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联名t恤(港媒耐克)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9月27日文章,原题:从 “耐克”到“皮卡丘”和“魔鬼”:为何日本父母回避传统婴儿名字成为一种社会变化标志对前几代考虑为新生儿起名的日本父母来说,求稳最重要。毕竟,无论在这个国家的商界、学校、社会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谚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无异于金玉良言。然而,对儿童名字趋势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如今的日本父母开始寻求为其后代起一个独特的个性化名字。这种逐渐脱离长期习俗的转变,显示了日本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在发生广泛变化。
这项研究报告由东京理科大学助理教授荻原勇治撰写,基于对1979年至2018年日本全国各地起名趋势的调查,发表在最近一期的学术期刊《生态与社会心理当代研究》上。根据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的年度调查,1979年,最受欢迎的男孩名字是“大辅”,女孩名字是“友子”。到2018年,这些传统名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关日本汉字,其中男孩最常用的是读作“Ren”(“莲”)的汉字,女孩是读作“Yuzuki”(“结月”)的汉字。
荻原的研究表明,非传统名字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增加,他指出许多原因,包括财富增长、城市化、社会流动性增加,以及日本公众开始在教育和经济环境中接受个人主义概念。有些名字与美国运动服装品牌“耐克”听起来一样,甚至“皮卡丘”和“漩涡鸣人”等动漫角色也成为名字。该问题在1994年走上极端,一对夫妇要求东京都昭岛市政当局为其长子登记意为“魔鬼”的名字。
荻原说:“对1979年至2018年在市政当局时事通讯中发布的婴儿名字进行分析后发现,过去40年来,日本独特名字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独特和奉行个人主义。从上世纪80年代就看到这种上升趋势,表明这并非新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日本文化已变得越来越讲究个人主义。它现在更强调独特性和独立性,而非一致性和相互依存性。”
这也与荻原此前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即日本过去更加同质化,如今,该状况正发生变化。独居人数逐渐增多,核心家庭(通常指父母与未婚子女的两代人家庭——编者注)比例减少,以及离婚率上升都是例证。荻原指出:“这些结果表明日本的家庭结构变得更以个人为基础,说明日本文化正朝着更大程度的个人主义迈进。”
这些变化在日本就业中得到体现。过去,日本人追求“终身雇佣制”的安稳性。如今,荻原的研究表明,过去30年来,日企逐渐开始采用绩效薪酬制,同时劳动力也变得更具流动性,人们频繁跳槽和更换职业。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独特和与众不同在日本变得比以前更重要”,荻原说,“如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变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包括“鹤立鸡群”的名字。”“独特名字有许多好处”,他说,“例如,它会吸引其他人的更多注意,还有可能增加该名字被记住的可能性。拥有非同寻常名字的人更可能被视为独特且独立的人。”
当然,非同寻常甚至古怪的名字并不仅限于日本,例如,埃隆·马斯克为其女儿起名“X Æ A-12”。荻原说:“在这个复杂世界里确实很难预测未来,但我认为日本父母将继续为其孩子起独特名字。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及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从而继续鼓励日本文化变得更倾向于个人主义。”(作者朱利安·赖亚尔,丁玎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