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汗塔拉占地多少亩(面积相当于赛汗塔拉)

包头长征砖瓦厂始建于1954年8月,占地面积1万多亩,相当于赛汗塔拉公园的面积。48年里,长征砖瓦厂为包头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包钢、一机、二机、二〇二厂、包头铝厂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基建用砖以及包头市基础建设的砖瓦材料基本上是这个厂提供的。2002年,这个历经48年风风雨雨的老厂宣布破产,在原厂的旧址上,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时间虽然已过去了60余年,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创业的艰难,更不能忘记那一代普通的砖瓦工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像一炉窑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赛汗塔拉占地多少亩(面积相当于赛汗塔拉)(1)

工人们在一起学习(资料图)

北京专家大年三十来援建

▲▲▲

1954年,塞外包头拉开了建设砖瓦厂的序幕。元旦刚过,筹备组的同志们顶风沙、战严寒、克服想象不到的困难,历时两个多月,往返行程数百公里,先后考察了蛇林湾、井卜石窑子、杜二挠梁、召湾、磴口等地区。获得了上述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源、黏土的化学物理成分、蕴藏量以及交通运输等第一手资料,最终将厂址选在毛其来附近。

紧接着他们在荒原上搭起了帐篷,完成勘测、设计、征地任务。随后奔赴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商调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程师李世昌等40名同志从祖国各地赶来支援包头砖瓦基地的建设,他们多数都很年轻,离开条件相对优越的大都市,来到这偏僻落后的塞外边城,他们一不图安逸,二不为金钱,为的是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

李世昌曾任北京地方工业局基建科副科长。1954年临近春节,41岁的他带着刚刚筹建完北京窦店砖瓦厂的疲劳,在大年三十晚上,不顾家人的反对,坐上西去的列车风尘仆仆地来到包头,与创业者们一起住窝棚、睡地铺、建厂房、安设备。两年后,他举家迁来包头,扎根边疆,直至1993年去世,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包头的砖瓦事业。

说起当时的建设场景,砖瓦厂的老人记忆犹新:千余名建筑工人早起晚归,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大小几十个工地上,人喊声,车鸣声,敲石击砖声交织在一起,夜晚篝火通明,整个大地都沸腾起来。由于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土建工程进展神速,1954年12月8通过验收,进入设备安装。

1955年7月,骄阳似火,试生产就是在此时热火朝天地开始了。生产之初,因为劳动强度高,加之工作不熟练,工人们终日挥汗如雨,一班下来,总是累得筋疲力尽。那时,不仅生产条件差,生产工具也相当落后,推大泥、送湿坯用的是独轮车,这种车子既不易驾驭,运输量又小。输送原料土用的是矿车,一车装不了一方土,四个工人合推一矿车土要往返步行两公里。在这种条件下,工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当时,食宿条件也很差,三间大的房子里搭的是双层木板通铺,这样一个居室要住四五十人,居住时间又多在夏天,因此室内气味难闻。吃饭只有一个大食堂,最苦的是排长队买饭,最长的甚至达两个多小时,因买饭上班迟到的事儿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艰苦条件下创出科研奇迹

▲▲▲

尽管生活相当艰苦,工作十分劳累,但是,他们热爱工厂,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思想很快就树立起来。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生产技术并创造出先进的工作经验。青砖车间工人任富才创造的“勤下大灶,少下二灶”“明燎高灶,薄渣飞火”“薄渣翻燎”三种烧窑法,一年为企业节约炭598吨。干燥工人付奎山创造的“三勤工作法”,使坯台周转率平均缩短了四天,半成品损失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10%。

经过试生产的检验,证明全部工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这标志着投资353万元,建设项目总计73个,年产机红砖6000万块,平瓦410万片的砖瓦企业最终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从此,燃烧的窑火烧制出了数十亿块砖瓦,包头有了林立高大的厂房、宽敞舒适的楼房,包头的城市建设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1964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厂子连续搞了三年的内燃烧砖试验获得成功,解决了砖瓦抗冻这个技术难题。

文革时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砖瓦工程技术人员潜心钻研技术,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十年间完成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72项。其中,多斗挖土机、一次挤压瓦切割机、新型墙体屋面材料三项技术发明或技术创造,对企业以后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67年8月,一个由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参加的多斗挖土机三结合研制小组宣告成立,工程师李世昌任组长,当时还是一名普通技术工人的陶林福担任了主设计。从研制小组成立到第一台多斗挖土机制造成功,整整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多斗挖土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砖瓦采掘工艺装备的空白。十年后,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多斗挖土机成为包头市唯一获奖项目。李世昌、陶林福两人出席了全国科技大会并获奖。多斗挖土机的投入使用,比人工採土提高工效109倍,每生产1亿块砖少废农田96亩,节省劳力900多名,年降低原料土成本24万元。

赛汗塔拉占地多少亩(面积相当于赛汗塔拉)(2)

长征砖瓦厂旧貌(资料图)

第一个生产空心砖的厂子

▲▲▲

1971年,一次挤性压瓦切割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使产量提高了40%,质量提高了4%,成本降低了11%,而且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职工的劳动条件。

1974年,厂子成立了新型墙体屋面材料领导小组,他们从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入手,先后设计出九种不同规格的空心承重墙体砖及空心圈梁砖、空心楼板砖、空心拱壳挂勾砖和空心梅花砖等新品种。进入试验以前,他们革新了出口、芯头、刀架、切坯机等设备,试验中又逐步解决了原料配比、出口成型、砖坯干燥、码窑培烧等技术问题。通过反复实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生产空心砖的工艺技术理论。

1975年1月,空心砖系列产品在砖瓦厂批量生产。从此,它成为我国砖瓦生产历史上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空心砖的厂家。

1988年7月,该厂又生产出第一批非承重高空洞率空心砖,它的问世是我国制砖技术的一大进步,它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项空白,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节能新产品”证书,创出了一条用国产设备生产高空洞率空心砖的成功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包头市长征砖瓦厂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建起了皮毛,陶瓷、纸箱三个合资企业,职工达到3000多人,企业开始寻求多种经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于2002年实施了破产转制,2003年长征砖瓦厂的厂房、轮窑等废弃建筑全部拆除,在原厂址上,包头铝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

如今许多砖瓦厂老工人,闲暇时都会去厂房林立的铝业园区走一走,回味一番当年创业的情景。他们更希望后人能够传承前辈们以苦为乐的创业精神、勤俭持家的敬业精神、爱厂如家的奉献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为包头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丨刘清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