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维摩诘,居士修行的典范

佛教修行要不要出家?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出家只是一种形式,修行重视的是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有佛教内部人士就曾做过统计,学佛者,居家弟子数量居多。这些居家弟子被称为居士。

这些居士有没有直接修成正果的呢?

这次的答案是“有”,维摩诘菩萨便是代表。

维摩诘,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有一些眼熟。唐朝有个著名的诗人叫王维,他的字便是摩诘,连起来便是“维摩诘”。

王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与他的母亲的一场梦有关。

王维的母亲是维摩诘菩萨的信徒。她在怀着王维的时候,曾梦见维摩诘菩萨来到身边,为其送子祝福。为了纪念这个梦,她为儿子取名维,字摩诘。

王维与维摩诘,居士修行的典范(1)

受母亲的影响,王维长大后也成为了维摩诘菩萨的信徒。这种信仰,在王维的诗作中也有体现。故而,王维也被人称之为“诗佛”。

维摩诘,意思是无垢尘。他虽然身处凡尘,但是心就如明镜一般,洁净无比,而这也是他得以修成正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的家乡在古印度著名的大城市毗舍离。他以经商为生,衣食无忧,妻子漂亮贤惠,儿女聪慧孝顺。更难得的是,除了维摩诘本人一心向佛之外,他的家人也有慧根。维摩诘的家庭可以说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维摩诘也因此被称为“佛陀时代的第一居士”。

发生在维摩诘菩萨身上的故事有很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与文殊菩萨的一次辩论。

有一次,维摩诘佯装有病,不肯出门赴释迦牟尼之会。佛祖知道维摩诘是诈病,所以派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前去探病。

文殊菩萨与维摩诘一见面,便问:“居士此病是否严重?经过疗治有无减轻?世尊命我来殷勤致问居土,此病是因何而起?已有多长时间?如何能够康复?”

维摩诘说:“我此病也算是由有痴爱而生。因为一切众生有病,所以我病;设若众生能得不病,我的病也就好了。菩萨为众生故入于生死,有生死则必然有病。若众生得离于病,菩萨也就不必病了。若问此病何所因起?当知菩萨的病,由大悲心起。”

王维与维摩诘,居士修行的典范(2)

听到维摩诘的说法,文殊菩萨大为叹服。两位菩萨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陪同探病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得如醉如痴。

读到此,在此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菩萨这番对话,让我想起了屈原与渔夫之间的讨论。屈原曾经感慨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和维摩诘菩萨所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屈原没有像维摩诘菩萨一样,拷问“举世皆浊”的原因,思索“众人皆醉”的缘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汩汩江水,滔滔汨罗。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便在于两人“悲”的对象不同。屈原是悲己,维摩诘则是悲众。悲己的人,想的是一死了事,投江是最好的归宿,其情可悯;悲众的人,念的是大众苦难,装病只是为了提供药方,其意可敬。

这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的深邃精到的思想和充满机锋的辩才倍加推崇。维摩诘菩萨由此声名鹊起,前来向其讨教的菩萨和罗汉络绎不绝。

一天,一位菩萨问维摩诘:“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口,怎么会自在呢?”维摩诘回答道:“我母为智慧,我父度众生,我妻是从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就连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也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正因为此,维摩诘即便有妻有子过世俗生活,他也能以无垢相称,自得解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