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潞咖啡(云南咖啡只能做嫁衣)

云南咖啡种植产业,在为品牌“星巴克们”做嫁衣30多年过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做下去,这是一道必须面对“选择题”。

云南滇潞咖啡(云南咖啡只能做嫁衣)(1)

云南小粒咖啡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最近发生的重庆星巴克事件、“星巴克咖啡涨价”引发热议。回溯“星巴克咖啡成本结构”可以发现,原材料在一杯咖啡成本中占比极低。一杯咖啡价格的提升,其实是为了填补门店扩张和人力资源成本,新增收入不会流入产业链上游,无法直接使咖啡种植农民受益。云南是国内最大的咖啡产区,产量常年占到全国的99%以上。对于大多数一线咖农来说,其收益仍然跟着“国际咖啡期货价格”走,只有产季价格涨势才多少让云南咖农的奔忙更有劲头。

云南咖啡种植产业,在为品牌“星巴克们”做嫁衣30多年过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做下去,这是一道必须面对的价值“选择题”。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山区地带,气候条件、地理纬度以及当地土壤状况,均适合咖啡豆的种植。加之在土地、人力等方面相对便宜的成本,使得云南咖啡种植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如今在全国咖啡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原产地优势。客观而言,一方面是云南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打造起初具规模、且有一定竞争力的咖啡产业;另一方面,咖啡产业反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对云南农产品做大规模、提档升级,以及带动“云品”提升品牌价值等,都作出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因此,在经历长达30年的漫长初始发展阶段之后,梳理、规划云南咖啡产业的未来走向,既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冷静面对给“星巴克们”做嫁衣30年这个事实,最有必要的理性姿态,就是不能患“急火红眼病”。前面已经说过,云南咖啡种植业给品牌咖啡商做嫁衣,有着不可逆转的产业历史渊源,同时也是全球咖啡产业链条不断细化流程与环节分工的结果,既有偶然因素、更有必然因素。从前者来看,有人偶然发现云南适合种植咖啡豆、或是有咖啡原料生产,进而带动、发展起具备相当规模,并形成当地不可多得的重要产业;而从后者来看,不仅是缺乏自主品牌,由于产量规模、原材料品质等原因在全球咖啡市场话语权不强,而且在种植技艺、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等环节的弱项,使得云南咖啡豆种植长期处于“做嫁衣”地位。勇于认清事实真相看到自身短板,更要勇于承认差距避免“急火攻心”。既不能因为云南咖啡豆种植长期为品牌咖啡商“做嫁衣”,就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也不能因为目前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就着急上火切割掉与品牌商的经济关系。

要从“做嫁衣”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主角”,云南咖啡产业不得不走前景光明、但历程艰辛的“逆袭三部曲”。其一是优化种植流程科学管理,既是云南咖啡“做嫁衣”的长期痛点,也是云南咖啡产业崛起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只有进行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种植流程改造,才能不断提升云南咖啡豆的原料质量,进而提升“云品”咖啡在市场价格上的话语权。其二是提升咖啡产品的精细加工能力,逐步提高咖啡种植产业赋予本地的经济附加值。充分依托方兴未艾的网络电商业态,云南咖啡产业大可不必吊死在“只提供原材料”这一棵树上,而可以在个性化、小众化消费等方面玩出花样。其三是要培育“云品”咖啡品牌、深掘市场潜力上要舍得投入。咖啡健康产业前景广阔、蔚为蓝海,立志于摆脱“做嫁衣”地位、推进咖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云南,首先就要敢于舍得短期的眼前利益、放手一搏为未来竞争出圈努力打拼。只有在姿态上“先做学生后做老师”,胸怀上宽容吸纳五湖四海有用之才,措施上以真金白银投入基础建设、真抓实干督促推进时序,就能让云南咖啡产业早日终止“做嫁衣”状态、落落大方走上产业舞台C位,成为“绝对主角”。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云南滇潞咖啡(云南咖啡只能做嫁衣)(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