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

《李米的猜想》是由曹保平导演,周迅、邓超等主演的电影。凭借这部电影,周迅获得了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18届亚洲电影传媒奖和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项等10个中外大奖。至此,周迅成为华语影史上第一个囊括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俗称三金大满贯)的演员。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李米开着出租车,等了失踪的男朋友四年的感人故事。改编自一则新闻故事的《李米的猜想》好在哪里?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1)

演员和影片设定本身就是亮点

不得不说,曹保平导演眼光独到。他选的演员包括周迅、邓超、王宝强、张涵予还有因为《小欢喜》出名的王砚辉都是实打实的演技派。

周迅的表演更是出彩,全篇7场哭戏,每滴眼泪都恰到好处。她把自己脱形成一个疯癫、压抑的李米展现在观众面前。都说哭戏能考验女演员的演技,之前杨颖的哭戏就备受吐槽,其实陈可辛导演在《演员请就位》里说的更在理,哭是情绪和氛围需要,但是有的时候不哭更能感染观众。李米神经兮兮的问每个乘客那串数字到底什么意思,情急之下抢警察的烟来抽,手被车门夹破强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因为疼痛和紧张颤抖着写下110,每个表情,细节她都处理的特别好。最后看到方文偷偷录的她的日常小片段,她笑了。又哭又笑的周迅让我觉得那一瞬间,我变成了李米,我的情绪完全的被她牵着。她能让自己变成李米,也能让观众变成李米,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2)

电影的情节设定:

影片从一开始就巧设悬念,吸引观众一步步向前。

李米神神叨叨念吓得那一串数字,看似有规律又好像没有规律,她到底能不能找见方文信中数字的规律?她能不能找到方文?这些疑问刻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真的很想替她去找一找这个规律。

跟着李米一步步向前就会觉得有很多意料之中的事情,你能预知故事的情节:裘水天和裘火贵一上车搭话,观众就觉得这两个人肯定跟方文某种关联。裘水天一定会放了被绑架的李米,他们俩肯定会被警察抓住,马冰肯定就是方文。

意料之外:裘水天和裘火贵竟然不认识方文,他们为了按期到达广州会绑架李米,裘火贵的死竟然是因为李米给他吃了止疼片,方文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马冰,最后死在李米的车上,这些都是意外的结果。

这种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牵引观众向前但又总能让你意外,比观众想象的更高级更刺激的情节设定成功的征服了观众。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3)

杂糅的多重主题将影片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

有人将《李米的猜想》和《海上钢琴师》作比较,高度问题我不好说,但这两部作品都是留白比较大的作品。《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千人千面的作品,有人看到的是技能,有人看到的是坚守,也有人看到的是不愿尝试大千世界新鲜事物的守旧固执。。《李米的猜想》同样是一部多重主题杂糅的作品。

①困境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活在困境之中,李米的男朋友失踪了,她开着他的出租车,把他的照片挂在车上,询问上车的每个乘客是否见过方文。

裘水天的女朋友为了不当小姐离家出走了,女朋友的母亲要一万块钱就不再逼女儿去做小姐,没什么文化的裘水天为了赚钱走上了亡命之途。

裘火贵为了还债走上了贩毒的路,方文为了满足李米父母的期待变成了裘火贵的同伙。

作为警察的叶倾城正在闹离婚,菲菲为了争夺抚养权苦恼。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困境里挣扎,这里的生存环境一如莫言《透明的胡萝卜》里的灰暗。爱情抵不住诱惑;婚姻敌不过现实;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年轻人被压力碾碎,梦想一夜暴富解除忧愁;中年人被生活击垮,变成行尸走肉。

困境很多,因人而异,每个观众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面,不同的束缚。影片通过边缘化的典型人物展现社会现象,这是大多数人的困境而非个别。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4)

②爱情

李米花了四年去等一个人,一日都不间断的去找他。整整四年她从一个花季少女变成烟不离手的女神经,支撑她走过来的是方文写给她的那54封信。她终于在警局碰见了他,而他摇身一变成了马冰,身边还有别的女人。

