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重要考点。以特殊地貌景观图、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貌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高考命题的趋势。现在学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内容,迎接高考挑战。

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

内力作用表现及影响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形成地表形态粗毛坯。

2.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形成谷地,不易侵蚀常形成山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2)

③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的统称。

特别注意: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3)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4)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5)

3.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6)

(1)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分别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7)

板块的相对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④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⑤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8)

(2)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5)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9)

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0)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1)

②风力作用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2)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3)

③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4)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5)

冰碛丘陵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6)

冰碛湖

3.河流堆积地貌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7)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8)

高考地理简答题常考点(高考文综地理常考点)(19)

冲积平原

4.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