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书爆款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好书推荐精选摘要)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精选摘要

儿童图书爆款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好书推荐精选摘要)(1)

父母如果让孩子感受不到无条件的爱,这个孩子会特别的没有安全感,孩子今后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有可能被父母抛弃。

父母对待孩子的典型的误区:

一、控制型父母。孩子在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说,我数三下,一,二, 三,这叫控制型父母。用控制型的方式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要么他会变得特别懦弱,因为他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要么他会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性。一个人如果特别有控制欲望的话,这个世界上能够被他控制的事儿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人自己会生活的特别的痛苦。

二、放任型父母。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说没事让他哭,孩子哭会儿没关系。哭半个小时对身体好,不要紧。所以这个孩子哭起来,然后在旁边撒泼打滚等等,没人管他。这就是放任型父母。用放任型的方式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的问题是他会极度地缺乏团队的归属感。他会过度地具有依赖性。这个孩子有可能会加入黑社会帮派,有可能会吸毒,常见的是他可能会对网络上瘾。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容易成瘾?因为他没有团队归属感。他只有在那个环境之下,他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三、贿赂型父母。别哭,爸爸给你买糖吃。别哭,爸爸带你去看《熊出没》。这种方法也经常会奏效,有很多父母对待孩子做对了什么事贴个小红花,给物质奖励等,这都叫贿赂型父母。贿赂型父母对待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这孩子的问题是他做任何事儿都没有来自自己内心的动力。他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全部来自于需要别人给他一个确认,所以他做一个好孩子本身并没有乐趣。人的一生当中永远都有人给你外部的确认吗?永远都有人从外部激励你去做事吗?很难。所以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逐渐地丧失人生的意义,会觉得抑郁,没意思。

四、否定型父母。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说妈妈我饿了,饿的要命。妈妈说你刚吃完饭,怎么会饿呢?孩子明明觉得饿,但是妈妈否定他的感受。这就是忽视和低估并否定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对孩子经常用否定和忽视他的感受的方法来对待他,这个孩子也会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他会忽视他人的感受,从而让这个孩子很难融入这个社群当中,甚至会伤害别人,自己都不知道。

五、体罚型父母。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安静点儿,不要动或者甚至揍他两下,其实轻微的体罚在很多教育学领域里边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打手心或者打屁股,这都OK。但是为什么我们说体罚经常会出问题?是因为大量的父母在体罚孩子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孩子并不是怕父母揍他,孩子怕的是父母会突然翻脸。你知道,当一个父母在揍孩子之前,那酝酿的气氛是特别吓人的。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会失控,他人生整个安全的屏障就彻底被摧毁了。这个会埋下一颗种子,就是这孩子跟你之间会造成一个巨大的亲密感的裂缝,从而会导致孩子今后有任何错误你都不能指责他。因为你只要指责他,他就担心会有后面的那个摧毁,父母有可能会突然变得不要我了或者父母会突然之间跟我变得像一个不认识的人一样。因为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这些都是常见的父母对待孩子的误区,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边,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作情感引导。通过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他才能够学会用成人的方式来沟通。

所以孩子为什么会经常小时候撒泼打滚,躺在地上不停地哭,不停地叫,为什么?原因是什么?好多家长说,那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这个有效,不对。是因为孩子除了这招之外他不会别的方法,没有人教过他用什么样的方法是有效的。

你首先得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我们很多父母经常不做这一步,直接就是你给我乖一点儿,乖一点儿这件事孩子是做不到的。形容词的要求都是很难做到,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才是合理的。

第二步你要学会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你要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这会儿在他的情绪在正常的这个范围之内,还是他逐渐地开始失控了?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

第三步要学会聆听,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有倾听的方法。比如说蹲下来,跟他目光是平视的,然后问问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你教他要了解别人的感受,那你也要学会去了解他的感受。这时候如果孩子真的生气,很生气,怎么办呢?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作反应情感。比如说孩子现在很抓狂,很生气。然后你跟他说,你别生气,都是小朋友玩,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再这样生气,不带你出来玩儿了。这不叫反应情感,这叫作指责,这叫作要求。

所以当你这样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更加生气。因为他那个生气的感觉根本没有得到理解,没有得到释放。所以这时候跟成年人一样,你需要跟孩子讲这样一句话:爸爸能够理解你现在很生气,爸爸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对吗?爸爸知道你觉得有点委屈,是这样吗?爸爸知道你疼,对吗?你看,你能够准确地反应出他此刻的感受,孩子的情绪才会逐渐地下降,这就是反应情感的威力。

当孩子情绪恢复正常以后,我们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那么问问他,那你看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表现才能够和小朋友好好地相处?你觉得怎么样能够让大家都开心,然后不打架?引导孩子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然后在孩子做对了以后,你要告诉孩子说,你刚刚这个行为做得很好,这就是情感引导。

所以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就是从我们的父母的身上学会的,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叫“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你的复印件出了问题,你觉得一般是哪儿出了问题?你不会怀疑是复印过程出了问题吧?所以大部分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在父母的身上有所反应。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难于沟通,你的孩子不听话或者怎么样。那么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尽到这个责任,你没有教会他怎么去做。

我经常会问家长,你们爱你的孩子有条件吗?大家说没条件呐,我当然是无条件的啊,他做什么我都会爱他。但是很多父母却会经常会跟孩子说,你要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你要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再不听话把你送人了,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 我们都讨厌不听话的孩子。你看看有没有条件?当你给爱附加上了这么多的条件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孩子在你面前不能够轻易地接受错误了。因为孩子一旦在你面前轻易地承认了错误,那么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可能会不爱他,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你越批评他,他就越敏感。

那么无条件的爱是不是等于溺爱呢?无条件的爱是不是就意味着你做什么都行?你做什么我都罩着你?你去打人,我替你买单?不是这意思。正因为爸爸对你是无条件的爱,所以爸爸才要来帮助你,因为爸爸爱你,所以爸爸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你看,这叫无条件的爱。然后在批评完了他之后,纠正了他的行为之后还要再说,尽管今天爸爸批评了你,尽管今天爸爸纠正你的行为,但是爸爸依然怎么样?还是爱你的。这才是真正无条件的爱的家庭应该有的语言模式。

夫妻之间也一样,当然夫妻之间建立无条件的爱会比亲子之间建立无条件的爱要难很多。不过一个家庭要想稳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否则的话,两口子一吵架,就会说你爱找谁找谁,你看谁好你跟谁一块儿过去。因为他心中觉得不安全,他没有无条件的爱。

所以总结起来这本书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说,情感引导是一个工具,你得学会情感引导的工具。简单一点儿讲,老外的书看起来很厚,内容其实都不多,简单来讲是什么呢?第一,告诉他到底怎么做是对的。然后接下来,观察和体察他的情感,一旦他的情感出现了问题,他开始发作,他开始生气,开始不听话。这时候要能够反应他的情感,说我知道你此刻很生气,我知道你很心烦,我知道你怎么怎么样,能够讲出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情绪会降低。然后再下一步,我们开始引导他,说那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等他做对了以后表扬他,用二级反馈的方法。

这是我们领导力里讲的另外一个概念,二级反馈的方法。在这儿其实就是情感引导,告诉他你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从而这个孩子才能从你身上学会大量的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技能,知道很多正确的词汇。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机会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并且积攒大量正确的行为,他跟这个世界是和谐的。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你,我认为这是我人生当中读到的最幸运的一本书,所以我把它推荐给了所有准备当父母或已经当了父母的家长。几乎所有人读完这本书,包括我所写的那个简要的PPT之后,都会觉得非常的感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