无论他是方文还是马冰,他对李米的爱一分都不曾少,他走上贩毒的道路是为了尽快赚到钱,为她开一家超市,满足她父母的要求。她曾说:“如果父母不同意,我就一直等下去。”她一直在等他,而他这四年的失踪也是为了能跟她在一起。失踪的日子里,他偷偷的关心着她,拍下她幸福的、艰辛的日常小片段。

裘水天放了被绑架的李米,因为良知,也因为阿香。阿香是他活着的希望, 他甚至不考虑他能不能活着从监狱出来,他在意的只是能不能找到阿香。

有人说这部影片将本来不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强行牵扯上爱情,是为了在七夕上映的时候赚话题度。我觉得影片中的爱情也不只是爱情,更是一种希望。

方文和裘水天都是边缘化人物的代表,生活没有着落,爱而不得,支离破碎。正是他们对爱情的坚守,尤其是李米的回应和等待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希望,是残酷生活里的一抹暖阳。虽然他们最后都失去了爱情,失去了那个人,可是影片里的爱情和《海上钢琴师》里的琴,《透明的胡萝卜》里的胡萝卜是一样的。那是他们得以存活的根基。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5)

③犯罪

这是影片最清晰的一条主线,方文失踪了,他去当了毒贩的中间人,裘水天和裘火贵要见他因而与李米生出了很多故事。

由这一条主线带出人们生存的困境、无奈,铤而走险之后无处安放的爱情和人生。爱情和犯罪两条主线并行将情节向前推进,中间分离又重合,让影片框架结构很鲜明。

犯罪这个主题不仅起情节推动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由它造成的悲剧而引发的思考。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6)

李米的猜想,到底猜想出了什么?

李米一直不明白,方文给她写的信,信里的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83天我想要回去了,李米,我成不了他们想要的那种人。 223 天我想我成功了,我快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430天 ,我快要回去了李米,我几乎看见了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708天,我看见昆明了,李米。

这每一天或许就是一个个接头的日子,他在贩卖毒品的日子里所遭遇的顺利和不顺利的节点。这些数字是方文的噩梦,更是李米的磨难,李米记得清54封信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句话,见了马冰,她当着他的面倒背如流。

影片的最后的方文记录了女出租车司机李米的每一帧日常:车坏在了路上,她只能一个人换轮胎;她跟人吵架,一时怒火中烧但转眼就好了,因为她得继续开车赚钱,她停车在路边,怕被贴罚单,火急火燎的去找公共厕所。普通、细腻、又常态化,这是最普通真实的人间生活片段。

曹保平擅长用镜头去刻画最平凡的甚至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他的第一部电影《光荣的愤怒》讲述的就是云南的一个小镇上遭受着恶霸欺凌的弱势村民的故事。《李米的猜想》曹保平再度操刀展现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从而折射出普遍的大多数。许鞍华的桃姐让人们发现身边的桃姐,而曹保平的《李米的猜想》让人看到的是自己和社会现象。莫言曾说:“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中国人近年来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大幅度的宽松,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多大的提高。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少数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致富导致的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原因。”曹保平的这部电影不仅是人物写实,也是社会写实。

曹保平的众生相里李米是最典型的,即便荆棘丛生,我们也要突出重围,我们需要靠生活本生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打着爱情的幌子梦想着一夜暴富,走向迷途。

方文在贩卖毒品的日子里成了马冰,从广东进货,拿到昆明来卖以掩饰自己的身份。这几年服装提成也赚了8万,菲菲后来把钱都给了李米,因为她觉得那钱是干净的。

李米的猜想周迅找到了没有 李米的猜想:让周迅获得三金大满贯的作品(7)

要是方文能好好卖衣服,再过几年,他也能跟李米开超市了,要是裘水天能多读几年书,他也不会傻到去携毒,毕竟他知道抢劫是犯罪以后就放了李米。生活的重压之下,很多人光是活着就耗光了所有的力气,但生活总会给努力的人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技能,就像小学毕业的莫言通过努力不仅摆脱了黑娃的影子,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马冰卖衣服几年也能赚8万。人们都可以像李米一样,就算今天很艰难,明天依旧发动起车,赚钱,找方文,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我们需要的也是这种即便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总结:

好的作品都是经过作者的创造和观众的再度创造而达到一定的高度。《李米的猜想》好在该影片杂糅的现实困境和隐喻,让观众从中折射出自己的生活困境。演员的精湛演技为更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