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五省通衢(徐州号称五省通衢)

作为徐州人一定听说过,徐州号称五省通衢的说法,细心地小伙伴不光听说过,一定还在徐州的某些地方见过这几个大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徐州 五省通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徐州 五省通衢(徐州号称五省通衢)

徐州 五省通衢

作为徐州人一定听说过,徐州号称五省通衢的说法,细心地小伙伴不光听说过,一定还在徐州的某些地方见过这几个大字。

五省通衢匾额见于徐州古黄河南岸的老牌楼,老牌楼立于徐州北门武宁门外、故黄河南岸,是河道总督黎世序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所建,为庆祝治理黄河成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楼北面一侧有黎世序所书“大河前横”四字匾额,“大河前横”意为黄河横在徐州北门之前,运河从来都不流经牌楼那个位置,经过那里的是汴水和黄河。

现存的五省通衢的牌匾,是光绪九年(1883年),徐州道台赵椿平重修黄河牌坊时,在匾额南面书写了“五省通衢”四个大字。

五省通衢简单的说是因为徐州有沟通接五个省的通衢道路或河流。 究竟哪五个省,众说纷纭。首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徐州周圈的四个省份,就是苏鲁豫皖,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徐州地处东西南北水运要冲,就成了直隶(河北)运河水路想通、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咽喉,所以被称为“五省通衢”。

介绍完五省通衢的由来,下面顺便介绍一下,五省通衢牌匾的历史变迁。

徐州古牌楼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年。牌坊建在临河的高台上,匾额北面有河道总督黎世序所写“大河前横”。1883年,徐州道台赵椿平重修时,在匾额南面又书写了“五省通衢”四个大字。

1964年12月,“五省通衢”牌坊被拆除,只留存匾额。

1987年11月在黄河故道庆云桥东南重建,恢复了旧观。

五省通衢虽是一座牌坊,但是它彰显了徐州作为中国咽喉要道的重要交通地理位置,随着历史的变迁,徐州作为交通枢纽,非但没有被削弱,在当今打造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抒写着“徐州通,天下通”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