小柴胡汤的核心是柴胡和甘草。

柴胡甘草有协同作用,宋代《普济本事方》以柴胡甘草同用,治疗伤寒之后体瘦肌热,名柴胡散。

柴胡大量(15克以上)治疗往来寒热,小量(10克以下)用于胸胁苦满。

小柴胡汤中柴胡用半斤,如以一两折合3克计算,则为24克;现代许多报道用于退热,柴胡常使用30~45克。

如淮安严冰先生用柴胡30-40克,配黄芩10克、青蒿30克、生石膏30~60克,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引起的高热39℃以上者,从未发现不良反应。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印会河教授用柴胡30克,配五味子10克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等。

江苏省名中医黄煌教授经验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柴胡在20克以上方有效。

南通朱良春先生的经验也可供参考:

他认为大量柴胡的应用,一是外感热病(感冒、疟疾、肺炎、肠伤寒等)过程中,既非表证之可汗而发之,又非里证之可清而下之,而见寒热往来,或发热持续不退,胸胁苦满,大便不通,用之清热通便;

二是杂病中常见之肝气郁滞,胁肋胀满,便下不爽,或有便意而不能排出者,用之助其疏泄。

以上证候,虽有外感、内伤之别,但其舌上必有白苔,且多较垢腻。

柴胡使用的剂型,以汤剂为好。

宋代名医朱肱曾治疗当时太守盛次仲疾,诊断为小柴胡汤证,但仆人给以小柴胡散,不仅病不愈,反而有胸满,后朱肱亲自煎煮,进二服,是夕遂安。

有人报道,过量服用柴胡可以导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水肿、少尿或无尿。本人在使用柴胡及其类方多年,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偶见有些患者服用柴胡剂后出现轻度腹泻。

对此,章次公先生曾回忆说:“宗人太炎先生亦尝诏予及此矣。先生之乡人有病经闭者,一老医传一方,令单煎柴胡半斤,分数次服,病人以一服二服,经犹不行,遂并其剩余者顿服之,泻血几殆,幸参汤得免。

吾自闻先生之说,欲试诸实验,时红十字会来一病人,患肾囊水肿,日服逐水之剂,如硝黄等,渐次退减。吾乃停止上药,令服柴胡二两,凡二日服之亦泻,但不如硝黄所泻之多而已。”

所以,在大量使用柴胡时,要注意这个问题。至于中医界关于“柴胡竭肝阴”的传言,这不符合临床实际,不要轻信。

注意: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