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背后的意义(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

熟悉《三国志》的朋友都会知道,草船借箭是子虚乌有的。不过这也并非空穴来风,还是有原型的,然而其事发生在建安18年而非建安13年,发生在濡须而非赤壁;主角是孙权而非孔明,起因是随机应变而非事先策划。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背后的意义(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1)

楼船

我对翻查历史兴趣不大。我感兴趣的是,假定客观条件如《三国演义》所言,那么草船借箭这一事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呢?

首先来看孔明先生的目标,"借"十万支箭。十万支箭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万名弓弩手进行一次齐射。十万名弓箭手又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弓弩手要正常开弓射箭至少要有1米的宽度,也就是说十万名弓弩手排成一行将长达100公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100公里长的无障碍平原,况且在"通讯基本靠吼"的冷兵器时代,延伸100公里长的部队是无法指挥的,这意味着指挥官发出命令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传达到位。

当然,十万弓弩手可以排成数列。一般来说远射兵种以三至五列为宜(三段纵列),这样十万弓弩手的阵形至少仍有20公里,还是很难指挥。即使曹军有十万弓弩手,也有足够的空间列阵,要把那么多人组织起来依然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夜间,把十万人组织好列成阵势,绝非一两个小时所能完成的,到那时候雾早就散了。

那曹军可能出动多少弓弩手呢?《三国演义》说是1万余人,姑取其中,即15000人,以"三段纵列"列阵,阵长约5公里。曹军水寨应该处于荆江某个港湾,在临江地段大概会有5公里宽的平整地面以供列阵。这些人需要7次齐射,才能投放十万支箭。

作为训练有素的弓弩手,进行连续进行7次开弓射箭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并非每个弓弩手都是李广、养由基,这里还有一个命中率问题。在白昼能见度良好的状况下,射击密集军阵,弓弩齐射可能有50%左右的命中率。草船借箭发生在夜间,又是在大雾状态,能见度极差,弓弩手只能靠敌人擂鼓呐喊声定位;而且射击的目标不是密集的军阵,是水面船只,尽管孔明将20艘快船用长索联结,但其中空隙还是很大,命中率必定极低,20%都未必能达到。也就是说,15000弓弩手需要进行至少35次齐射,投放50余万支箭。

草船借箭背后的意义(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2)

草船借箭

50万支箭又是什么概念呢?我估计一支箭不会少于200克,50万支箭的重量超过100吨,真的是堆积如山,恐怕整个曹营水寨都没有储存这么多箭。况且射箭是需要体力的,连续开20次弓就足以使普通弓箭手精疲力竭。

另外不能低估曹军基层指挥官的智商,他们不可能机械到只管射箭不管消耗的地步;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射几箭后,就放慢节奏,只派少数人射击,这样的话,能射10万支箭就不少了,决不可能射出50万支箭。

所以,如果孔明真敢玩"草船借箭",他一定弄不到10万支箭,一定会被砍头。

"草船借箭"诚然是小说家言,但历史上却有一场真正精彩绝伦的"草人借箭",其事发生在唐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中张巡守雍丘时。

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焚垒幕,追奔十余里。《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张巡》

"草人借箭"当然不可能"得箭数十万",叛军不过4万,弓弩手怎么也不会超过一万,夜间命中率又很低,能得到两三万支箭已是极限。不过此计真正出彩之处并不在"得箭"多少,妙就妙在这是一个连环计——敌人识破前一个圈套的同时就陷入了后一个圈套。叛军识破了"抛砖引玉",却不知已陷入了思维定势,张巡随即开始了"无中生有",千余草人一变为500死士,假袭变成了真袭。

草船借箭背后的意义(古史求真草船借箭真相)(3)

张巡守雍丘

这才是真正的杰作,张巡此举充分显示了一个战术大师的绝艳惊才;相比之下,"草船借箭"显得是那么幼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